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又是紙上談兵,而且還不是一個人!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心累了,他當初爲什麼要杯酒釋兵權?
還不是因爲大宋的將領們個個都是人才,怕自己壓不住?
可沒想到,大宋的軍事真是出道即巔峯,後世居然悽慘成那樣!
自己雖然也抑制武將,可那是因爲這幫人隨自己打天下,勢力膨脹的太快了!
而且自己下手歸下手,也沒幹出趙光義的這種事啊!
這種文官獨大的朝廷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啊,更別提後世居然還養成了重文輕武的思想!
沒了軍隊誰來保家衛國!
雖然說天下太平後就可以兵器入庫,放馬南歸了,但當時都被北方反攻了!
誰給你的勇氣去打壓武將啊!
——
大宋,大中祥福三年。
宋真宗最近很是愉悅,原因無他,他前段時間在泰山封禪完回朝,史記也記載了,自然是高興不已。
可這纔多久就出現了神蹟,本來還想讓下邊的人開始造勢,這神蹟是自己向上天求來的。
可誰知居然開始出現自己的父親宋太宗,這瞬間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父親什麼樣自己能不清楚?
而神蹟也果然如他所料,看看下面的人已經開始竊竊私語了,在議論什麼?
父皇沒有做錯!
是神蹟狹隘了!
自從對遼的作戰開始後,這些武將們一個個都自恃有了天大的功勞,連他的話都不聽了!
這怎麼可以?這是大宋的江山,它姓趙!
不良風氣的出現自然是要打壓下去纔行,那就乾脆早點結束戰鬥,先議和,再整頓內部!
在澶淵之盟簽訂後,自己也終於有時間和精力來收攏朝廷的權力了,就算他們是優秀人才又如何?大宋不缺人才,缺的是忠心耿耿的人才,缺的是忠於大宋的人才!
宋真宗看着殿內的衆臣輕聲笑了笑:“朕以爲這戰火不斷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安穩,自當休養生息,恢復實力!衆愛卿以爲如何啊。”
武將們心裏一寒:宋真宗還是沒打算放過他們,武將被打壓的局面沒得到改善,自己等人的日子怕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文官們則是大喜,此時朝廷已經開始出現劃分了,文官武將們早已無法相處融洽,只有實在沒辦法的時候纔會合作。
畢竟戰亂結束不久,武將們不好動,如今有了陛下這番話就是在暗示,武將們可以開始往圈子外面踢了!
【宋朝軍事實力的變動不僅與朝廷自上而下的排擠武將有關,與太祖時期的“募兵制”也有很大聯繫。】
【最初的募兵制是讓閒暇時的農民來自願從軍,朝廷會給軍隊發軍餉。】
【趙匡胤當時之所以這樣安排,既可以保證宋軍的戰鬥力、集中力不會因爲人數多而出現下滑,此外,軍餉由朝廷把控,也讓趙匡胤很安心,能把軍權把握住。】
【可後世也在變換,這宗祖之法的“募兵制”想要廢除甚至只是稍微改動一下,就會出來一大堆人阻撓。】
【最主要還是利益牽扯太大,宋朝中期開始,軍人就成爲了一種職業,很多人都是終身制,也就是說隨着時間的流逝,哪怕白髮蒼蒼、無力下地的老人都可以繼續從朝廷那裏領到軍餉。】
【這樣短期看問題還不是很明顯,可到了宋朝後期,大宋國內每年給軍隊的支出佔比是最高的。】
【此外,各地方也趁此偷偷斂財,他們將許多流民、罪犯統統收入軍隊,來從朝廷獲得財政支持。】
【北宋到了中期,用於養兵的費用已經佔據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大半!】
【這還沒完,宋軍的人數更是急劇膨脹,從開國的二十萬到第四代帝王就高達一百四十萬有餘。】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惆悵感,自己一輩子摸爬滾打在戰場上,好不容易建立了大宋。
卻沒想到後世的大宋皇帝們居然一個比一個怕兵變,自己建立大宋的初衷——收復燕雲十六州是徹底的成了妄想!
——
明朝,永樂十六年。
年幼的朱瞻基也是大喫一驚:“爺爺,一百四十萬人哎,都要發軍餉,這大宋有那麼多的錢嗎?”
朱棣也是不明所以:“也許是他們發的少吧,又或者是有什麼手段。”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和貞觀的羣臣雖然沒什麼表現,可心裏或多或少都有些意外,如今的唐初兵力也就七十餘萬,大多還有地方供養,大宋足足一百四十萬的軍人,其中有多少負擔可想而知
那些本該去耕地的男子有多少都荒廢了田地,只靠朝廷的軍餉過活!
可這樣一來宋朝居然還能堅持那麼久沒有動亂,他們也不是完全的廢物啊,倒也有不少可取之處。
【那麼,在以文御武、重文輕武的思潮下,宋朝的軍隊發展的如何?】
【據史書記載,宋朝被文官至上的主義淹沒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禁兵書的政策,最後文人們紛紛踊躍參加兵書編撰。】
【宋朝兵書多達三百五十部,兩千卷,實際民間流傳更多。】
——
漢朝,元狩四年。
衛青等一衆武將已經感到了不對勁,文人雖說飽讀詩書,可畢竟是遠離戰場的,他們會懂兵書?
這樣兵書能有用嗎?
倘若有用,數量如此之大的兵書爲何沒有把宋朝的軍事實力拉起來!
【這些威名赫赫的好聽的兵書並沒有幫助宋朝的軍隊在戰場上獲得大勝,恰恰相反,後世他們一度遭人嫌棄。】
【首先,文人們寫兵書大多高坐於殿內,與友人細細討論,或者多次研讀別人的兵書,再者與他人模擬對戰,輪流出招,可事實上的戰鬥有哪些規矩嗎?】
【顯然又是紙上談兵,而且這次還不是一個人!】
【這也就罷了,畢竟這麼多人裏面總有幾個天才,總歸是有些能讓的,可又有一個壞事的來了——儒家。】
【儒家主張的道德也被他們灌輸進兵書裏面,他們主張傳統的兵書中的“詐”“詭”等計策不符合君子之禮,應當廢除,爲天下做出表率。】
【被武將們稱爲“讀書讀傻了”,可那時他們已然人微言輕,能有什麼用!】
【於是乎,在這種種情況下,大宋成了何等面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