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禳星獻女
“世伯,安排的如何了?”
楊雄道:“如今城內我能調動的兵馬在一萬五千人上下,遼陽守備、各參將、遊擊都是我帶出來的軍中宿將,忠誠方面不成問題。
若有變故,召之即來。只是……城中遼王府親衛足有四五萬人,皆是精銳,以寡敵衆,勝算不高。”
賈琮淡淡笑道:“琮夙來是以少勝多,何況方寸之間,人盡敵國,遼王兵馬再多,也是無用。
何況如今我在暗,彼在明,我持大義,彼爲叛賊,只要能先發制人,斬其首腦,諒王府親衛也不敢造反。”
楊雄點頭笑道:“此言有理。國公智勇雙全,機變百出,遼王再有通天之智,也猜不到國公爺早已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賈琮擺手道:“世伯謬讚了。斬首行動有變,三日後王府裏會打個超生普度醮,大辦水陸道場。彼時,我們……”
聽罷賈琮說完計劃,衆人都點頭稱是,暗道國公果然厲害,轉眼便又想出這麼一條瞞天過海的妙計。
這邊賈琮等人緊鑼密鼓籌備,遼王府裏也漸漸熱鬧起來,各管事、媳婦忙的腳不沾地,或買東西,或佈置靈堂,或安排茶飯燈燭香油等,忙的不亦樂乎,沖淡了幾分兵戈鐵衛的肅殺之氣。
遼王得了大總管奏報,直覺感到有些不對,忙去尋王妃詢問。
王妃瞪了他一眼,道:“此事是我安排的,昨兒淨空師太來看我,說算到後日是煥兒託生成人的好日子,務必打個洗冤解孽、超生普度醮,方能保他再投個好人家。
若能大辦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道場,積些陰功,還……還……”
“什麼?”遼王忙問道。
王妃臉一紅,道:“還能保我們再續母子緣分。”說着輕輕撫着肚子。
遼王聞言苦笑:“王妃信了?”
王妃聞言臉色一沉,道:“淨空師太說福德之家,夫人年過半百而得子者比比皆是,我虛歲才四十五,身子素來康健,有何不行?”
遼王不敢爭辯,忙道:“王妃誤會了,淨空師太所言固然有理,本王何嘗不想保佑煥兒再得人身。
只是如今朝廷有撤藩之意,波詭雲譎,咱們還是謹慎些兒好,過了這陣風頭,你願做什麼法事,我無不從命。”
王妃冷笑道:“天下九大藩王,即便要撤藩,難道只撤你一家?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在遼東這一畝三分地上,誰能把你怎麼樣?難道朝廷敢派大軍來攻不成?”
遼王道:“話雖這麼說,總是小心駛得萬年船,何不待煥兒的案子落定,靈柩運回遼東,咱們再操辦法事也是一樣。如今府裏不宜大動干戈,免得龍蛇混雜,爲人所趁。”
王妃啐道:“荒謬,淨空師太算到後日乃天帝出巡、將星閃耀的好日子,百年難得一遇,錯過了吉時,你哪裏尋去?
這是事關煥兒託生成人的大關節,斷斷不許錯過。難道你想讓我母子二人從此陰陽兩隔?!
什麼龍蛇混雜,你調那許多兵卒進府護衛,難道是好看的?你什麼時候被人嚇破了膽子,我倒不知。”
遼王見她神色,便知絕無可能扭轉,只得苦笑道:“你說哪裏話,難道我就不望煥兒好?也罷,就依你便是。法事擺在那裏?”
王妃道:“淨空師太說,要分別請九九八十一個和尚、道士、女僧,擺做三處,從後日開始,做足四十九天的道場。
和尚在前面正堂做‘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爲煥兒誦經積累功德,女僧在後面園子裏打洗冤解孽、超生普度醮,爲煥兒洗淨罪業因果。
道士則在我寢殿外拜下七星燈陣,禳星祈福,保佑煥兒再度託生咱家。”
遼王暗暗搖頭,自然明白這是出家人慣用的撈錢手段,排場搞得越大,費用自然越高,不過也不好出言觸了王妃的黴頭,只得道:“就按淨空師太說的辦罷,到時候我多派人盯着便是。”
王妃沒好氣白了他一眼,道:“合着這是我一個人的事兒,與你沒關係。”
“我哪有此意。”遼王無奈攤手道。
“淨空師太說了,前後的法事也罷了,最緊要的是禳星祈福之事,每晚必得讓所有與煥兒血脈相關者到場虔心祈禱一個時辰,方能感動上天,保佑煥兒早日託生到我肚子裏。”王妃道。
遼王眉頭微皺,道:“我也得去?”他本不信這些怪力亂神之事,聽說這麼麻煩,便有些不耐。
王妃看了他一眼,道:“師太說了,你是他老子,心裏想着他便好,教你去磕頭,反而損了煥兒的福祉。”
遼王鬆了口氣,道:“嗯,就這麼辦罷。讓他們姊妹兄弟們伺候就行了,一切憑你吩咐。”
王妃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想了想,告誡道:“你歲數也不小了,這些日子好生保養着,等完了法事,把雨露都給我,咱們煥兒也好早些回來。
你也別想着府裏的狐媚子們,我已下了嚴令,誰敢壞我大事,打爛了喂狗,看誰敢纏你。”
遼王苦着臉道:“好好,都依你。”
至後日傍晚,大批和尚道士尼姑手持法器,魚貫進入王府,在衆管家帶領下,各尋地方擺開陣仗,燒香誦經打醮,一時王府內梵唱大作,樂器齊鳴,香菸瀰漫,彷如佛國仙境。
衆王府親衛不敢懈怠,挨個搜了和尚、道士的身,又命數十婆子媳婦搜檢了衆尼姑,無誤後方才放人進去。
賈琮早有預料,與王進、柳湘蓮並數十好手扮成道士,混在其中,各人手持拂塵,掐着手印,嘴裏稀裏糊塗混念着經文濫竽充數,因天色昏暗,衆人又化了妝,掩去了兇悍之色,倒也沒露出馬腳。
遼王四處看了看,最後走到王妃寢殿外,見空地上現搭建的三層祭臺上插着各色兵器,足有數十樣,眉頭微皺,道:“怎麼禳星祈福還擺放兵器?”
旁邊正在觀禮的王妃淡淡道:“你呀,真是少見多怪,堂堂王爺,統御百萬軍民,難道還怕幾件兵器不成?
方纔摘星觀的白雲道長已與我說過了,他和淨空師太、玄心大師合演先天神數,算到煥兒來世定成一代名將。
今夜恰好又是天帝出巡,神將護衛,正好以兵戈之氣直達上天,以求上應天相,照耀煥兒所屬將星。”
遼王還未說話,一旁白雲道長稽首道:“王妃娘娘所言極是,今夜最爲關鍵。
貧道與諸位同門擺下九九同心歸元大陣,又以七七四十九柄兵器按大衍之數排布,加之王府諸位貴人虔心祈禳。
憑藉修行之力、兵戈之氣、血脈之情,三者合一,方可直達上天,禳除兇星,護佑世子英靈迴歸。”
王妃聽得目泛異彩,連連點頭。
遼王也被他一套專業術語整的暈頭轉向,雖覺得有些古怪,只當這些道士故意整大了陣仗想騙錢,因頷首道:“有勞道長了,事後本王自有重謝。”
白雲道長相貌清癯,長鬚飄動,頗有些仙風道骨,拂塵一擺,道:“王爺言重了,貧道方外之人,此來只因王妃舐犢情深,並不爲錢財外物。”
王妃道:“仙長超凡脫俗,自看不上黃白之物,只是我等深受大恩,若不供奉,心中何安?”
白雲道長道:“王妃娘娘宅心仁厚,此乃福報。若有酬謝之心,貧道竊以爲不如廣開粥廠,賑濟貧民,亦是一番功果,比之賜予貧道等人豈不更好?”
王妃點頭道:“仙長不愧爲得道高人,就依仙長所言。”
“貧道替飢寒之家謝娘娘恩德。”
“道長過譽了。”
遼王見沒自己什麼事兒,忙尋了個由頭出來,剛到內書房門口,正碰到六子孫煐過來。
“孩兒見過父王。”
“嗯。今夜替你大哥祈福,不許心猿意馬,定要嚴謹恭肅。”遼王淡淡道。
“是,孩兒自當全心全意爲大哥祈禱。”孫煐忙躬身答應。
“去罷。”遼王擺擺手,正要進書房,卻被孫煐叫住。
“父王,孩兒有一事稟告。”
“嗯?何事?”遼王站定腳步,回頭看了他一眼。
孫煐左右一看,周遭全是侍衛,欲言又止。
遼王見他面露難色,道:“進來說罷。”
“是。”孫煐忙隨他進門。
遼王身軀肥胖,不耐久站,進門便懶洋洋地靠在羅漢牀上,道:“說罷,什麼事。”
孫煐道:“回父王,前日媽說我讀書用功,歲數也不小了,便在外面買了個丫頭賞給我,說放在我屋裏。”
遼王雙目微閉,輕輕“唔”了一聲:“這點小事,也值得一提?”
孫煐苦笑道:“回父王,孩兒見那丫頭風姿絕俗,動人心魄,又想着父王平日的教誨,少年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故而萬不敢享用此女,以免沉湎女色之中不能自拔。
又想着大哥出事,父王心中定然悲痛不已,便想着將此女獻給父王受用,或可聊慰喪子之痛。”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反過來也成立,孫煐深知遼王性好漁色,但有絕色佳人,絕不會放過,因此纔敢在家裏大辦法事時獻上美人兒。
遼王心中一動,似笑非笑看着眼前“天資平平”的兒子,道:“你這小子倒會投機鑽營,此時來討好父王,意欲何爲?”
他以爲孫煐志在世子之位,故而使個美人計。暗道無知小兒,異想天開,世子大位豈能因一個美人兒而定?
孫煐忙擺手道:“父王切莫誤會,論出身長幼才幹,幾位兄長都在我之上,孩兒再糊塗,又豈有非分之想,實因此女非常人所能享用,故斗膽獻予父王,聊表孝心。”
遼王也被他勾起了幾分好奇,笑道:“什麼天女下凡,竟把你唬成這樣,少見多怪。”
孫煐忙道:“孩兒只見過一面,便不敢再看,命她整日帶上輕紗覆面。”
“這是爲何?”遼王奇道。
孫煐嘆道:“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遼王聽他引洛神賦之辭描述,卻是不信,哂道:“本王倒未曾聽說過遼東還有這樣的美人兒。”
孫煐道:“本不是遼東人,乃是上年京中大案牽連的官宦人家的女兒,輾轉流落到遼東,寄身菩提庵帶髮修行,被媽禮佛時無意中見到,好說歹說向淨空師太求了來。”
遼王聞言,不禁有些心癢,道:“天子腳下,人文薈萃,出個這等佳人倒也合情合理。”
孫煐忙道:“請父王收下,既解了兒子困苦,又全了孩兒一番孝心。”
遼王斜睨他一眼道:“你這小子,平日沒見你這麼機靈。說罷,想要什麼?父王總不好白收你的禮。”
孫煐神色有些忸怩,道:“兒子給父王盡孝乃是本分,不敢奢求什麼東西。”
遼王自以爲看破他心中的小算盤,啐道:“少與我裝樣兒,想要什麼直說。只要不過分,父王賞了你又如何。”
孫煐忙“喜”道:“謝父王賞賜。孩兒過兩年便要出府,已在城外看好了一片莊子,約有萬畝地,求父王開恩。”
遼王笑着擺手道:“區區一個莊子,值什麼?只要那美人兒值這個價,父王賞給你,你兄弟們也沒話說。”
孫煐忙拍着胸口道:“孩兒待會便把人送來,父王看過後若覺得不值,孩兒絕無二話。只怕到時候父王還會開恩多賞我些東西呢。”
遼王被他說得有些心癢,道:“你倒是志在必得,也罷,待會把人送到明月齋去。”
“是,孩兒這就去辦。”孫煐答應一聲,忙轉身去了。
遼王沒看到他轉身瞬間眼底閃過的寒芒,心中對即將享用的美女不由得升起許多期待。
王妃恰纔下了嚴令,不許府裏姬妾服侍自己,正以此爲苦,哪知瞌睡來了碰上枕頭,老六這小子恰好送了個美人兒進來,果然是天無絕人之路,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