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勸解
“說了什麼?”聲寒似霜,連四周的空氣都有些凝固,朱祁鈺覺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憤怒了。自己最信任、最看好的人,竟然敢堂而皇之的在自己眼皮底下,去見那個被廢掉的女人,就像是有人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臉上,拍得生疼。
“臣問娘娘是否願意重回後位,娘娘沒有回答。”劉啓隆根本就沒打算隱瞞,再說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她已經被朕廢了,是個庶民,不是娘娘。”聲音有些惱羞成怒,好似在氣惱劉啓隆,又好像對汪氏沒有回答而感到不甘。
“他們就算了,但你劉啓隆應該知道,朕不想讓她重登後位,朕想要的是如妃,是那個改變了朕命運的女人。”劉啓隆當然明白。
賢良、聰慧、體貼、端莊並且貌美如花,傾國傾城的如妃當得起皇后這個位置,更何況如果不是她出手相助的話,朱祁鈺可能早就死在頑疾之下。
雖不知道滿朝文武是爲何,但劉啓隆很明白自己是爲了什麼。江湖人,再怎麼變也是江湖人,母儀天下的位置,他們坐不起,也不能坐,就算能坐,他也不願讓他們坐。
反而是汪氏,雖然給了劉啓隆很大的意外,但在路上思慮許久的他反而覺得對方更合適了。
“陛下,誰是皇后,對於您寵愛誰並沒有關係,但對於我大明,對天下來說,卻至關重要。如果如妃當上皇后,而女媧宮也順勢出山呢?”
劉啓隆不相信朱祁鈺對女媧宮沒有戒備,爲皇者,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點,那就是疑心病,只要他對誰起了疑心,那麼就像是扎入心中的一根刺一樣。
挑不掉、拔不出,不時就會刺痛他、提醒他。劉啓隆現在就是要撥動那根刺,他就是要讓朱祁鈺痛。
“如果女媧宮派弟子與朝中重臣進行聯姻,陛下應該如何?”
朱祁鈺揹着的手微微一顫,看到這一幕的劉啓隆低下頭遮住眼中的精光,繼續說道:“陛下,女媧宮在江湖中的地位無人可及,如果在朝堂之上也.......”後面的話劉啓隆沒有說下去,因爲朱祁鈺已經反身走到了他的面前。
“劉啓隆,你好大的膽子,那是朕的貴妃,不是你的犯人。”劉啓隆低着頭,等待着朱祁鈺的選擇,自己能做的已經做了。
如果他依舊選擇讓如妃當選皇后,劉啓隆還有別的辦法,翰林院可不是喫素的,他不信當近百言官站在奉天門前,死諫不止時朱祁鈺還能一意孤行。
至於如何挑起這些言官的憤怒,對於劉啓隆來說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起來吧!”朱祁鈺沒有繼續保持憤怒,情緒反而平復了下來。
“爲什麼是汪氏?”要說朱祁鈺對武林有沒有芥蒂,當然是有的,特別是在梅妃的事發生之後,他甚至已經在考慮對於印度的征討方案,更是與于謙祕密的商量過數次。
雖說如妃救我自己,但要知道,世間最涼者,涼不過人心。誰知她是否有着別的目的,現在想想自己與她的相識,讓疑心漸起的朱祁鈺怎麼都覺得疑點重重。
“那些稱讚的詞語臣就不說了,臣只說兩點,其一,人心所向。其二,陛下當年做的有些過了,此事在民間廣爲流傳,有損陛下威嚴。”敢這麼跟朱祁鈺說話的,整個大明可能也就只有于謙、劉啓隆和被關在坤寧宮中的汪氏了。
“她當年竟然幫着外人,朕有何過之。”嘴上是這麼說,但語氣卻已鬆軟。劉啓隆也不頂撞,聽他口氣鬆軟,已知曉朱祁鈺已經開始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她到底怎麼想的?”
“夫妻間的事,我想還是陛下親自去說的好。”雖然大明不算是一個男權最爲昌盛的時代,但從古至今,讓男人對女人服軟都不是件易事,朱祁鈺有些抹不開面子。
“陛下,您是皇上,是這天下共主,也是一名丈夫。”面子問題,說穿了也就那麼回事,只要給男人一個臺階,很多事情其實很好解決。
“恩,你先下去吧!朕會考慮的。”成了,朱祁鈺的話已經表明他會去坤寧宮尋找汪氏,只要兩人見面,憑汪氏的秉性,一定會答應他的要求,到時有這麼一位大高手坐鎮後宮,這皇城之內也能安生些。
“臣告退。”緩步退至殿前,劉啓隆轉身就要離去,朱祁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孝義,朕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略微停頓後,劉啓隆打開門向着宮外走去。
“安公公,陛下那裏還要你多照顧,有什麼需要做臣子分擔的,您儘管說。”一袋沉澱澱的錢袋送入興安的手中,在對方恭敬中帶着討好的笑容下,劉啓隆帶着常文斌緩步離去。
“大人,六扇門那邊交給曹不仁沒問題嗎?”常文斌倒不是起了小心思,在錦衣衛他現在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用不着去羨慕別人。
“文斌啊!有野心的人,其實才最好控制,怕就怕他無慾無求吶。”曹不仁那邊劉啓隆確實不怎麼擔心。
整個六扇門,從上到下全都是錦衣衛的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需一句話,他就可以讓曹不仁失去他擁有的一切,並且永無翻身之日,這一點,曹不仁本人比誰都要清楚。
“準備的怎麼樣了?”劉啓隆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髮鬢竟然有了一絲霜白。
“除了火器外,其他都已準備就緒。”劉啓隆的前兩年間就在錦衣衛中建立火器研究所,專門用於研發連發式火器與野戰炮。
對於神機營所謂的快槍、單眼銃、手把銃、盞口炮、碗口炮、將軍炮、單飛神火炮、神機箭等等,劉啓隆不屑一顧。
相對於神機營,火器研究院目前已經發明瞭百連火銅,穿雲炮,地響雷三種發明。其中百連火銅可同時裝填一百發彈藥。可連續發射,裝填便利,400米內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四,200米內可達百分之七十六。
子彈爲銅製,彈尖鉛製體微微外漏,後方裝填火藥,不得不說古中華時期的工藝已經相當先進,在劉啓隆詳細的解說下,這種彈藥只是在短短的十多天內就已經被製造出來,經過試驗後目前早已在大量生產,而火藥方面,身爲發明人的古中華國更是人才濟濟。
穿雲炮,說穿了就是狙擊槍,每次只可裝填一顆子彈,裝填間隔耗時8秒,不過現在火器營中就有士卒憑藉熟練的操作,把時間縮短到了5秒。
地響雷也同時實在劉啓隆的指導下開發出來的,相當於後世的土地雷,威力相當不錯,缺點就是需要提前佈置,引線也容易因潮溼、擠壓等出現無法引燃的問題。
至於目前研究所正在研製的火炮,就是劉啓隆根據自己記憶中說訴的散發炮。這個時期的火炮,都以實心鐵球充當彈藥,攻城時威力不俗,但是在兩軍對壘時卻無法發揮應有的威力。
野戰炮的殺傷力最大的一點就在於它的炮彈已散彈的形式進行攻擊,可以有效的大面積殺傷地方,想到經過繁瑣的填充、發射後,鐵球投入人羣中砸碎1、2具屍體後無力的落日地面,劉啓隆只覺得那畫面太美不敢想想。
“千羽呢?”千羽,正是劉啓隆爲野戰炮起的名字,他希望炮彈能夠像成千上萬的鐵羽般,所到之處無人能敵。“精準度、距離都還無法達到,散開的彈藥只能保持在數十發之間。”常文斌也是苦笑的搖了搖頭,如果千羽能夠研製成功,大明就真的是有了國之重器。
“去找,神機營、民間的火器師傅都給我找回來,從欽天監召集精通測量方面的學士。”整個研究所內現在已經聚集了2000多工匠,大體的構造雖然已經研發成功。
但是對於精準度、攻擊距離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根本就是從頭開始學習,至於如何完成彈藥散落成千的問題,到現在更是毫無頭緒。
六扇門的召集正在有條不絮的進行,根據探子的回報,大批武林人士正在向着京師方向而來,而其中最讓劉啓隆感興趣的,莫過於華山派風清揚與唐廣德,他已吩咐下去,等唐廣德到了以後,直接帶來見他,至於風清揚,不知那所謂的孤獨九劍是否真的存在。
喜歡錦衣衛之高武大明請大家收藏:錦衣衛之高武大明更新速度最快。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