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 74 章

作者:江邊水色
十一月迴鑾路途中,郭貴人生下的孩子胤病故了。

  南巡之前,因爲胤和胤禟才生下來沒多久,郭貴人和宜妃就沒跟着出來,不然路上太過顛簸也不好,但是京城裏頭最近的天氣太過炎熱,小孩子又怕用多了冰不好,郭貴人不敢給他用太多冰,結果就中了暑。

  雲佩知道的時候一陣嘆息。

  小孩子就是嬌弱,哪怕再精心照看,也有看不住的時候,這會兒能說是誰的錯嗎?帶到船上路途顛簸容易生病,不帶在京城裏頭太熱了會中暑,用了冰容易感冒,那樣年輕的孩子,吹一陣風就沒了。

  最後傷心的也不過只是額娘。

  宮裏頭不許燒紙,雲秀她們在回程路上碰見寺廟的時候給他上了一炷香,供了長明燈。

  爲着這事兒,雲秀她們都消沉了好一段時間,心裏頭又難免擔憂還留在京城的扎喇芬,今年的天氣實在是太反常了,扎喇芬和胤的年紀也差不多,胤出生的時候身體也沒看出來有什麼不好,健健康康的,誰知道就沒熬過去。

  而云佩生扎喇芬的時候,身體倒是調養好了,生出來的孩子也是健康的,可她還是隱隱擔心。

  好在皇太后好像知道她擔心似的,特意叫人給她送了信來,說扎喇芬一切都好,讓她不必擔心。

  另一個是雲煙和阿靈阿的婚事之前已經定下來了,鈕祜祿一族親自去求的婚事,定在了明年初成親。

  事兒都堆在了一起,雲秀就有兩天沒去戴梓那裏,不過他一般也不出門,尤其雲秀最近和他說了要小心南懷仁,他更加安心地呆在船上做火銃不出門交際了。

  雲秀特意給他留了一個小太監跟着他。

  她最近正在忙着和姐姐一起給雲煙置辦嫁妝,本來這事是應該讓叔叔嶽色操辦的,可他一直沒有回來,就託到了納喇氏和威武的頭上,左右都是他們抱養過來的孩子,已經記在了自己的名下,納喇氏和威武倒也不介意。但是雲煙是嫁進鈕祜祿一族,如何準備合適的嫁妝才能匹配門第,也要好好拿捏那個度。

  多了人家會說烏雅氏刻意巴結鈕鈷祿氏,少了人家又會說窮酸。

  納喇氏拿捏不準那個度,所以寫了信問雲佩和雲秀該怎麼出,又附了一頁她做好的禮單。

  雲秀捏着禮單看了一眼,說:“輕了。”上頭的禮雖然都是合適的,但還是有一點輕,東西都是好的,就缺那麼幾樣壓軸的東西。

  雲佩也掃了一眼,她這會兒正歪在榻上懶懶的,手裏捏着團扇輕掃:“我庫房裏好像有幾樣好東西,回頭叫如意送過去添妝。”

  雲秀說:“我那也有。”

  她拿筆在禮單上勾勾畫畫,沒一會兒就重新整理出來一份禮單,又好好謄抄到了新的一張紙上,吹乾準備叫人送回去。

  雲佩看着她的動作,笑說:“你如今倒是長大了好些,我原來還想着,等你出宮的時候替你備好嫁妝,如今反倒是咱們兩個一塊兒給別人先備上了。”

  雲秀把紙摺好,微微挑眉:“我如今還不想嫁人呢,別說什麼準備嫁妝,連宮也不想出。”

  雲佩輕輕哼笑一聲:“這會兒說的厲害,回頭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跟別的小郎君跑了。”

  雲秀抗議:“哪有,在我心裏,姐姐就是最重要的,什麼小郎君,沒有小郎君。”

  雲佩拖長了聲音:“是嗎?我怎麼不知道?”

  “真的沒有!”

  一個鬧另一個笑,姐妹兩個頭碰頭說了好長時間的話,還沒怎麼樣,外頭就有人來報信:“馬上要靠岸了。”

  “這麼快?”雲秀連忙起來。

  她們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這回南巡就是爲了看看水泥,以及巡視江南各地的情況,叫她覺得比較意外的是,之前宮中流傳的,江南等地對康熙很是不滿,這一圈下來竟然也並沒有她想象中那樣的不滿,或許是因爲連珠火銃的震懾力吧。

  等靠岸以後就得坐車輦回宮了,雲秀連忙問幾個小的在哪兒。

  春雨說:“幾個阿哥們都在皇上那邊兒讀書呢,聽說大阿哥太子和三阿哥跟着皇上去給太皇太后請安了。”

  她才說完,胤禛就領着胤祚和胤禩進來了,臉上還帶點委屈。

  雲秀給幾個伺候的人使了眼色叫他們下去,扭頭去抱胤禛:“怎麼了?小嘴撅成這樣?”

  胤禛靠在她懷裏,委屈巴巴地說:“爲什麼皇阿瑪給皇祖母請安不帶我們?難道我們就不是皇祖母的孫子嗎?”

  上回皇阿瑪就沒帶他們,這回還是沒帶,等過完年他都已經七歲了!姨姨上次說是他年紀太小,前頭三個哥哥的年紀大,那這回呢?

  雲秀心疼地抱住他:“等胤禛滿七歲就好了,咱們不急,不去羨慕別人,以後胤禛比他們厲害多了。”往後你可是皇帝,這會兒在乎他們做什麼。

  胤禛也就是一時想不開,這會兒聽見雲秀安慰自己,扭頭再看見兩個弟弟呆呆站在地上,也就把心情收拾好了:“姨姨說的對,底下還有弟弟們陪着我呢。”

  胤祚這纔開口:“四哥,輪到我抱抱姨姨了。”

  胤禛瞪他一眼:“你再等會,你看八弟都沒鬧。”

  胤禩抿着嘴站在旁邊,一聲不吭。他如今已經有了基礎的是非觀,也知道雲佩和雲秀不是自己的親額娘,而是另外的人,前些日子他在皇阿瑪那裏見過自己的親額娘,知道她的位分很低,可是額娘走的時候朝他笑了,還給了他一盒新鮮果子,胤禩瞬間就被額娘給俘虜了。

  如今他想額娘,所以略有一點走神。

  雲秀給了他們一盤子點心看着他們喫。

  喫到一半又有人來,這回說的是戴梓的事情:“聽說有個叫陳紅勳的在前些日子的宴席上頭問戴大人借了三千兩銀子。”

  雲秀驚訝:“三千兩?”她頭一個反應竟然是,“戴大人有那麼多的銀子麼?”

  雲秀如今一年的俸祿也才幾百兩,前頭髮明瞭牛痘和水泥,康熙也才賞了她一千多兩銀子和幾百兩的黃金,真要一時之間拿出來三千兩,還得廢功夫呢。

  姜潮低着頭:“奴才不知具體情況,只知道當時戴大人當場就寫下來了借條。”

  雲秀皺眉:“這個陳紅勳是什麼人?怎麼會平白無故問戴大人借錢?以前從來沒聽人說起他們兩個人關係好啊。”她去找戴梓之前特意打聽過,戴梓一向很少和別人來往,雖然他人比較豪爽,但或許是因爲本身的天賦和其他人有壁,他提出來的很多理念別人都理解不了,難免會產生爭執,這樣次數多了之後,大家也就不愛和他再來往了。

  所以戴梓就有一點孤僻,和別人也不怎麼交流,也沒什麼朋友。

  冷不丁冒出來一個人和他借錢,就顯得很可疑,主要是戴梓竟然還借了?

  姜潮顯然來之前已經打聽清楚了陳紅勳是什麼人:“他是張獻忠的義子。”

  張獻忠這個人云秀並不熟悉,他是崇禎年間的人,當時更加出名的是李自成,畢竟歷史書上有,張獻忠是在那個時候和李自成齊名的人,他和李自成一樣是農民起義,推翻明朝以後建立了自己的大西政權,後來清軍入關,他被豪格一箭射死,也就慢慢落敗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的由來就是他和一個和尚的賭約。

  他收過許多的義子,也有很多妻妾,不過聽說他最後自己的妻妾和年幼的兒子全部殺掉了,只剩下了幾個義子。

  陳紅勳是他那幾個義子裏頭混得最不好,但也是命最長的那一個。

  其他的幾個義子大多都在順治年間就已經死了,只有他活到了康熙年間,不過因爲是曾經反王的兒子,如今算不上窮困潦倒,卻也過得不怎麼樣,仍舊抱着曾經是王爺的夢不肯撒手。

  康熙沒殺他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雲秀聽完張獻忠的舊事以後就已經皺起了眉頭——他入川以後,萬曆年間四川人口有幾百萬,但後來張獻忠入川屠蜀,到了康熙年間統計戶口的時候,四川只剩下了一萬多人。

  再想想他的義子,多半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可戴梓已經寫下了借條,如果只是借錢給別人的話,應該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吧?

  雲秀心裏還是不安,想了想,就說:“等咱們回宮以後,你把這個消息悄悄兒地告訴戴梓,讓他多多小心。”她心裏頭猜到了大約是南懷仁搞出來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後續事情是什麼——畢竟現在只是陳紅勳來借錢,戴梓又寫了借條,如果就因爲這個事情就判定陳紅勳是故意搞事的話,有點太過於魯莽,在康熙那裏根本立不住腳。

  只能等他進一步的動作,然後告訴戴梓讓他保持着戒備之心,等待他們的下一步動作。

  雲秀吩咐姜潮叫他一直盯着戴梓府上,萬一出了什麼事情,及時去處理。爲了這個,她還特意去找康熙申請了隨時能出去的腰牌。

  康熙就好像不知道她要做什麼似的,直接給了她腰牌,也沒有過問她要做什麼——沙俄在雅克薩來來回回地重複打仗、投降、反悔這些操作,已經兩三次了,惹得康熙很煩躁,已經決定直接讓人解決沙俄,徹底把他們趕出大清。

  雲秀就默默等着消息。

  後來姜潮再進來的時候,她就知道有新的進展了。

  陳紅勳讓自己的兒子上戴梓府上憑着借條拿了三千兩銀子,戴梓的兒子收走了借條,第二天借條不翼而飛,而姜潮稟報消息的時候,陳紅勳的兒子已經在拿着借條去往戴梓府上準備二次借錢了,聽說身邊還帶着許多的家丁小廝。

  雲秀聽了趕緊準備出宮,結果正好碰上了上課回來的胤禛三兄弟,鬧着要和她一塊兒去,雲秀想了想,還是把他們都帶上了,左右身邊都帶着侍衛和太監,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一直在火器營的戴梓也收到了她遞過去的消息,火速往家裏趕。

  三方人就在戴梓的府邸前碰了面。

  他們來的不算晚,陳紅勳的兒子這會兒正帶着人堵在戴梓家門口:“你父親分明寫了這一份借條說要借我父親三千兩銀子,現在忽然又說不借了是怎麼回事?”

  戴梓的兒子戴鬆臉脹得通紅:“純屬放屁!什麼借的銀子,那是你父親之前拿刀架在我父親脖子上強行借的!更何況我昨兒已經給了你三千兩銀子,你把借條偷了回去,又來問我借銀子?”

  胤禛他們三個坐在馬車裏喫瓜簡直目瞪口呆:“還有把刀架人家脖子上逼着人家借錢給自己的?”

  雲秀也詫異,問姜潮:“不是說是主動借嗎?怎麼又變成了拿刀架着脖子借的?我派你們去盯着戴梓,你們也沒發現?”

  姜潮說:“這個……應該不是最近發生的事兒了,是之前就有。”

  雲秀坐在馬車上聽了外頭爭吵的全程,原來之前戴梓纔剛入京的時候並不出名,也沒有靠着火器得到康熙的賞識,只是一個普通的翰林院侍講,而陳紅勳雖然是張獻忠的義子,卻早早投降了清朝,賣主求榮當了一個官吏,陳紅勳在當官的時候一直靠着權勢向小官員索賄,戴梓就是被勒索的那一個,只是陳紅勳拿了借條以後一直沒有動作。

  直到最近南懷仁找到了他,兩個人狼狽爲奸,決定把戴梓拉下水。

  雲秀瞭解事情的經過的時候,外頭已經劍拔弩張了,戴鬆不肯給錢,陳紅勳的兒子陳設死命逼迫,兩邊摩擦不斷,家丁和打手互相對峙,戴鬆越說越激動,甚至抽出了家丁的刀想要和陳設對峙。

  雲秀皺了皺眉,給姜潮使了個眼色,又叫帶着的小太監去報官。

  姜潮立刻帶着腰牌上去制止他們:“樂安縣主到!”

  陳設的臉色扭曲了一瞬,記起自己父親的話,直接朝着戴鬆握着的刀上撞了過去,腰刀劃傷了胳膊,他跌坐在地,大喊:“你竟然砍傷我!我要報官!給我砸!”

  他身後跟着的打手就跟商量好的一樣瞬間蜂擁而上,和家丁們拼鬥起來。

  姜潮被推擠到了一旁,無人在意。

  胤禛驚呼:“他們打起來了!姨姨,咱們怎麼辦?”

  雲秀按住他:“你別慌,讓侍衛去。”

  她來的時候帶了十來個侍衛,都是康熙派給她的,這些人比起家丁打手的武藝可高強太多了,得到雲秀的指令以後直接衝上去,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兩邊就都被撂下了,陳設那邊的打手更慘一點,倒在地上爬不起來。

  陳設已經慌了,躺在地上大喊:“你們是什麼人,竟然毆打朝廷官員!我要報官,我要報官!”

  胤禛坐在馬車裏,吐槽:“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他自己幹了壞事,怎麼好意思說要報官的?那不是賊喊捉賊嗎?”他已經在上書房學了一年了,高強度教學,足夠他學會一些成語並且靈活運用。

  雲秀看着陳設說:“他纔不傻,多半是有後計。”她出門的時候帶的可都是正經侍衛,而且她纔不跟電視劇裏一樣出門還要微服私訪,萬一被人撞到她的頭上,豈不是她喫虧?

  所以她帶出來的侍衛都是穿着皇宮裏頭的侍衛制服,旁邊圍觀的百姓們看見以後已經飛快躲起來了,偏偏只有陳設這麼個人還一心嚷着要報官,心裏沒鬼誰信啊?

  她坐在馬車裏等着看後續。

  官兵來的特別快,看補服應該是九門提督的人,這個部門康熙十三年的時候才設立,這會兒已經是京城最高級別的治安機構了。

  雲秀作爲事件參與人被請進了衙門。

  因爲她帶的侍衛的緣故,那些人很是客氣。

  三方都在堂下,審案的人聽完前因後果,問起了戴鬆:“你阿瑪寫了借條,自然該借,爲何又不借了呢?”

  戴鬆氣憤:“您沒聽清嗎,那張借條是被迫寫下的,卻被陳設反覆拿來用來勒索錢財,昨兒小民以爲是阿瑪寫下的正經欠條,已經給了三千兩了,今兒他又來。”

  那位大人又問:“既然欠條已經銷燬,那又爲什麼還會留在陳設手中呢?”

  “是他偷走的!”戴鬆說,“小民本打算等阿瑪回來以後和他覈對這份欠條的。”

  大人又問陳設:“他說你偷盜欠條,是否屬實。”

  雲秀坐在裏頭聽着他審案子,本來以爲陳設不會承認,結果他竟然迅速承認了:“是,小民昨夜裏潛入戴家偷取了借條,今天又去向他們索取。”

  坐在上頭的大人大約是覺得有一點無語,語塞了一瞬間以後問:“那你現在在無理取鬧什麼?”

  陳設說:“小民是故意的!”他從懷裏掏出來一張紙遞給上頭坐着的人,說:“小民起初確實起了貪心,想要貪這三千兩銀子,所以去偷了借條,結果卻在戴家的書房裏頭找到這張書信,上頭是火器營戴梓和南洋人的通信,您看了內容就知道,戴梓這是通敵叛國。”

  雲秀終於弄明白了,借條是曾經陳紅勳想要勒索戴梓,但是到這個時候纔拿出來,是因爲南懷仁想要誣陷戴梓和南洋勾結。

  一個精通武器製造的人和外國勾結,這對於皇帝來說是大忌。

  而且如果不出雲秀預料的話,那張紙上的筆跡應該和戴梓的筆跡一模一樣,南洋文也是真正的南洋文——誰能知道陳紅勳和南懷仁會有勾結呢?明面上他們兩個人沒有任何交集,南懷仁也將自己的形象掩飾得很好,除了雲秀,別人都不知道南懷仁嫉妒戴梓。

  是,他們兩個是曾經有過沖天炮的摩擦,但是從那過後南懷仁再也沒和戴梓有過交集,一個專注天文,一個專注火器,雙方沒有交集,自然不能輕易斷定是南懷仁要害戴梓,而更傾向於是陳設真的無意間發現了戴梓的通敵信件。

  比如現在坐在上面審案的大人,他知道南懷仁和戴梓的過往,但是這份信件和南懷仁並沒有半分關係,他和戴梓又沒什麼交情,在覈對過筆記一致以後,先入爲主的認爲戴梓就是在和南洋勾結,立刻就要叫人去拿戴梓過來審案。

  雲秀不得不站出來了:“大人,這事兒有疑點。”

  審案的人看她是個女子,就問她是什麼人,爲什麼在這——衙門裏頭的人根本沒來得及和他說雲秀的身份。

  不必雲秀自己開口,姜潮就上前一步:“這是樂安縣主,旁邊的是四阿哥、六阿哥和八阿哥。”

  審案的人一聽,刷一下就站起來了:“奴才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縣主和阿哥們在這裏,有失遠迎。”

  陳設懵了一瞬間,他只是按照阿瑪的吩咐做事,根本不知道會摻和進皇親國戚的事情裏來啊!

  雲秀說:“不必多禮,這個案子還是有一些疑點的,還望大人明察,首先,戴梓其人到底通不通曉南洋文?其次,據我所知,戴大人常年在火器營,就算有什麼重要書信,難道不是帶在身邊最爲保險?反而放在家中,隨便一個小賊就能摸的進去?其次,您通曉南洋文嗎?知道這信裏頭寫了什麼嗎?”

  那位大人沉思了一下,說:“是有疑點,可如今也得請戴大人過來才能繼續審案。”之前他還說的是拿,如今已經變成請了。

  雲秀微微一笑:“對了,大人,如今紫禁城裏頭通曉洋文的只有西方來的傳教士,其中又以南懷仁南大人的翻譯能力是最好的,能夠當皇上老師的程度,您不如請他過來——戴梓戴大人最近發明了連珠火銃,於江山社稷都算是功臣,這樣的功臣要是被污衊和南洋勾結可不是小事情,還是小心爲妙。”

  那位大人想了想,說:“這事兒事關重大,我得去請示上頭的大人。”如今九門提督初設,是由兵部侍郎兼任的,如今他的頂頭上司不是別人,是李光地。

  雲秀不知道自己發明水泥的摺子還是李光地幫自己請的功,只隱約覺得他的名字耳熟。

  沒一會兒,李光地就親自來了,見了雲秀和胤禛他們,立刻跪拜:“奴才給阿哥們請安。”

  他拜的是胤禛,不是雲秀,胤禛遲疑地看了雲秀一眼,見她點頭,就咳嗽一聲,學着皇阿瑪的樣子,昂着下巴:“起來吧。”

  李光地起來:“奴才已經瞭解過了案件的經過,既然阿哥們也在,不如一塊坐下,聽一聽這案件。”

  他並沒有覺得這幾個阿哥們年紀小就好忽悠,仍舊恭恭敬敬的,不免讓胤禛感到新奇。宮裏頭那些大人們都拿他當小孩子看,從來不會對他說這樣的話。

  因此,小胤禛心裏頭對李光地還是頗爲滿意的。

  三個小豆丁排排坐在了李光地叫人端來的椅子上,雲秀也坐在邊上。

  等了約摸半炷香的功夫,戴梓先來了。戴梓從火器營趕來本就需要時間,比不上雲秀從宮裏出來的快,等他趕到自家門口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被拎到衙門裏來來,他這才又轉頭過來。

  進門以後,他看見雲秀,下意識地朝她鞠了個躬:“樂安縣主。”

  雲秀朝他笑笑。

  李光地坐在旁邊,看似認真地掃着案卷,其實心裏頭已經在琢磨他們兩個的關係了。

  又過了一會兒,南懷仁和陳紅勳姍姍來遲。

  所有人都到齊了,開始正式審案。

  李光地一邊瞭解情況,一邊忍不住咂舌——這事兒還真難辦,陳家一口咬定那封和南洋的通敵信件就是從戴家偷出來的,同時以偷回來的借條作證他確實去過了戴家的書房,哪怕他想貪銀子,這個流程走下來也沒什麼不對。

  而戴梓呢?他說自己從南巡迴來以後就再也沒出過火器營的門,樂安縣主在南巡的船上給他提供了許多關於火器的思路,他正在研發新的武器,根本沒有空和什麼所謂的南洋人通信,火器營所有的人都能作證。並且南巡持續了兩個多月,也就是說這封信要是真的,多半都是三個月前了。

  南懷仁始終不吭聲,因爲案子和他無關,所以他是坐着的,正好和對面的雲秀互相對視。

  雲秀一點都不心虛,注視着他。

  南懷仁也是臉皮厚,甚至還能朝雲秀笑。

  這個案子的最終目標還是落到了這封信是否真實之上。李光地先叫南懷仁幫着翻譯了信件的內容——他雞賊,沒把這封信拿給戴梓看過,翻譯的過程也是叫南懷仁把字寫到另一張紙上,根本沒念出來。

  而南懷仁翻譯出來的信件裏頭果然有關於通敵叛國的言論。

  雲秀看了看李光地和南懷仁,忽然問:“那封信能叫我看一眼麼?”

  南懷仁皺起眉頭:“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縣主您和戴大人的關係還算不錯吧?這看信件是否不太合適?更何況您能看得懂嗎?”

  雲秀微笑:“如今都已經在審案了,我還能在公堂之上把信件的內容大聲念出來給戴大人聽嗎?更何況。”她抓住了他話語裏的漏洞,“您這話裏頭的意思倒像是戴大人不知道信裏頭寫了什麼東西,怕我透露給他一樣。”

  胤禛也跟着幫腔:“姨姨肯定能看懂噠!她最近在學西洋文呢!”

  南懷仁倨傲:“信件裏頭的詞彙十分專業,哪是學了一兩天就能弄明白的?”

  雲秀嗯一聲:“所以您也別怕我把信件的內容透露給別人知道呀?畢竟我看不懂嘛!而且大人您的官話說的也是很清晰不錯的,請問您學了多久?”

  南懷仁一哽。

  最終還是讓雲秀看到了信件。她的英語水平不算太差,只是上輩子的考試時間已經過去太久太久了,現在把她拎去考四級都絕對過不了。但是她還是有所準備的——早在知道南懷仁對戴梓有嫉妒之心並且戴梓很可能因爲南懷仁失去姓名以後,她在南巡的船上就已經把英語給撿起來了,還特意去請教過船上別的傳教士。

  雖然英語忘的已經差不多了,她還是藉着那一個月南巡的時間瘋狂補習——頗有點高考最後一個月死命刷題的樣子,效果也還是很明顯的,看懂手裏頭的信件絕對不成問題。

  因爲南懷仁僞造信件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戴梓這個身份精通的英語可能並不會太好,所以刻意用的十分粗陋的英語。

  雲秀看完也就心裏有數了。

  信件是真信件,裏頭的內容也不是胡編亂造的,畢竟康熙還跟着南懷仁學了兩句英語,要是真的胡編亂造,回頭這些證物拿到康熙面前,他絕對不會信。

  不得不說南懷仁真的是有備而來,他一環一環的前因後果都緊密相扣,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的巧合——陳紅勳勒索過戴梓,陳設貪圖三千兩銀子,所以去偷借條,恰好就偷到了南洋信件,恰好整個京城裏頭會翻譯這些信件的就只有南懷仁這樣的傳教士。

  而那些傳教士會任由大清的火器發展得比自己的國家更好嗎?

  答案是不會的,他們忌憚着大清,來大清也不過是爲了傳播宗教信仰,並不會把真正要緊的東西教給大清。

  所以他們很有可能會袒護南懷仁,集合起來把戴梓徹底打壓下去。

  而戴梓並沒有辦法證明自己不會南洋文,因爲別人可以說他是故意裝作不懂的。人可以證明自己有的東西,卻沒辦法證明自己沒有的東西。

  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被證實的僞命題。

  雲秀嘆息。

  她一嘆氣,南懷仁就以爲她根本看不懂,立馬說:“我就說了,您這樣的人是看不懂南洋文的,就算學習過一段時間,想要徹底瞭解南洋文也是很困難的。”

  他的表情看着實在讓人討厭。

  胤禛啪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你看不起誰呢!”

  他是三個阿哥里的“老大”,小六和小八唯他馬首是瞻,他一站起來,胤祚和胤禩立馬也跟着站起來了,胤祚脾氣大,也跟着喊:“看不起誰?你誰啊?”

  胤禩相對沉默一點,卻也擺出來討厭和嫌棄的表情。

  南懷仁:“……”他哪敢和這幾個阿哥對着幹啊?!他還指望着在清朝發家致富呢!別看這三個只是光頭阿哥,光頭阿哥也比他這樣的地位高。

  瞬間他就閉嘴了。

  雲秀把自己翻譯出來的信件也寫在了另一張紙上給了李光地看。

  李光地看完以後覺得有點犯難——信件翻譯出來是差不多的,可還是沒法證明這封信是戴梓寫的啊。

  因爲戴梓說了,他根本不會洋文,可他也沒法證明自己不會洋文,俗話說論跡不論心,這東西證實不了,那就只能看他該怎麼判。

  現在他的選擇有兩個,要麼直接判案,斷定這是戴梓寫的信,然後直接結束這個案件;要麼,他就得嚴刑拷打,可拷打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戴梓,他才發明出來了連珠火銃,正是皇上正高興的時候,他嚴刑拷打,萬一最後的結論不是他,那他這個兵部侍郎還做不做了?

  第二個能嚴刑拷打的就是陳設了,可這會兒陳設只說自己是意外發現的,戴梓又沒辦法證實自己的清白,他要是嚴刑拷打陳設,那不是說他屈打成招?這個兵部侍郎還是做不了。

  李光地愁啊!

  雲秀看他臉色,本來想的是能不能讓戴梓模仿寫西洋文字,可這玩意兒就和戴梓會不會西洋文一樣“自由心證”。

  最後案子拖了半天,只能一邊去查所謂的證據,一邊把案子送到了皇上的案頭——孰是孰非,都得看康熙自己的判斷。

  戴梓身上有疑罪,暫且被關了起來。

  雲秀領着胤禛三兄弟回了宮。回宮的路上,胤禛問雲秀:“姨姨,戴師傅是清白的嗎?”

  雲秀反問:“你覺得呢?”

  胤禛想了想說:“戴師傅不像是會通敵叛國的人。”

  “是啊。”雲秀摸了摸胤禛的腦袋,“但是你判斷一個人的是非的時候,不能只從表面判斷,而是要收集到足夠的證據證明,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對不對?”

  胤禛點了點頭:“對,胤禛以後一定會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胤祚急着把腦袋也塞到雲秀手底下:“胤祚也要!”

  也不知道是要雲秀摸摸他的腦袋,還是要和自己的哥哥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

  雲秀也不偏心,揉了揉他的腦袋。

  剩下一臉猶豫的胤禩。他如今已經是被放養的狀態了,佟皇貴妃病得起不來身,自顧不暇,沒空管他,聽說康熙最近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把胤禩送回延禧宮給惠妃養了,如今他跟着胤禛到處跑,常常窩在永和宮,康熙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胤禩心裏其實是很清楚這樣的日子的,在各個宮裏流轉,就是沒法和親額娘在一塊兒,可是偶爾,他也會羨慕胤禛和胤祚,他們兩個有那麼好的額娘,皇阿瑪喜歡她,他們想要什麼只要張嘴就能要到。還有那麼寵他們、那麼厲害的姨姨,總能變出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

  他好羨慕,甚至羨慕到隱隱有些嫉妒。

  他是個心思敏感又有一點自卑的孩子,一邊羨慕,一邊又忍不住討厭這樣的自己,很怕雲秀會不喜歡他,討厭觸碰他。

  所以他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卻不敢學着胤祚把自己的腦袋伸過去撒嬌。

  可是雲秀看出來了他的忐忑。哪怕他以後可能會和胤禛反目成仇,在此刻,他也不過是個可憐的孩子罷了。

  她伸出手,輕輕地摸了摸胤禩的腦袋,溫熱的腦袋,軟軟的,手感很不錯。

  雲秀朝他笑:“胤禩呢?你以後想做什麼樣的人?”

  胤禩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想成爲和姨姨一樣的人!”具體是什麼樣的人,他說不出來,卻能感受到她對自己表現出來的那種溫和在意,甚至讓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很重要很重要的人。

  他以後也要成爲這樣的人。

  ……

  案卷送到了康熙的案頭上,雲秀第二天特意找了個時間去覲見了康熙。

  胤禛他們三個也有一點點關心案情,所以跟着一塊兒去了。

  康熙看見她拖家帶口的進來腦袋就突突地疼:“你們三個功課完成了?這會兒怎麼在這兒?”

  胤禛從雲秀後面探出小腦袋,恭恭敬敬地給他請了安:“回皇阿瑪,您忘了,今天是休沐呀。”他們幾個年紀都小,康熙也不想太過揠苗助長,所以定下了十歲之前在上書房讀書可以十天休沐一次的規矩。

  康熙哦一聲:“還真忘了,最近太忙了。”

  他招手讓幾個孩子過去,挨個問了幾句功課,又叫梁九功給他們拿點心,然後才問雲秀:“什麼事兒?”

  雲秀說起戴梓的那個案子:“昨兒奴才和阿哥們都在那邊兒,恰好碰見了審案子,這不是好奇結果麼?等不及就過來了。”

  康熙哼一聲:“恰好?”

  雲秀低着頭不吭聲。

  “朕看你對戴梓很是關心嘛!不僅叫了身邊的人看着他,戴府裏頭一出事兒你就趕去了,怎麼,對你來說,他就這麼重要?”

  這話聽着太怪,雲秀忍不住反駁:“不是對我來說重要,而是對大清來說,很重要。”

  康熙:“哦?說說看?”

  雲秀就說:“您想啊,之前南懷仁說咱們大清之外的地方,那個什麼意大利,他們都有沖天炮了,南懷仁到大清多久了?那個時候意大利都有了沖天炮,這會兒豈不是有更加先進的東西?沖天炮的威力您是見過的,萬一他們也已經造出來了連珠火銃呢?”

  康熙若有所思:“你繼續。”

  雲秀乾脆把話說完:“南懷仁都能坐船到這裏來,大海那麼大,他能平安到達,也就會有更多的人到達這裏,萬一他們把軍隊通過船隊運過來呢?把那些大炮運過來呢?咱們的木倉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他們只要到了陸地上,就能拿着木倉橫掃,這樣下去會死多少的人?”

  康熙這會兒的心裏頭其實對漢人的生死並不那麼在乎,從小受到的教養告訴他漢人太過羸弱,他只想藉助漢人的文化治國,哪怕如今各地都有反抗的聲音,他依然沒把他們放在心上——反抗的聲音那麼大,最後不也沒成功麼。

  可雲秀說不是這樣的,她試圖用康熙的思維去勸他:“天底下的漢人有多少?要是人家把大炮架在了門口,先轟死的肯定是漢人,等漢人都死完了,不就輪到咱們旗人了?”

  未來近代的時候,外國的洋木倉洋炮上了岸,管你是旗人漢人還是少數民族的人,他們的木倉子可不會留情。

  康熙說:“他們有大炮,朕也有,怎麼轟過來的,朕就怎麼轟回去。”

  雲秀點頭,康熙終於上套了:“那您想啊,萬一人家的大炮比咱們先進呢?咱們打不過怎麼辦?”

  康熙蹙緊了眉頭。

  這會兒胤禛已經喫完了點心,正拉着兩個弟弟偷偷豎着耳朵聽皇阿瑪和姨姨說話,忍不住插嘴:“可是姨姨,戴師傅會造好厲害的大炮呀,讓他繼續給咱們繼續造不就是了嗎?”

  雲秀悄悄在背後給胤禛豎了大拇指。

  康熙可算是明白她來做什麼的了:“嗯……戴梓這件事,還要仔細地查。”他心裏其實有一個隱約的猜測,只是一直沒大放在心上,因爲:“朕看了李光地的摺子,他有提起,說你會翻譯洋文?”

  雲秀說:“只會一點點。”

  康熙:“那就接着學,等過段時間,有用到你的時候。”

  過段時間什麼事兒?

  是大事——沙俄入侵雅克薩,戰爭愈發頻繁,雙方各自不通語言,如雞同鴨講一樣,急需翻譯。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