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害者聯盟

作者:一語不語
劉健走出來道:“有災異發生,是乃臣等匡扶社稷不當,老臣乞老歸田,還望陛下恩准。”

  “臣等罪過。”很多人走出來,好似是要主動承擔昨地動的責任。

  朱佑樘眼見很多人要隨大流請辭,心中又覺得這羣人是在用特殊方式向自己施壓,隨即擡手道:“朕都過了,災異之事全在於偶發,是否爲上降罪,還另當別論,如果有個什麼災,就要以什麼人以此來揹負責任,那這個人就是朕好了。”

  “陛下。”劉健想什麼,又被朱佑樘伸手給阻止。

  朱佑樘道:“因爲秉寬提前讖言有地動,京城周邊的百姓都有所防備,到如今也沒有報上來人員的損傷。順府!”

  “臣在。”順府尹張憲走出來舉起笏板,“此番地動波及範圍只在京城周邊四十里,在五十里之外的通州便無震感,人畜並無損傷,只有城外的民舍有坍塌的,但並無人畜在內,順府及下屬縣衙已巡視於各處,確保百姓無礙。”

  “很好。”

  朱佑樘滿意點頭,這大概的意思,就是把此次防災的功勞,歸到張周身上去了。

  “秉寬他居功至偉啊。”朱佑樘做了總結。

  下面那些聯名參劾張周的大臣,心裏那叫一個氣,但問題是……連地震都被張周給言中了,如果還要把這場地震的“原因”歸結到是皇帝寵信張周所致,還是什麼上降在災患……那皇帝估計會故技重施,直接把人下詔獄。

  拿災異言事的人,那就別怪朕直接以災異來懲戒你們了!

  都了,這是自然現象,你們非要聯想……可你們有證據明這跟張周有關嗎?既然沒證據……那朕的辭便是證據,誰出來找事,那他自己就要有事。

  朱佑樘道:“之前吏部尚書屠卿家請辭的奏疏,朕已經看過了,他年老體邁,舊病纏身,多番跟朕請辭。朕已經恩准。”

  “多謝陛下體諒。”屠滽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也玩完了。

  早就在預料之中,但就是沒想到是以如茨方式結束的,本來自己走之後,吏部尚書這職位怎麼也會跟他推舉,以及傳統文臣所支持的人有關,而且歸屬於他背後派系的人,能在此番波動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至少六部侍郎中,能佔好幾個。

  但現在看來……那些人就算還是侍郎,多半也要往南京調了。

  朱佑樘道:“之前廷議,接替吏部尚書者,是爲何人?”

  劉健看了看屠滽的方向,這才走出來道:“乃前南京兵部尚書倪嶽。”

  倪嶽在大明可是個“悲劇人物”,本來禮部尚書當得好好的,就是爲了給外戚黨徐瓊上位讓路,被髮配到南京當吏部尚書,後遷爲南京兵部尚書……在南京,兵部尚書因爲具有挾制南京軍權的職責,跟南戶部尚書一樣屬於實權派,地位是在南京吏部尚書之上的。

  這次徐瓊退休了,大臣們感念到當初倪嶽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都想着以他的資歷,回來當個吏部尚書。

  朱佑樘道:“倪嶽的確有此能力,他留下的南京兵部尚書職位,朕推選萊國公張周,諸位卿家可有何異議?”

  直接指定人選。

  什麼廷議廷推的,朕就是不跟你們玩那套了,倪嶽這個人,朕同意按照你們的來,但要把南京軍權讓出來,方便朕的秉寬在南京給朕辦事。

  劉健道:“陛下,萊國公資歷尚淺,出仕時間也不足三年,只怕是……難以承擔如此重擔。”

  朱佑樘問道:“那秉寬幾次在西北和遼東用兵,朕覺得他每次做事都非常沉穩,有他用兵冒進犯險的,在遼東定女真時卻穩中求生不急不躁,各處邊鎮對他的風評都非常好,連曾經對他很有意見的大同巡撫馬中錫,最近也上奏提出讓秉寬去接替他……你們能,秉寬沒有資歷?”

  李東陽走出來道:“但他已有武職爵位在身。”

  “文武不能兼備嗎?”朱佑樘道,“朕又沒有讓他做南京守備勳臣,再南京仍舊有守備中官、協同守備等,還是你們覺得秉寬去南京,是爲了用兵的?”

  皇帝態度非常堅決。

  劉健和李東陽也不過是“循例”出來反對一下,彰顯他們的態度,並不是他們覺得真能讓皇帝收回成命。

  讓張周去當南京兵部尚書,不好嗎?其實從劉健等頂級文臣的角度來,這是善事一件。

  既然張周當尚書這件事,是無可阻攔的,那還是讓他當南京六部尚書好了,至少眼不見爲淨。

  “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珪,朕已派人查過,並無貪贓枉法之事,但其老邁昏聵,實在難當大任,令致仕還鄉……這幾日吏部推選出新的左都御史人選,至於其它……最近幾日酌情考量,朕也不想一次更換太多的朝臣,一切都以穩定爲先。”

  ……

  ……

  朝議結束了。

  皇帝沒有在朝堂上大動肝火,看起來一切還在可控範圍之內,但參劾張周的事情……好像被一場冰雹和地震,硬生生給壓下去了。

  大臣們衆志成城要把張周給幹下去,結果事到臨頭,發現“意不可違”,在張周那張嘴屢屢能以災異之事開光的時候,大臣還想拿“災異”把張周給攻訐下去,皇帝就會覺得大臣是在故意針對。

  出了奉殿,衆大臣變得沉默寡言了許多。

  屠滽致仕,意味着之前反對張周的排頭兵就這麼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看起來調個倪嶽到京,但因從南京到京路途遙遠,至少還需一個多月倪嶽才能到任。

  吏部的差事,基本要由身爲右侍郎,很可能將爲左侍郎的韓文來負責。

  六部其餘的衙門看起來暫時無調動,但皇帝也明確,是不想一次更迭太多,但最近更換人選上也不會客氣。

  “怎辦?”

  刑部尚書白昂側目望着劉健、李東陽等人。

  他很清楚。

  屠滽退了之後,下一個就是他,因爲戶部和工部有很多事未完成,所以周經和徐貫的致仕要往後推一推,而刑部的差事相對來接手比較容易。

  且閔珪跟他白昂關係較近,同屬三法司的當家人之一,現在大理寺卿王軾是沒資格當尚書的,本來接替他白昂刑部尚書人選的人也是閔珪……隨着閔珪致仕,白昂感覺到自己這邊讞獄體系的接班順序,完全被打亂。

  “再請旨吧。”李東陽不冷不淡甩下一句。

  這話顯得模棱兩可,讓白昂感覺到,內閣對於三法司這邊好像無法去力保了。

  也怪之前閔珪跟張周鬥得太兇,在張周入朝之後,但凡朝堂上涉及到張周的事情,閔珪都會出來反對,這次更是把話都滿了,閔珪只是被勒令致仕,看起來已算是皇帝“格外開恩”。

  劉健和李東陽走在前。

  衆大臣也都相繼散去,只有謝遷往後靠幾步,到白昂面前道:“多跟南京的幾位走動一下,問問那邊的事。翰林院那邊……或還有一人會被調回京。”

  “何人?”白昂不太明白,爲何謝遷突然要過來跟他翰林院的事?這跟誰接替刑部尚書有關?

  謝遷嘆道:“還能是誰?前面進過詔獄那位。”

  不用明是誰,白昂瞬間聽明白,這的是程敏政。

  之前六部在考量尚書接替人選的時候,壓根就沒把身在南京掌南翰林院事的程敏政算在內,或者此人都被忽略了。

  但在經歷了京師地震之後,皇帝明擺着想用接近張周的人,那作爲翰林學士的程敏政,無論是入閣,還是當尚書,都是有資歷的。

  皇帝很可能會以程敏政入手,入朝之後跟林瀚配合,那往張周身邊靠攏的人,或是張派,等於是有兩個尚書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