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高,太高了。

作者:見月明
解縉又不是不通時務,很清楚加入了某個陣營,在享受好處的同時,就要付出一些什麼。

  陳景恪弄出大明週報,又交給他來掌管,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不過他並沒有直說,有些事情大家心中明白就好,說出來反而落了下乘。

  接着,三人就一起商量了週報刊載內容、運營方式以及如何把報紙輸送到全國各地。

  關於內容方面,陳景恪提出了六大模塊。

  “時政模塊,主要用來宣揚朝廷的政策、動向等,讓世人瞭解朝廷的政策變化。”

  “律法模塊,將一些典型的案例刊登在上面,警示世人。”

  “還可以將一些好人好事刊登在上面,起到鼓勵作用。”

  “順便還能將一些法條變動刊登在上面,讓世人懂法。”

  “學術模塊,主要用來宣揚一些新的學術思想,刊登一些相關的文章。”

  “比如方兄的唯物學思想,就可以放在這一塊,反駁他的也可以放在這一塊。”

  “百工模塊,宣傳一些新的技術變革。”

  “比如軸承,出現許多年了,還依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老式車軸。”

  “地方特色模塊,介紹大明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以及當地的特產。”

  “大明太大了,一個人想要跑一遍,一刻不停的走也要十幾二十年。”

  “有些地方一輩子都不相往來,兩地之間很難產生認同感,這不利於國家的一統。”

  “通過報刊,可以讓大家瞭解其他地方的情況,增加國家認同感。”

  “還可以順便介紹一下當地的特產,如果能因此增加特產的銷量,也算是造福於民了。”

  “第六大模塊爲文藝模塊,刊登一些、詩詞歌賦、書法作品等等。”

  對於前五條,方孝孺和解縉都非常贊同,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陳伴讀果然不愧是陳伴讀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太周全了。

  但對於第六模塊,他們卻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解縉遲疑了一下,說道:“陳伴讀,、詩詞歌賦、書法,皆爲文人作品,與學術分開恐引起爭議啊。”

  方孝孺說的更直接:“你和公主就是當今最有名的家,將其單獨放在文藝類,是否過於貶低自己了?”

  陳景恪笑道:“揚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爲。我認爲他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詩詞歌賦、、書畫皆小道,用來娛樂陶冶情操,或者是用來抒發一些感情,還是可以的。”

  “真正的大道還是策論文章,這一點我們都必須要承認。”

  “學術文章是大道,然偏於枯燥,只有少數人才有興趣看,可以稱之爲嚴肅文學。”

  “詩詞歌賦、、書畫是小道,閱讀性和傳播性更強,可以稱之爲通俗文學。”

  方孝孺兩人也不禁頷首,事實上從兩漢時期開始,文章和詩賦的作用就已經區分開了。

  文章承載的是大道,是用來治人心治國的。

  詩賦承載的是小道,是用來抒發情緒,發表對某些事情的看法的。

  這一點,就連最著名的詩人也都承認。

  就算是對揚雄那句話有所不滿的人,也只敢說:

  詩詞小道,但也不能不重視啊。

  聽聽這話,充滿了憋屈不服氣,可也不敢否認揚雄的話。

  兩人只是沒有想到,陳景恪自己作爲家,竟然如此的不給自己面子。

  將弄到了文藝一類。

  事實上他們不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紀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鄙視鏈依然存在。

  有些比較極端的嚴肅文學作者,公開表達對通俗文學的輕視。

  最嚴重的一次,國外某文學類大獎,因爲有通俗作品獲獎,某嚴肅文學作者拒絕上臺領獎。

  原因很簡單,和通俗文學一起領獎,拉低了檔次。

  把那個通俗文學作者委屈的,都差點落淚。

  要知道,他也是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啊。

  外界喫瓜羣衆只覺得那嚴肅文學作者無理取鬧,但在圈內確實如此。

  上輩子,陳景恪也屬於喫瓜羣衆。

  看到那個新聞,他覺得那嚴肅文學作者太過分了。

  都是搞文字創作的,哪來的優越感啊?

  但穿越之後,自己也開始搞學術研究才知道,兩者真的不一樣。

  寫的再好,也永遠無法達到學術研究的高度。

  就好比,四大名著再出名,也從來不會有人拿它們和《論語》做比較。

  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所以,在給大明週報劃分模塊的時候,他將、詩詞之類的,放在了文藝模塊。

  或許會有人不滿,但無所謂了。

  誰不滿敢吭一聲試試,都不用陳景恪出手,周圍人就能用唾沫把他淹死。

  你一個臭寫的,也配和寫學術文章的相提並論?

  呸。

  接着又討論了報刊運輸問題,在現代報紙就講究一個時效性。

  所以必須第一時間就要把報紙送到讀者手裏。

  你做不到,就會被競爭對手淘汰。

  但現在這個時代,時效性的這個“時”被延長了。

  信息時代,這個‘時’是及時,是當天。

  現在,這個‘時’能保持在一個月內,那都是合格的。

  如果能半個月內送到讀者手裏,那就可以說一聲及時了。

  如果能做到一週,那你就是這個時代的‘口舌’。

  更何況,大明週報是獨一份的,沒有人任何競爭對手。

  這玩意兒的威力,只要不傻都知道。

  朝廷不可能放任私人辦報,也不可能辦好幾份報紙,讓它們相互競爭。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很多年,大明週報都將是唯一的報刊。

  所以,他們不需要太考慮時效性。

  “但時效性太差也不行,畢竟我們是一份週刊,是朝廷主辦的週刊,不能做的太差。”

  “所以,洛陽地區必須做到即日達。”

  “中原和江南那幾個靠近江河的省份,必須做到一週內送達。”

  “偏遠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送達時間,但最晚也不能超過一個月。”

  “海外除了淡馬錫,別的地方只能隨緣了。”

  至於找誰來運輸,解縉和方孝孺覺得利用漕運和驛站體系就不錯。

  這是最省時省力的辦法。

  但陳景恪卻提出了不同意見:“驛站和漕運牽扯太廣,而且也更加的重要。”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