第312章 你是魑魅,還是神仙?大明也逃不過更迭罔替
林珏的身體不自覺的一僵。
他似乎能猜到于謙的意思。
但是他不敢迴應。
只是抱拳鞠躬,不敢擡頭。
房屋內,一時之間,竟然陷入詭異的沉默。
只有屋外,雨打竹林的聲音,淅淅瀝瀝的傳進屋內。
而就在這時,老人的聲音,繼續幽幽傳來。
“還是不願意嗎?”
林珏咬着牙,聲音嘶啞。
“於大人……在下是罪人之身。”
“身上揹負大罪。擔當不了國家興亡。”
郭乾在一旁擡起頭,看了林珏一眼,想說些什麼,但是最後咬住嘴脣,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而於謙,嘶啞的聲音再次傳進林珏的耳畔。
但下一秒。
林珏覺得,大腦裏,炸起響雷。頭皮發麻。
“我知曉的……景泰年間,兩大懸案,犯人都是你,在瓦剌大營,殺英宗朱祁鎮的是你,八年前,在京城,鬼面案,殺十八名朝官內侍,三名富商的也是你。”
林珏咬着牙,不敢擡頭。
接着他聽到了一陣急促的咳嗽聲。
郭乾那裏神色慌張。
“大人,您不要激動!我這就去給您煎藥。”
林珏也在這時擡起頭。
看見形如枯槁的老人,被郭乾,扶着坐回座椅。
老人用手捂着嘴,卻有深紅的鮮血,順着他的指縫滲出——是剛剛咳嗽,咳出來的。
老人在這時,卻擡手,再次拉住郭乾的手腕。
“那藥,我也吃了許久了,沒什麼裨益,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今天這藥,就不吃了!郭乾,你且在我身邊。”
郭乾臉上露出掙扎,但最後還是安靜的站在於謙身後。
老人則再次擡起頭,眼窩凹陷,目光渾濁的雙眼,靜靜地盯着林珏。他的眼神平靜,如深三千尺的幽潭。
林珏不自覺的嚥了一口唾沫。
“於大人,爲何判定……兩案兇手,都是在下……”
于謙嘴角微咧,臉上的皺紋折起。
“英宗之死,你本就有大嫌疑。因爲瓦剌絕不想殺英宗!夜不收打探到的消息,英宗被俘之後,瓦剌的也先,從未虐待英宗!京城保衛戰,瓦剌大勢已去,更不可能在這樣的節骨眼,殺英宗,激化與大明的矛盾!”
“英宗在他們手裏,他們尚有退路,英宗死後,大明各地勤王軍隊,追殺瓦剌,直到長城……草原,都被瓦剌士兵的血,染成了紅色。”
“十一年前,篡位草原黃金家族的也先,甚至被其手下,刺殺而死,東西草原,陷入分裂,東草原擁立脫脫不花幼子,馬可古兒吉思,爲可汗,西草原衛拉特部在阿剌知院的率領下和東草原相互攻伐!”
“東草原的實際領導人爲權臣孛來和太師毛裏孩,亦元氣大傷,此時的草原王庭,名存實亡,各部酋長自己手裏兵強馬壯,但是都已不聽王廷指揮!”
“十年前,孛來和馬可古兒吉思可汗遣使入貢,但因爲英宗一事,大明一直對草原進行封鎖,不允通商,草原王廷,隨後一直遣使不斷,告求大明諒解,甚至把瓦剌,也先的親族,全都送到了京城,任由大明處置……”
“而直到三年前,內閣,才接受了草原的上供,這就是英宗死在瓦剌,草原付出的代價,也先,絕不是蠢人,至於傳說,是女真刺客殺的英宗,更是無稽之談。女真刺客,若真有那本事,直接殺了瓦剌的幾大首領,之後轉求大明支持,纔是正道。”
“幾番分析之下,英宗被殺,對誰都沒有益處!所以此案終成懸案……但唯有你,你當時在德勝門城樓之上,就對英宗假身,起過殺心!你若真是當年靖難之後,對大明皇室,懷有仇恨,也算說得通透!但你來歷莫測,各軍都沒有對你身份的記錄,我當時雖有調查,但是最後也只能空懸……也只是對你有所懷疑罷了。”
林珏嚥了一口吐沫。
“所以,當時在京城,於大人說要我一定留在京城,只是爲了穩住我!”
座椅上,于謙,搖了搖頭。
“不止……覺得你有賢才,可擔負國家興亡,也是真的。”
“況且英宗一事,沒有實證,我只想着待皇權更替,京師安穩之後,再對你調查,等證明了你的清白,再向朝廷舉薦……以你的才能,可以實現,土木堡之變後的大明中興。予民安樂!”
“但是沒想到……”
于謙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林珏站在對面,沉默不言。
只是低頭……
于謙擦了擦嘴角的血。
“一夜之間,四百餘人啊!還有官宦,閣老……”
林珏擡起頭,眼眶微紅。
“他們該死!”
“都是該殺之人。”
于謙喟然一嘆。
“我知曉,你殺的,都是在朝堂之上,和我有矛盾的政敵。”
“你殺他們,是爲我清路……沒了這些人,沂王被立爲皇儲,繼位之後,能依賴的只有我這個老東西。”
“我後來仔細研究,才發現,不只是京城的那二十一名官吏,包括當年的英宗,你都是……爲我而殺的。”
“你不是爲了私仇……你或許,是爲了保我于謙的性命。否則以我這不入流的脾氣,在朝堂之上,實難得一個善終。”
“你不是常人……你我第一次見面,是十六年前的京師城外。”
“那時我剛過知天命的年紀,文人一個,第一次披甲上陣,心裏其實也忐忑無比!是你救了我的性命,斬落了向我射來的箭矢。”
“而後,八年前的京城,現如今的錢塘。”
“十六年已過,我垂垂老矣,行將就木,形如枯槁。就連我身邊的郭乾,也從當時壯年,到現如今的兩鬢斑白。”
“但是你……朝氣依舊,身姿樣貌,和十六年前,京師城外,竟沒有不同。再加上當年京城屠戮一事,也非常人可以做到。”
于謙的聲音在這時一頓,隨後他緩緩坐直了身體,靜靜看着林珏。
“所以……你,到底是什麼人呢?是魑魅魍魎,還是老道神仙?爲何,非要保下於謙的性命呢?這是我這麼多年的一大疑惑。”
林珏的呼吸發沉,但他還是規矩的,向着于謙,躬身一拜。
“有些事,太過玄妙,無法跟於大人解釋。”
“但有一事確定,是您,擡手補天,爲大明再延兩百年國祚。保您性命,就是保大明……”
于謙靜靜地看着林珏。他的眼睛,再次眯縫起來。
“哦……京師保衛戰之後,大明朝,還有兩百年的時間?”
“當年元朝,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喫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太祖驅除韃虜,恢復大夏,原以爲,能有個清朗盛世,到最終,原來也逃不過朝代,更迭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