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紅利期,怎麼算?
(博主開的腦洞,果然跟我是不一樣的,我還是猜錯了方向。)
(博主說的一句話很對,歷史必然要遵守各個學科的底層邏輯,因爲現實是要遵守現實的法則,只有史書纔不需要遵守這些。)
(快說,怎麼從生產力看歷史的,我當初學政治經濟學了個寂寞。)
(這應該是資本論的範疇了,大學的時候,我就特別反感這本課程,太難了。)
大秦,
秦始皇都來了興趣。
他雖然知道野蠻戰勝文明是怎麼回事。
可是,要讓他講給扶蘇等人,讓他們聽懂,太難了。
因爲這個知識有點高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扶蘇等人聽了好多次就是不開竅,他也沒轍。
如今聽到博主要用另外一個角度闡述這個問題,如果能讓扶蘇等人聽懂,那就是大秦之福。
扶蘇也躍躍欲試,不放過任何一個吸收知識的機會。
大唐,
李世民手裏把玩着腰間的和田玉佩,這是從突·厥那裏得到的戰利品。
他一直掛在身上,之前的一些知識,他表示自己懂。
可這個領域他也沒有把握自己知道。
程咬金摸着下巴感慨道:“這纔是真正的治國大術吧。”
天幕下,各個時空的皇帝,太子,朝臣都在關注,尤其是齊國的管仲,秦國的商鞅,魏國的吳起,吳國的孫武。
作爲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傑,他們也想驗證自己的學說。
一行行文字出現在了天幕中。
【野蠻爲什麼能夠提升生產力的水平呢?】
【首先,回顧一下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內容,生產力的三要素是什麼?】
【第一,勞動者】
【第二,勞動資料】
【第三,勞動對象。】
這三個要素中,哪個是最重要的?
勞動者。
因爲只有勞動者才具有主觀能動性,也是能大幅度提升生產力的契機。
【那麼殷商的人祭跟勞動者有什麼關係呢?】
畫面中,
商湯和伊尹商量大規模引入人祭制度。
“伊尹,你就大膽的說,有啥好處。”
伊尹想了想,拿出了十個木棍。
“大王,假設咱們商國所有子民,是這十根木棍,其中五根,都是老弱病殘。”
是的,是老弱病殘,不是老幼病殘。
弱,不是小,而是體質很弱,屬於殷商時代的林黛玉了,沒啥勞動能力。
“然後,”
伊尹把五根代表着老弱病殘的木棍丟到了火中。
“這麼一來,咱們商國的人口,都是優質人口了,而且,這些死掉的老弱病殘,他們的口糧就能省下來,讓咱們的勇士喫的更好,身體更加強壯。
無論是開墾耕地還是狩獵,收穫都會大大提升,最關鍵是的是,喫飯的人少了,幹活的人還能幹了,國家財政也會更好。”
商湯心中大喜,驚呼道:“這麼一來,咱們的生產能力,豈不是暴增了一倍?”
伊尹乾咳一聲:“一倍有點誇張了,畢竟人口下降了,但人口質量提升之後,咱們生產能力提升個兩三成,應該沒問題。”
【對,這就是殷商版本的生產力提升方式。】
【用現代企業的理解就是:裁員。】
【不過呢,企業是讓人丟掉了工作,但,殷商是讓人丟掉了生命。】
【而留下的人,都是業務骨幹,公司如果提高待遇,說不定他們的積極性還提高了,公司反而更好了。】
【那麼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殷商使用人祭,人工進行優勝劣汰,是不是提高了生產力呢?】
【不僅提高了生產力,還讓殷商的人口壓力減少,可以應對更多的自然災害,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提高了。】
【所以,人祭制度纔會在殷商野蠻生長。】
【這就是殷商之所以取代夏朝的底層邏輯,也是野蠻戰勝文明的真實原因。】
(我人都麻了,就這麼簡單?)
(因爲人祭在初期使用,可以提高人口質量,也就是提高殷商部落的勞動者素質,然後按照生產力三要素的基本邏輯,就可以推出人祭能提高生產力,生產力提升,就是社會進步的最終力量。
所以,按照這樣發展,殷商的實力就會超過古夏,殷商就能以野蠻的辦法戰勝了古夏文明的堅持。
這小學生都能想到的吧,爲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生產力三要素我知道啊,我還以爲要論證這個,需要用到大學的知識,原來初中就可以了。)
(是啊,太簡單了,博主一說我就懂了,淘汰掉人口,剩下的人口質量可不就提高了,淘汰的人口還能省下糧食,應對天災人禍,怎麼都是賺的啊。)
(用裁員來比喻,簡直不要太形象,我公司裁員的時候,人事部也是說,要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加強公司抗風險能力,果然,治理任何一個組織,都跟治國差不多,這就是一法通,萬法通。)
(爲什麼我跟博主學的一樣知識,卻永遠想不到跟博主一樣的用法呢?這個論證過程不是有手就行?)
大秦,
扶蘇呆愣了半天,最終用力一敲腦袋。
“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爲什麼之前我怎麼聽也聽不明白。”
“是不是阿父教導的方法有問題?”
秦始皇的臉黑了下來。
我教的有問題嗎?
是你太蠢了。
旁邊,贏陰嫚卻悠悠的說了一句:“也許,可能,大概是沒有生產力這個概念,你能聽懂,是你默認了博主說的一句話,也是一個前提,
叫做: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終力量,也就是唯一衡量指標。
你認同了這個前提,你才聽懂了博主的說的吧。”
扶蘇萌萌的點頭,好像真是這樣的,而且,生產力這個概念,也是博主在一次次的視頻講解中給他灌輸的思想。
原來,不是父皇講的不好,而是他沒有認同父皇的一些基礎概念。
秦始皇欣慰的揚起了嘴角,要兒子有何用,還是女兒好啊,怪不得彈幕中說,女兒纔是貼心小棉襖。
晚上,必須給陰嫚加一個雞腿。
贏陰嫚:一個雞腿就能收買我嗎?哼哼,阿父還是把我當小孩子,人家都是大人了呢,是不是該讓我跟扶蘇大兄一樣,加一加擔子。
北宋,
司馬光眨了眨眼睛。
他竟然也聽懂了。
還覺得沒毛病。
“天啊,我要背棄儒家了嗎?”
“爲什麼我覺得人家說的很有道理的樣子。”
讀書人卻在興奮的討論。
“這就是微言大義吧。”
“通俗,易懂,幾句話就把我的觀念給捋順了,比那些之乎者也長篇大論的夫子強太多了。”
“原來真實的道理,只需要用最樸素的講解,就能讓人聽懂,好神奇啊。”
大明,
崇禎表示,我也能聽懂。
太簡單了。
可是如此簡單的東西,爲什麼其他人想不到呢。
這難道就是博主說的多維度思考的妙用?
不對,不對!
房玄齡杜如晦急的抓耳撓腮。
如果讓博主證明了所謂的野蠻戰勝文明,有着底層邏輯,那麼,姬周戰勝殷商,大漢戰勝大秦,大唐戰勝大隋,豈不是都亂了套了。
以後誰還信他們講的歷史。
“那麼姬周戰勝殷商是這麼回事?”
“要知道,姬周時期,人祭的紅利期都過了。”
“姬周戰勝殷商,用你套邏輯解釋,豈不是剛好相反?”
求催更,求免費的爲愛發電,明天來講一下姬周的野蠻,到底怎麼提高了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