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目標呂家
御花園內,朱元璋饒有興致的在花壇樹叢之間散着步,身後簇擁着一大批人,爲首一人,正是蜀王朱椿的母妃,郭惠妃。
自從馬皇后辭世之後,朱元璋便再沒有冊立皇后,以此來表示對馬皇后的追思,現在他最寵幸的妃子是如今執掌六宮的郭寧妃,其次便是身旁的郭惠妃了。
走到一處涼亭中時,朱元璋緩緩坐在了石凳上,身後的婢女立刻將端在手裏的果盤和茶水放在了桌上。
每逢朱元璋遊覽御花園時,這些東西都得備着,從上到下都不敢怠慢。
郭惠妃來到近前,恭敬地爲朱元璋倒了一杯茶,接着親自爲朱元璋淨手之後,遞了一顆荔枝。
朱元璋愜意的喫完了荔枝,轉頭看着郭惠妃,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神色,道:“椿兒回京已經有段日子了吧?”
郭惠妃欠身一禮,低聲道:“回稟陛下,將近一月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看似隨意道:“噢,日子不短了,也該回去了,總不能離開封地太久。”
郭惠妃變了變臉色,恭敬道:“是,臣妾回去之後就催他儘快啓程。”
朱元璋道:“蜀王妃身子可還好?”
郭惠妃遲疑了一下,道:“甚好,有勞陛下掛念。”
朱元璋點了點頭,緩緩道:“朕聽聞椿兒在回京之後去過將軍府?臨走時還留下了一支金釵讓將軍府的人變賣,可有此事啊?”
聽聞此言,郭惠妃臉色驟變,急忙跪在了地上,惶恐道:“陛下明鑑,椿兒只是不想藍月太過掛念其父,所以略施援手,聽椿兒回來說,將軍府如今窮困潦倒,家裏幾乎能變賣的都賣光了。”
“他只是向來心軟,絕沒有別的意思...”
朱元璋笑着擺了擺手,示意郭惠妃起身,緩緩道:“你不必緊張,朕又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只是希望你能回去轉告他,要明白該如何潔身自好。”
其實朱椿在將軍府中欲以金銀首飾資助藍家一事,錦衣衛早就收到了消息,甚至連藍家把那支金釵賣到何處都瞭如指掌。
這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他是一國之主,此事又發生在天子腳下。
朱元璋至今仍在懷疑京都前段時間發生的一切都與陸凌川有關,從未停止讓錦衣衛暗中追查,但至今爲止,卻始終查不到任何線索。
“臣妾明白,多謝陛下提點。”
郭惠妃一邊起身,一邊頻頻點頭,額頭上已經滲出了冷汗。
朱元璋沒有再說什麼,轉頭看了一眼候在一旁的龐旬,沉聲道:“最近城中沒有再發生什麼事吧?”
雖然話中一個字都沒有提到藍家,但是明眼人心裏清楚,這就是在質詢關於藍家的事。
龐旬拱手一禮,恭敬道:“回稟陛下,沒什麼大事,不過倒是發生了一件趣事。”
“哦?什麼趣事?”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饒有興致的問道。
龐旬笑了笑,躬身道:“聽聞太孫殿下微服出宮之時,在望春樓偶然發現有人在酒桌上以酒爲墨寫了一首詩,太孫殿下似乎對那作詩之人十分好奇,所以回宮之後便派人四處打聽那個作詩的人,連驍騎衛都出動了,鬧得沸沸揚揚的。”
聽到龐旬的話,朱元璋不由得露出了一臉好奇,笑問道:“哦?什麼樣的一首詩居然能讓他這麼在意?”
龐旬思索了一下,緩緩道:“一共六句,分別是,風雪壓我兩三年,我笑風輕雪如棉,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客,且聽且忘且隨風,且行且看且從容。”
朱元璋聽完,不由得讚許的點了點頭,沉思道:“的確是一首好詩,看來這作詩之人是一個身陷困境,卻心有凌雲之志之人啊。”
“如此說,允炆是想找到那人,收爲己用了。”
龐旬笑道:“奴婢不敢揣度太孫殿下心思,不過或許應如陛下所說吧。”
朱元璋捋着鬍鬚,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口中卻不由得默唸起了那六句詩。
將軍府。
半日之後,前去打探消息的人陸陸續續回到了青桐苑,將打探到的消息一一告訴了楓伯。
楓伯將這些消息全都仔細的記在了紙上,交給了陸凌川。
陸凌川仔細的翻看了一遍,突然眼前一亮,隨口道:“呂家?!”
楓伯點了點頭,遲疑道:“怎麼了,小公子,有什麼問題麼?”
陸凌川搖着頭,道:“沒什麼,很好,就它了!”
楓伯皺了皺眉,面露擔憂,猶豫道:“小公子的意思,是要選擇呂家?!”
陸凌川點着頭,臉上流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可是小公子,這呂家背後...”
“我知道。”
楓伯本想提醒什麼,可是話剛說了一半就被陸凌川直接打斷,而且他知道楓伯在擔心什麼。
說白了,楓伯還是不相信他的醫術,擔心他這一去,一旦出了岔子,勢必會得罪呂家,如果真的是那樣,到時候恐怕不但打不響名號,還很可能爲將軍府招來禍端。
京都呂家,是整個都城之中名望最高的世家,更是皇親國戚,之所以能在衆多貴族世家當中高居榜首,只因他們呂家中出了一位太子妃!
正是懿文太子朱標繼妃,當今太孫之母,太子妃呂氏!
消息中提到,呂家老夫人病重,各路名醫都束手無策,連太醫院都親自派人去過,但依然沒有救治之策。
如果陸凌川給治好了,那必將名震京都!
可若是一旦聾子治成了啞子,那必然會像楓伯擔心的那樣,很可能因此得罪呂家,惹下大麻煩。
但陸凌川不想放過這樣的機會,之所以選擇呂家,除了爲了名號,還有更深的意義。
“小公子,您有把握嗎?”
楓伯神色凝重的看着陸凌川,擔憂的問道。
“這世上的事,本就沒有十拿九穩的時候,去試試就知道了。”
“你們倆跟我走!”
陸凌川剛一說完,就直接招呼了魏安和昌平一聲,徑直向外走去。
“試試?!”
楓伯愣了一下,一臉擔憂的目送着陸凌川離開了將軍府。
出了將軍府之後,陸凌川將昌平叫到了自己的面前,低聲道:“你不用跟着去了,另有任務交給你。”
“去查一查,看看到底是誰對本公子在望春樓寫下的那首詩這麼感興趣!”
昌平聞言,立刻答應了一聲,領命離開。
“十三哥,那首詩真的是你...”
“閉嘴!”
魏安驚異的看着陸凌川,睜大了雙眼,剛說了一半就直接被陸凌川打斷。
呂府門外。
陸凌川帶着魏安站在路邊,望着禁閉的呂府大門,深吸了幾口氣。
成敗在此一舉!
“十三哥,你真的會寫詩?”
魏安呆呆地看着陸凌川,心裏還在想着詩的事。
“我真的會謝!”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想着這事!別忘了我們來此的正事!”
“敲門!”
陸凌川一掌拍在了魏安的腦袋上,不滿的催促了一句。
魏安縮了縮脖子,點着頭快步登上了石階,敲響了府門。
沒過多久,就有人打開了的府門,看着站在門外的陸凌川和魏安,皺了皺眉頭,沉聲道:“你們是什麼人?!何故敲門?!”
面對陌生的陸凌川和魏安,對方並沒有什麼好臉色,而且神色中似乎還透着一絲哀傷。
“我是醫士,聽聞呂老夫人病重,特來相助。”
陸凌川抱了抱拳,笑着答道。
“你?就你?!”
小廝上下打量了陸凌川一眼,不屑道。
“正是!”
陸凌川挺了挺胸膛,一本正經的說道。
開門的瞬間,他已經透過門縫發現呂家似乎連靈堂都搭建起來了,院子裏掛着喪幡!
看樣子呂老夫人病得的確不輕!
“砰!”
可是陸凌川的話音剛落,對方已經直接翻了個白眼,毫不猶豫的關上了大門。
“哎?!繼續敲!”
陸凌川愣了一下,急忙催促魏安繼續敲門。
“毛都沒長齊呢來湊什麼熱鬧!再不走小心亂棍打走!”
小廝再次打開了房門,瞪着陸凌川,一臉的不耐煩。
陸凌川不滿的看着小廝,胸有成竹道:“醫術高低跟年齡有什麼關係?!你要是不放我進去,萬一呂老夫人真的去世,你擔待得起麼?!”
“我保證,只要人還有一口氣,我就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小廝皺了皺眉頭,遲疑着看着陸凌川,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