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待遇優秀
“我正是需要你做和歷史相關的工作,我參加了整場帕爾菲戰爭,做了戰爭記錄。但是我的拉丁語不太好,寫起來乾燥無味,所以我需要一個人給我潤色,你覺得你能做嗎?”
聽見“帕爾菲”一詞,普羅柯比表情一僵,但他最後還是點頭同意:“雖然不想這麼說,不過您找我很對,我在凱撒利亞出生,並且在那邊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戰爭爆發我纔不得不來到羅馬。我非常清楚那邊的風土人情和大概的政治狀況,對戰爭的整體情況也有所瞭解,羅馬城裏應該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了。”
普羅柯比確實是巴勒斯坦出生的人,因此也算得上是專業對口。
“戰爭日誌非常重要,算是機密文件,所以需要請你到專門的地方進行修改,這樣可以嗎?我會在弗拉維烏斯家族的宅邸之中妥善接待你,如果你證明了你的能力的話,我會將你招爲食客。如果你有志於政治,我想這會是個不錯的敲門磚。”
普羅柯比連連點頭:“沒問題,沒問題。”
這待遇已經是非常給面子了,做好了就能成爲皇子的食客,哪怕這個皇子再水再有名無實,他也是羅馬權利階層中的一員。
從那之後,每天下午普羅柯比都會抽出來一段時間拜訪奧維爾,然後他就會在弗拉維烏斯宅邸中對奧維爾的文章進行潤色修改。
普羅柯比對於奧維爾的作品評價很不錯,並不是虛情假意聽來肉麻的那種拍馬屁,他是真心實意這麼說的。
這年頭的史學作品大多過分修飾,文學性太強而壓過了真實性,而且寫作者往往對戰爭的環境沒有很深刻的瞭解,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很不真實。
奧維爾的拉丁語口語水平很不錯,畢竟天天都要用,至於書面水平就很一般了,不過他的日誌勝在精準、詳實,沒有多餘的信息干擾,但該有的信息都有,閱讀者可以很直觀的瞭解到整場戰爭的始末。
“只要輕微的潤色和修改,這就是一篇合格的作品了。”
普羅柯比如此評價奧維爾的戰爭日誌,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能有優秀作品出現他恨不得如此。
短期內《帕爾菲戰爭》就能成書,這段時間奧維爾也沒閒着,他頻繁往來羅馬城和它附近的港口城市奧斯提亞,並且再那邊又僱傭了幾個木匠、船匠和鐵匠,開始讓他們對自己的小商船進行改造,朝着客船的方向努力。
其實也不難,無非就是把裝貨的地方變成裝人的,然後再改造的舒服一點,讓人在裏面不會感覺太難受,奧維爾的船幾乎都是帆船,人工成本不高,空間剩餘也比較多。
這種船隻需要頻繁的靠岸進行補給和休息,不能支持遠海航行,同時也扛不住大風浪。但是在奧維爾看來這個就夠用了,他也不想跑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