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斬草須除根

作者:薛白杜五郎
他覺得自己差點要被這奴婢害死了。

  “忠王,奴婢是冤枉的啊!”李輔國又哭道,“救救奴婢吧。”

  “你冤枉?”

  一些官員一聽就不幹了,方纔雍王說了,這些人犯的是“蠱惑忠王稱帝”之罪,若這些宦官是冤枉的,難道左右忠王的另有其人嗎?

  於是不少官員紛紛站出,義正辭嚴地指認李輔國等人。

  李輔國眼見這些人把屎盆子全往自己頭上扣,也是大怒,吼道:“杜鴻漸,你說話呀!誰纔是最初擁立忠王的哪個,你說呀!”

  “臣爲大唐宗社鞠躬盡瘁而已!”

  杜鴻漸連忙打斷,向薛白行禮道:“雍王,正是下官請忠王迴歸長安……”

  “你不要臉!”李輔國大罵道:“你比我們閹人還不要臉!”

  “奸佞!事到如今,你還不知悔改。”

  “老狗皮!你給我送錢,要我在聖人面前美言讓你當宰相哩!”

  “你你你……”

  薛白也不喝止,任他們吵鬧,且抖落出一樁樁的醜事。

  那邊,程元振見李亨沒有出手相救之意,遂轉向李俶,哭求道:“殿下,救救老奴吧。”

  李俶嘆息一聲,閉目不答。

  “天可憐見,老奴向來是侍奉廣平王,從未慫恿忠王稱帝啊。”程元振大嚎道。

  薛白聽他還說廣平王,目光示意下屬,當即有人請出一封聖旨,

  “廣平王俶,纘承先緒,克紹箕裘,宜增親王之封,可封豫王。”

  衆官員都懵住了。

  簡簡單單一道旨意,只用了兩個詞稱讚了李俶,說他能繼承父祖、光大家業。

  可這句話卻還有兩個意思,也許說的是李亨已經廢了,要李俶繼承忠王一系的家業;但也有可能是天子李琮有意想栽培李俶。

  這就不免讓衆人回想起李琮剛成爲儲君之時,也是如此拉攏李倓,可結果呢。李倓因此深受李亨猜忌,落得身死名殞的下場。

  故計重施啊。

  李亨滯愣了一下之後,轉過頭來看向李俶,目光中滿是不可置信。

  他一瞬間已經明白了,李俶爲何一改之前的態度,勸他投降,原來是把他賣了。

  李俶也沒想到,薛白能這麼快請來聖旨,原本還以爲要等回了長安。

  此時沒了情緒上的緩衝,父子之間的關係就像被猛地撕裂開了一般。

  “阿爺,我……”

  李亨沒有說話,只是冷漠地轉過了頭。

  見此一幕張汀笑了笑,眼神卻有些黯然傷神。若是此前,她真的很願意看他們父子決裂,這是她努力了許久卻沒辦到的事,薛白一句話就促成了。

  可惜,李亨已沒什麼好繼承的了,除了一個縹緲的“嗣忠王”之位。

  “豫王。”只有程元振還在沒眼力見地求饒,哭喊道:“看在奴婢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救救奴婢吧?”

  程元振也知李俶難以說服,他遂看向後方的女眷們,大喊道:“獨孤娘子,勸勸豫王救奴婢吧,奴婢爲你們做了那麼多。崔妃……”

  魚朝恩一聽,也像是捉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向李俶求救。

  “豫王,也救救奴婢奴婢也爲你做了那麼多。”

  見這二人如此,竟是連李輔國也轉頭向李俶看來,呼道:“豫王,莫忘了奴婢啊。”

  李亨、張汀皆是驚訝,不明白這些奴婢們如何突然之間又成了李俶的人。

  張汀更先想明白,方知許多事自己竟不知不覺中被李俶算計、利用了,不由大怒。

  李俶臉色也是難看至極,他本想着回到長安還能暗中對付薛白,沒想到薛白提前釜底抽薪,先將他與李亨之前的關係給打散了。

  他恨不得此時搶一把刀來,把多嘴的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斬死,卻只能強忍着,等薛白下令斬殺他們。

  可薛白偏偏很有耐心,遲遲不肯下令,像看笑話一般地看着這場鬧劇。

  於是,李俶目光直直地盯着薛白,釋放着自己的憤怒。

  讓人遺憾的是,程元振、魚朝恩等人很多事只是點到爲止,期待能威脅到李俶,逼他出手相救。真要在大庭廣衆之下喊破,出於多年以來的奴性,他們實在是做不到。

  薛白見目的已經達到了,懶得再看他們的醜態,便揮揮手,道:“斬了吧。”

  “斬!”

  涇州城外,劊子手一字排開。而一衆降官降將,包括女眷都沒來得及入城,正好觀刑,以作警示。

  張汀眯了眯眼,孤獨琴嚇得捂上了眼。

  “斬!”

  李輔國的腰被一雙強有力的大手壓彎着,他努力擡起頭,卻依舊看不到李亨。

  將死之際,他更多感受到的並非害怕,而是遺憾。因他原以爲自己可以逆天改命的。

  從一個最卑賤的奴婢,一路而來他自認爲足夠努力拼命了,他犧牲掉了太多東西,陽物不要了,名字不要了,連最愛的人、甚至自己的人格都不要了,如此付出,竟還是被命運捉弄了?

  他腦海中不由想到了一個畫面,那是以前他在宮城裏,偶然看到太上皇蒙着眼,與一衆美貌宮娥捉迷藏……那是太讓人羨慕的場景了,他們窮盡一生都想成爲那樣的太上皇。

  可當他蒙着眼努力去捉,卻是什麼都沒捉住。想捉自由,想捉小蛾子,想捉尊嚴,最後全都丟了,他在黑暗中努力去捉住那觸手可得的權力。

  “噗。”

  李輔國的人頭落在地上。

  “噗噗噗噗噗……”

  劊子手一個接一個地揮刀,魚朝恩、程元振、駱奉先等三十餘個宦官的腦袋滾滾落地。

  大頭,小頭,像是落了一地的西瓜。

  降官們都呼了一口氣,他們知道雍王這是在立威,但沒拿他們立威就很體貼。

  “斬殺奸宦,大……大快人心啊。”

  “我早覺宦官干政不妥。”

  風帶着血腥味吹過。

  薛白駐馬看着地上的人頭,心裏在想,萬一自己最後還是失敗了,想必也已一掃大唐宦官干政之風了吧。

  能解決掉一個弊端,便解決掉一個弊端。

  長安。

  大明宮依舊巍峨壯闊。

  從丹鳳門到紫宸殿筆直的通道上,有幾個渺小的身影正在努力奔跑着。

  “陛下!陛下!”

  愈發有君王威儀的李琮不悅地皺了皺眉,道:“何事如此喧譁?”

  “陛下,喜訊,喜訊!”

  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幾個宦官們跪倒在地,由衷歡喜道:“忠王已退位自罪,奉陛下爲大唐之主!忠王不日就會被押回長安。”

  “陛下平了忠王之亂,必將再造唐室啊。”

  李琮臉上也露出喜色來。

  自從他打獵被抓傷了臉以來,一直就被兄弟們壓着,身爲長子卻不能當儲君,窩囊了幾十年,如今終於是出了一口惡氣。

  “陛下,奴婢還有一樁事想說。”

  說話的是李琮的妻子竇毓不久前特意替他尋來的一個宦官,名叫竇文揚。

  竇文揚是扶人竇氏的世僕,竇毓嫁給李琮時,他便當了陪嫁,淨身在慶王府侍奉。如今李琮是用人之際,讓竇毓在宮人中尋找信得過,又有才幹的宦官,竇文揚便脫穎而出。

  此人確實是個人才,趁着薛白不在長安,躋身內侍少監,還在外朝替李琮拉攏了不少人才。

  李琮很器重他,道:“你說。”

  “奴婢認爲,忠王押回長安之日,便是陛下冊封楚王爲太子之機。”竇文揚低聲道。

  楚王指的是李琮最愛的兒子李俅,在薛白封雍王之日同時冊封,可惜如今天下人只知雍王,而不知有楚王。

  李琮道:“只怕李倩不會答應。”

  他是極少數喚薛白爲“李倩”的人,雖然他自己心中也未必認同,卻希望旁人認同,同時又不想讓李倩爭儲,心情好生矛盾。

  竇文揚道:“他只能答應。數日前,雍王遣快馬回長安,讓陛下擬了冊封豫王的旨。陛下想,連李俶都被冊爲豫王了,必當立太子,而越早立,對楚王越有利。”

  “是啊,否則李倩的根基只會越來越厚。”

  李琮也是深以爲然,可思忖之後,卻又遲疑道:“只是,李倩一定會以‘等迎回了太上皇’爲由反對。”

  竇文揚道:“過去,戰亂不停,長安危急。百官們顧念大局只好聽雍王的。如今長安危機既解,必有大量官員心憂社宗,會支持陛下的。”

  “好,好啊。”

  “再者,奴婢打聽了。雍王之所以能說服封常清歸順,便因封常清忠於陛下,他逼雍王許諾,不爭儲位。”

  李琮聞言大喜,道:“還有這樣的忠臣?!”

  竇文揚也是目露笑意,忙道:“封常清正是陛下的肱股之臣啊。”

  這情形,倒是像被曹操挾制的漢獻帝聽說了劉皇叔。李琮喜出望外,有心想借機立太子,制衡薛白。

  可轉念一想,他又憂心起來,問道:“只怕如此一來,李倩會以爲朕想對付他?”

  “陛下不必憂心。”竇文揚道:“奴婢來聯絡封常清,由他出面提議。此外,再勸說李俶、郭子儀等人,則楚王爲太子,大勢所趨。”

  李琮連忙雙手扶住竇文揚的肩,讚道:“好啊,天賜賢臣於朕。朕看,你比顏真卿更適合當宰相。”

  “陛下謬讚了,是陛下賢明,慧眼識人,選了奴婢,奴婢唯萬死以報陛下!”

  如此主僕情深,兩人皆是感觸不已。

  接着,竇文揚又爲李琮一一引見了他新挑選的一些得力宦官。

  “白忠貞、霍仙良、王守誠、楊孜恭……”

  只聽這些名字,李琮便知他們忠貞恭誠,都是他的良臣。

  當此時節,內有兄弟鬩牆、子侄謀篡,外有武臣跋扈,不聽朝廷調遣,文官多是世家大族,各有門戶私計。

  唯有這些宦官內侍,知根知底,掏心掏肺,與他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是心腹,也可倚爲左膀右臂。

  “好,好,好,朕有你等竭忠盡智,何愁不能興復大唐?”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