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仁義先行

作者:南宮我夢
時至臘月十一,忙碌了許多天之後,終於,房子有了,打獵,捕魚,伐樹等全走上了正規。

  當解決了住所問題之後,終於能騰出手幹些別的了。

  鉅鹿城外各處,數十個陶窯開始建起,軍中現在應該不怎麼缺煮飯喫飯的工具,之所以要大規模建窯,爲的是明年的屯田事宜。

  按涿州屯田時的經驗,屯丁們最好不喫大鍋飯,大鍋飯難以分配公平,最好是每人煮自己的飯。

  食物涉及屯丁們的核心利益,保障食物公平,就能保障屯田安穩。

  由此,需要特製出配套的炊具,涿州時用的小甕,一甕恰好能煮夠一人一天的飯,甕小,既節省了柴火,也不會剩飯,恰到好處。

  爲明天開春大起屯田計,預備每一個屯丁都發一個小甕,軍中十幾萬人,就得十幾萬只甕。

  十幾萬只甕不是小數目,故而,要趁時間還早,早做準備。

  一切稍安穩之後,李孟羲馬不停蹄和劉備關羽一起帶着一隊人離開了鉅鹿城。

  李孟羲一衆人到鉅鹿城北七裏,一處殘破村落中。

  斥候說,這村裏似乎還有人煙。

  在村口下了馬,李孟羲看着死寂一片蕭索不已的村子,他沒看到任何有村人活動的痕跡。

  村口的積雪上沒有人的腳印,也沒有黃狗和雞鴨的叫聲。

  “是這兒嗎?”李孟羲擡頭問斥候。

  “……是吧。”斥候朝村子裏看,村子裏一個人影瞅不見,讓斥候也不禁懷疑起來。

  李孟羲便往村裏走,走過了好幾個破茅草屋,幾個茅草屋沒一個好的,有燒光的,有頂破了大洞的,還有連頂帶牆都塌了的。

  “有人嗎?”李孟羲高喊一聲。

  撲棱棱~

  喊聲驚起了一隻黑不熘球的老鴰,老鴰撲棱棱飛起,落到了一棵死榆樹上,落在了枯枝上。

  “嘎~”

  “嘎~”

  老鴰在樹上看着人嘎嘎的叫,聲音難聽的很。

  荒村,死寂,黑老鴰,透漏着不祥的氣氛。

  見了老鴰,衆人都嫌晦氣。

  後邊,關羽擡起弓搭上一根鳴鏑,啾的一聲把鳴鏑射過去,驚走了老鴰。

  繼續往村子裏走,“有人嗎?”李孟羲喊着。

  沒人應聲。

  又往裏走,“有人嗎?”

  再喊,還是沒人應聲。

  李孟羲都懷疑,這村裏到底有沒有人。

  已經走到村正中了,正中有一口水井,水井邊是一個大磨盤,磨盤邊上,是一棵榆樹,這棵榆樹也是枯死了的,因爲榆樹的皮被人扒掉了,樹沒了皮,自然要枯死。

  找了半圈了,愣是一個人沒有。

  李孟羲不由皺眉。

  其他士卒們也在幫着找人,一個士卒轉到了村西邊,挨個房子找。

  一處破穀倉那裏,當士卒找過去時,從穀倉裏露出了一個蓬頭垢面頭髮披散的腦袋。

  士卒看到了人,準備打招呼時,那人驚的跟兔子一樣驚叫一聲,嚇的縮了回去。

  之後,李孟羲聽到士卒彙報說找到了人時,他趕緊過去。

  一衆人到達穀倉,聽見吵鬧一片,幾個士卒拿着刀槍正圍着十幾個衣衫襤褸的村人威逼呵斥着。

  這十幾個蓬頭垢面的人,便是這村裏的村人,方纔聽到外人來村,看到是兵,這苟延殘喘的十幾個人嚇得立時要逃。

  李孟羲喝止了士卒,“刀槍收起來,莫嚇到人。”

  村人們看見李孟羲,老弱病殘大大小小十幾人撲通一聲都跪地上,哀哭求告饒着。

  李孟羲略看了一眼,這十幾個村人,老的年邁,小的還是娃娃,一個年輕人都沒有。

  村人防備心很重,溝通花費了很長時間。

  這無名村落,沒有出去逃荒的,沒有跟着黃巾去造反的,沒有被兵災波及到了,就剩這十幾個人了。

  這羣人破衣爛衫的,身上裹着麥秸,形如野人一般,個個面有菜色形銷骨立的模樣,看這羣人狀態實在太差,李孟羲立令人把陶甕拿來,煮點粥,接濟一下。

  跟着村人到了穀倉裏,一進去,一股發黴腐爛的味道撲面而來,李孟羲不由皺眉。

  到了穀倉裏,李孟羲才發現,穀倉裏還有躺着不能動的,和縮在麥秸窩裏不敢出來的人。

  李孟羲注意到,其中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子,這小孩子凍的鼻子吸熘着,一張小臉凍的又腫又紅。

  尤其讓李孟羲注意的是,這個膽小的小娃娃,懷裏緊緊抱着一個破麻團,似乎是襁褓。

  李孟羲走過去,小孩子害怕,怕怕的往後退。

  李孟羲停住了,他朝小孩子露出了一個自認爲和善的微笑,“來。”李孟羲朝小孩子招了招手,“過來,讓我看看。”

  小孩子無動於衷,警惕的看着李孟羲。

  一旁,村人中年邁的那個老大爺,叫了一聲,“虎兒啊,你過來,讓人看看。”老人幫着叫了一下。

  有同村的人幫忙說了話,那小孩子抱着襁褓,小心翼翼的挪了過來。

  李孟羲探頭瞅了一眼,“你……懷裏抱得是個啥?”

  李孟羲問。

  “是俺小弟弟。”小孩子弱弱的說着,把襁褓抱的更緊了,生怕李孟羲搶一樣。

  當李孟羲好說歹說哄着騙着把襁褓從小孩子懷裏抱了過來,李孟羲看到襁褓裏,一個可憐人的小嬰兒,小嬰兒不知何故,很胖,胖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嬰兒狀態明顯不好,都不會動了,手腳不會動,嘴一張一張的沒聲了。

  李孟羲明顯的看的出來,這嬰兒不是胖的,是水腫了,整個浮腫了起來。

  低頭看向眼巴巴的小孩子,李孟羲朝小孩子看去時,小孩子把雙手伸了出來,想要過弟弟。

  李孟羲忍不住問,“你有東西喫嗎?你喂弟弟喫動西了嗎?”

  小孩子吸熘了鼻子,他伸手進懷裏,摸了一會兒,“俺有麥,喂麥。”小孩子舉着手給李孟羲看,李孟羲看到,他手心裏一小撮乾巴巴的麥子。

  李孟羲不由皺起眉頭。

  幸好把軍醫一併帶着來了,李孟羲見來軍醫田卜,讓田卜趕緊給小嬰兒看一下。

  當田卜看到整個浮腫起來的小嬰兒時,田卜臉色瞬間嚴肅了。

  田卜臉色一變,李孟羲跟着也嚴肅起來。

  田卜抱着襁褓,看了看薄薄的襁褓,又一圈看了看,“軍師,得升堆火。”

  “奧!”李孟羲奧了一聲,趕緊着人升火。

  待火堆升起來之後,田卜抱着襁褓,到了火邊,有火保暖,田卜這纔敢小心翼翼的把襁褓掀開。

  小嬰兒裹在襁褓裏看着還沒什麼,整個一露出來了,就有些不忍看了。

  明明是一個快要夭折的小嬰兒,嬰兒肚子卻很鼓,很脹。

  田卜輕輕用手在嬰兒肚子上按了一下,很瓷實,按不下去。

  只是輕輕按了一下,小嬰兒疼的哭了,嬰兒哭着也沒力氣,聲音跟蚊子一樣啊嗚啊嗚的呻吟着,小手小腳無力的動着。

  “如何?能救嗎?”李孟羲問。

  田卜眉頭不展,“麻煩了,看着像是喫壞了肚子,肚裏堵着東西。”

  “那怎麼辦?”

  “得清清腸胃,用點瀉藥……”

  “啊?!”李孟羲驚訝的看着田卜,“這麼巴掌大的小兒,都這個樣子了,用瀉藥?!”

  李孟羲極其懷疑,他懷疑田卜用了瀉藥直接就把這個可憐的小嬰兒折騰死了。

  田卜知道這嬰兒虛弱的很,他也爲難該不該用瀉藥,不用的話,腸胃清不了,治不好;用了的話,生怕小嬰兒扛不過去死在當場。

  無奈之下,田卜只得想去問問這嬰兒家大人的意見,田卜問了一圈才發現,這家沒大人了,就剩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子和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田卜不由嘆氣。

  最終,李孟羲便替這個小嬰兒做了決定,還是用藥救一下,還能搶救一下。

  田卜說小嬰兒肚子裏堵着東西,李孟羲就看向一邊的那個六七歲的小孩子,小孩子說拿麥喂弟弟,剛纔還以爲,是說把麥子打碎了煮粥喂的,可這小孩子才六七歲,估計都不會照顧嬰兒,估計直接拿麥粒餵了。

  嬰兒又消化不了麥粒,可不肚子就漲,然後餓的久了,就水腫。

  田卜隨軍出來,竟然隨身就帶着瀉藥。

  看田卜拿着藥水準備活水準備給嬰兒灌下去,李孟羲自思,看來瀉藥一類藥物,竟然不是毒藥,而是常用藥物之一,不然無法解釋田卜會把瀉藥隨身帶着。

  田卜這邊忙着救人,李孟羲也在想,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的東西。

  想來想去,可以提供保溫措施,鉅鹿城有火炕,還有,小嬰兒吃不了糧食的,得母乳,鉅鹿城有婦孺營,有哺乳期的婦人,可以借少許的奶。

  還有,嬰兒吃不了食物,但葡糖糖的話沒問題。

  麥芽糖,軍中給重傷員儲備的麥芽糖,儲備有很多,麥芽糖其實可以當做奶粉來用的,雖說麥芽糖水只能補充能量,一點營養物質補充不了,但能補充能量就夠吊着命了。

  穀倉裏,火堆洶洶燃燒着,火堆上吊着的陶甕裏,水慢慢變熱了,水裏放的黍子開始慢慢翻騰起來,黍子的香甜味道開始飄了起來,快要餓死的村人們聞到食物的味道,兩眼發直的盯着陶甕,如果不是有人看着,估計他們要直接衝上來搶了。

  到粥熬好的時候,粥先熬熟透了,然後有士卒去村裏井裏打了冷水過來,冷水往甕裏一倒,熱粥就變成了溫粥。

  之後,將粥分於衆村人,一人只一小碗,不敢多分,生怕這羣餓了很長時間的人一旦暴飲暴食會撐死當場。

  一碗粥分下去,村人們端起碗,仰頭一口悶,沒到十個數,粥便喝完了,村人們喝完了粥,眼巴巴盯着甕不放。

  看着一羣山窮水盡的村人,李孟羲本着爲衆人考慮的想法,問衆人願不願意去鉅鹿城裏,有地兒住,還給飯喫。

  未經猶豫,村人們立刻便同意走。

  天這麼冷,穀倉裏雖說有麥秸,雖說還算暖和,但糧食快斷了,不走都得餓死。

  因衆人中有一個小嬰兒的緣故,嬰兒狀態極差,耽擱不得,分完了粥,李孟羲直接令衆士卒把人帶去鉅鹿城安頓。

  人都走了,了了的十幾個村人走後,村子裏就只剩李孟羲這些外人,還有一個本村的老人家。

  李孟羲仔細問老人村裏戶口多少,耕田多少,問清楚之後,李孟羲特意去看了村子耕地的耕種情況。

  一圈看下來,李孟羲很意外。

  本以爲,既然鄉間還殘喘着一些沒有逃走的人口,那理所應當,多少有些田地會種上莊稼的。

  然而一圈看完,所需田地都荒蕪着。李孟羲問老人,爲何不種點糧食,不種糧食,明年咋辦?

  老人慘然一笑,解釋說,就算種了地,怕糧食也不是自己的,兵來賊往的,有多少糧食都不夠搶的,種地還得搭糧食進去,索性不種了,糧食留住吃了算了,等等看。

  李孟羲只有沉默以對,撒幾斤十幾斤種子,只用很少的種子撒下去,明年能收幾百斤,然而苟延殘喘的百姓們,已經到了絕境,已經沒喫的了,一點喫的都沒了,糧食種子都沒得吃了。

  巡查完,這個名爲馬生村的小村子,有田地三十四傾耕地,全荒蕪着。

  站在田埂上,李孟羲看着一望無際的被白雪覆蓋的耕田發呆,很久之後,他轉過頭,看向劉備。

  劉備也恰好看了過來,對視片刻,李孟羲問,“玄德公以爲,往下,該如何行事?”

  劉備長舒了一口氣,看向極遠田地盡頭的亂林,“唉,黃巾一亂,鉅鹿鄉間百姓狼狽至此,旦夕將滅也。

  我看,清查田地之事,稍後不遲,當下之急,可盡派遣軍醫衆人,四處援救,以使殘喘之民,得以吊命可活也!”

  劉備說的,也正是李孟羲所想的。

  這馬生村,乃是清查田地的第一站,結果就碰到了一羣幾乎就要死了的百姓。

  由此推之,鉅鹿一郡,估計到處都是躲着苟延殘喘之民。

  李孟羲思索片刻,道,“就該如此。

  可令遊騎商隊,數騎數車一隊,拉上糧食,載上軍醫並藥材,自鉅鹿朝四面八方散去。

  醫療隊縫村則入,遇人則施以援手,有病者給治,缺食者濟糧。

  如此,救人救急還在其次,此仁義先行,我軍尚未至鄉間,我軍醫者先至,如此,可先取信於民,待之後再去清查田地行治地方,則百姓信我,行治水到渠成也。”

  “我計,令軍醫隊帶好旗幟,就帶【劉】字大旗,而後,每至一地,不說是朝廷兵馬,只說乃是涿州劉玄德麾下,如此,經一冬日,至明年春,這鉅鹿一地,不盼朝廷,乃翹首以盼我等。”

  劉備看着說的頭頭是道的李孟羲,不由笑了,“羲兒,鉅鹿便交於你,我回涿州一趟。”

  李孟羲愣了一下,看向劉備。

  好一會兒,反應過來劉備是得趕緊找地方買糧食去。

  “也好。”李孟羲點了點頭。

  劉備把鉅鹿所有事,直接全都丟給了李孟羲,而不是丟給關羽或者張飛,李孟羲平靜的應下了。

  劉備走後,統領之人便就是李孟羲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