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066

作者:紅葉似火
出了京城,行至半路,當夜在驛站休息時,周嘉榮讓劉青將孔京和曹裕叫到他的房間。

  兩人頭一回接觸周嘉榮,摸不清楚這位京中大名鼎鼎的榮親王的喜好和做事風格,一路上都比較謹慎,少說多做事。

  尤其是孔京,出發前,他父親耳提面命,讓他盯緊了榮親王,不要辜負了陛下的期望,既要保護好榮親王,也要充當陛下的耳目,有什麼消息及時遞迴京中。

  所以他內心一直很矛盾,也怕被周嘉榮發現他另有目的。

  好在急着趕路,榮親王並沒折騰出什麼幺蛾子,雙方也沒多少說話的機會。

  可一日不回京,他的任務便沒有結束,孔京到底年輕,有些心虛。所以聽說周嘉榮將他們單獨叫了過去後,他眼皮子就直跳,有種不大好的預感。

  果然,等周嘉榮開口後,這種直覺就應驗了。

  “孔京,曹裕,你們二人負責押運五十萬兩白銀南下,在十日內抵達蘇州府,不得延誤。”周嘉榮開口就道。

  孔京不解地看着他:“殿下,您這是什麼意思?不隨我們去江南了嗎?”

  已經到了半路上,他們也不可能再折返回去了,至於面前這二人會不會各自向他們的主子通風報信,周嘉榮完全不在乎。現在送信回京,京城那邊再下命令送來,那時候他早到目的地了。

  所以周嘉榮索性直言不諱:“不了,隊伍太龐大,速度太慢。明日我帶一隊親衛輕車簡從,先出發。你們押送銀子,按照現在的速度和既定的路線繼續南下,我們在蘇州府匯合!”

  孔京嚇了一跳,當然不答應:“這怎麼行?殿下,臣等奉命保護殿下您的安全,您這脫離了大部隊,萬一中途……臣萬死難辭其咎,請殿下三思而後行!”

  倒是曹裕,聽到這話雖是驚訝,可他只是負責記賬,這種事沒有他說話的餘地,他乖覺地沒有開口。

  周嘉榮知道孔京會反對,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用不容置喙的語氣道:“孔千戶,我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此次南下賑災,由我全權負責,你只需聽我的安排即可。”

  孔京被堵得無話可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周嘉榮還大了他好幾級呢!

  他有些不高興,覺得周嘉榮太任性了,果然如傳聞中一樣我行我素,乾脆低頭,故意不接這話。

  周嘉榮也不尷尬,擺手道:“就這樣,你們下去吧。”

  孔京愣了,沒想到他竟是這個反應,還沒來得及反對就被劉青強硬地“請”了出去。

  孔京瞥了一肚子的火,見曹裕若無其事地回了房,他趕緊跟上,隨着曹裕一道進了房間。

  “孔千戶可還有事?”曹裕見他賴着不走,只得開了口。

  孔京自來熟地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頭痛地抱怨道:“曹主事,你怎麼一句話都不說?你好歹也幫個忙啊,殿下執意冒險,只帶一隊親衛上路,萬一遇到劫匪,有個好歹怎麼辦?你我都要完!”

  曹裕苦笑:“孔千戶都不能說服殿下,又何況下官呢?下官人微言輕,殿下不會聽下官的。”

  他這個主事不過是不入流的六品芝麻官,哪有他說話的餘地。

  孔京被他堵得心塞,吐了口氣:“那也不能什麼都不管,眼睜睜地看着殿下先走了啊。”

  曹裕到底年長,又在底層摸爬打滾多年,較之孔京這個京中子弟在人情世故上要更爲練達許多。

  他輕嘆了口氣道:“殿下是擔憂江南水患。這次洪災持續了一個多月,受災百姓流離失所,情況極爲嚴重,殿下若能早些去江南主持大局,也是一件好事。”

  孔京這才明白了周嘉榮爲何要堅持提前上路,心裏有些不是滋味。父親不是說,榮親王這次過去就是爲了立功,跟武親王一別苗頭嗎?但路上似乎並未發現有穆家人的蹤影,反倒是榮親王特別積極。

  不,興許穆家已經先派了人去江南。榮親王就是準備去跟他們匯合的,故而想找藉口擺脫自己。

  孔京琢磨了片刻,想清楚了。

  他攔不住榮親王,但他可以用保護的名義多派些人跟在榮親王身邊嘛,這樣回頭對陛下那邊也能有所交代。

  想到這裏,他當即從曹裕房裏出去,敲響了周嘉榮的房門。

  “誰?”劉青過來開門,見是他,眉心輕輕攏了起來,“孔千戶還有事?”

  孔京道:“我找殿下說點事。”

  劉青只好側身讓他進去。

  周嘉榮正在泡腳,見到他,輕輕點了點頭:“孔千戶,有話但講無妨。”

  孔京說:“殿下心意已決,臣不敢阻攔。但爲了殿下的安全,請殿下多帶些人在身邊,以保護殿下的安全。”

  以保護之名行監視之職。周嘉榮心裏門清,嘴上卻一口答應道:“可以,我的五十人我都要帶走,你那邊再安排二三十個跟隨我一起,我就一個要求,騎術要好,跟不上我們的行程,那就只能讓他們在驛站等你們了。此外,你務必要保護好賑災銀子,江南老百姓就等着這筆銀子救急,這是重中之重,絕不能出了差錯,否則唯你是問!”

  孔京知道事情的輕重,恭敬地說:“是,殿下儘管放心,臣誓死保護這批銀子!”

  不算押送銀子的差役,這次光是將士,他便帶了整整五百人,分二三十人去保護周嘉榮,還剩四百多人呢,這麼多人,焉能護不住這幾大車銀子!

  周嘉榮點頭:“行,明日四更我們就出發了,你去將要跟隨我一道先行的人選統計出來,名單交給劉青。”

  孔京高興地退了下去。

  等人走後,劉青從鼻孔裏哼了一聲:“不安好心。”

  周嘉榮笑了笑:“送上門來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就這樣吧,你一會兒去跟他對接一下,他送多少人都接了。”

  劉青應下,連忙出去交接。

  次日清晨,天還沒亮,周嘉榮就帶着自己的五十名親衛和孔京安排過來保護他的三十名士兵,連同常林一道出發。之所以帶常林,是因爲修築河堤工事之類的都需要他,他早些上馬,也能早一天拿出修築工事的方案。

  接下來幾日,他們一行人風餐露宿,到了驛站,換了馬稍作休息就繼續南下,一天有七八個時辰都呆在馬上。

  四日後,他們進入了江南地界,不過離蘇州府還有兩百多裏。

  這一夜,大家歇在了驛站。

  飯後,周嘉榮將這八十個人叫了過來,先從五十名親衛中點了三十人,又從孔京安排來的三十人中點了二十人:“你們五十人出列,現在交給你們一項任務,兩人組成一個小組,去受災縣市瞭解情況,回來之後給我彙報。”

  說着周嘉榮讓劉青拿來了江南的地圖。他已經提前在地圖上將受災的二十多個縣都標記了出來。

  親衛們還好,他們本來就屬於周嘉榮的手下,自然是全部聽他的。可孔京派來的人就傻眼了,孔大人沒有說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啊!

  就在他們不知所措之際,劉青已經抱了一個竹筒出來,擺在桌子上道:“大家組好了隊過來抽籤,抽完之後到我這裏登記。”

  親衛們迅速兩兩組隊,快速抽籤。

  等他們都抽完了,孔京派來的人,爲首的是一個總旗,叫何方,愁眉苦臉地說:“殿下,孔大人派小人們過來是保護您的。”

  劉青將筆往桌子上一擱,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們在場的人,哪個不是保護殿下的?不是讓你們留了十個人嗎?這馬上都到蘇州府了,三十個人保護殿下還不夠嗎?”

  何方還想說什麼,劉青將竹筒推了出去:“快點,大家確定了地點,相互看看,離得近的可以結伴而行的也有個照應。”

  何方就這麼被他催着,稀裏糊塗地讓後面的人也抽了籤。

  抽完籤後,這些人根據抽到的地方,各自組隊出發,前去了解當地的災情。

  安排完這些人去了解各縣的受災情況後,周嘉榮又叫來常林:“常先生,我派四個水性比較好的,隨你去河堤之上實地考察,考察完之後,咱們在蘇州府匯合。你路上小心,安全第一!”

  常林點頭:“多謝殿下,臣定不負殿下的信任!”

  周嘉榮從衛隊中抽了四個忠心又會水的,陪常林出發。

  安頓好他們後,周嘉榮這邊連同他和劉青只剩下了二十八人。人少了三分之二,更沒那麼引人注目了。

  一行人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日夜兼程,總算到達了蘇州府十餘里外的一個小鎮。

  到這裏,已經能看出江南此次水患的嚴重了。道路泥濘,到處都溼漉漉的,沿途隨處都能見到渾身破破爛爛,渾身都是泥水,臉色麻木的百姓,還有沖刷得四零八羅的傢俱、房屋,漂浮在水面上的動物屍體等等。

  知道災情嚴重,但看到這些一雙雙空洞而又絕望的眼神,骨瘦如柴的百姓,大家還是忍不住有些心酸。

  更令人絕望的是,他們剛要踏進客棧,旁邊忽然竄出來一個披頭散髮,臉上都是泥,褲腳也溼漉漉的女人。她衝到周嘉榮面前就跪下磕頭:“老爺,買女娃嗎?只要五百文,你們把她帶走吧。”

  她牽出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女孩,往周嘉榮面前就是一推,極力地推銷:“老爺,我家閨女非常聽話,機靈又聰明,大家都說她以後長大了一定是個美人坯子,求求你們,買了她吧,不虧的!”

  京城來的衆人何時見過這種情況,劉青當即擋在了周嘉榮面前,皺眉道:“不賣,快把孩子抱回去!”

  婦人聞言,身體一晃差點摔倒,仰起頭,哭着說:“求求你們,老爺,你們若是嫌貴,那四百文可以嗎?”

  劉青皺眉,面露不贊同。

  見狀,婦人以爲他是生氣了,連忙改口道:“兩百文,一百文行不行?若是不行,我不要錢,我把她送給你們,你們將她帶走,給她一口喫的就行,求求你們了……”

  衆人這才恍然明白,婦人不是想賣女兒,而是想給女兒求一條生路。

  江南的情況已經如此糟糕了嗎?

  衆人內心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就連何方這一刻都忘了孔京的吩咐,不忍地看着這對母女。

  劉青自然也是不落忍,回頭看向周嘉榮,徵詢他的意見。

  周嘉榮正要開口,掌櫃地匆忙出來,飛快地塞了半個拳頭那麼大的窩窩頭給女人,然後驅趕她們:“趕緊走,別在門口影響了我的生意,快點。”

  接着又扭頭,熱情地對周嘉榮他們說:“幾位客人是住店吧,快請進。”

  態度天差地別,這讓對那母女倆無限同情的衆人很不適應,尤其是這些人都是練武的,性子比較急,若不是周嘉榮還沒開口,恐怕都要跟掌櫃的急眼了。

  掌櫃的生意人,擅長察言觀色,馬上看出了眼前這些人的不滿,苦笑着解釋道:“客官,非是小老兒心狠,實在是……你們看吧,若是開了這個口子,恐怕這些人都要將孩子丟給你們。一個兩個你們能承擔,可這些孩子全送過來呢?這路邊可都是賣孩子的。”

  大家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街邊、屋檐下,抱在一起的大人孩子們都直勾勾地望着他們,眼神充滿了渴望和期待。

  這麼多的目光,盯得人毛骨悚然。他們哪怕有心,也無力啊。

  大家這才明白了掌櫃的好意。

  周嘉榮歉疚地說:“不好意思,掌櫃的,是我們誤會了。”

  掌櫃的擺手:“不打緊,不打緊,你們是外鄉人吧,剛來江南,看到這些不落忍也是正常的,等你們見多了,就麻木了。哎,這糟心的世道,人啊,能保證自己一家妻兒老小的平安就不錯了。”

  說着他搖了搖頭,讓夥計將馬牽到後面的馬廄,還嚴令他一定要鎖好後門,以防偷馬賊。

  安排好後,他熱情地問周嘉榮他們:“客官要多少間屋?”

  劉青道:“來十五間房屋。”

  殿下自然要單獨睡一間,他落了單,就住殿下隔壁,以保護殿下。

  突然間來了這麼大單好生意,掌櫃的高興極了:“好嘞。客官,不過咱們鎮上的酒樓不開門了,你們要在客棧中用餐嗎?”

  周嘉榮點頭:“可以。”

  掌櫃更高興了:“好,一人一天三百文,包括兩頓的飯。”

  “這麼貴?”劉青驚訝地問道。

  這就一間普普通通的鄉下客棧而已,簡陋得很,平日裏幾文錢就能住一晚上,三百文,怎麼不去搶?

  掌櫃的苦笑着解釋:“客官,非是小老兒故意收你們的高價,實在是現如今大米都快兩百文一斤了,你們都是粗壯的漢子,一天最少也得喫一斤大米吧,還要有一點其他的配菜,我們也就從中賺幾塊辛苦錢。”

  如果米價這麼高,那掌櫃的開的價格確實挺實誠的,並不算貴。

  但這麼高的價格,江南百姓怎麼喫得起?前陣子紀天明帶回來的消息,還說米價只要一百多文呢,這又是漲了好幾十文一斤!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明明趕了一天的路,都飢腸轆轆了,但面對擺在桌子上的飯菜卻沒什麼食慾。

  見他們不怎麼動筷,掌櫃的唯恐得罪了這些貴客。這羣人個個身強力壯,一瞧就不是普通人,他可得罪不起。

  “客官,可是我們的飯菜不合你們的胃口?還請大家見諒,實在是我們客棧裏也沒多少東西了,明日小老兒一定想辦法,讓大家喫好一點。”掌櫃的點頭哈腰賠罪。

  周嘉榮放下筷子,將掌櫃的拉到一邊:“沒有,是我們舟車勞頓,沒什麼胃口,掌櫃的幫我沏壺茶,陪我坐一會兒吧!”

  “好嘞。”客棧裏除了他們也沒幾個客人,掌櫃的泡了茶,先給周嘉榮倒了一杯,笑呵呵地說,“這是自己家種的粗茶,不知道客官是否喝得習慣。”

  周嘉榮一口喝完,笑道:“這時候有茶喝就不錯了,哪還能挑剔。”

  “可不是。”掌櫃的搖頭。

  周嘉榮放下茶杯,委婉地問道:“掌櫃的,災情這麼嚴重,朝廷和官府就放開府庫救災嗎?”

  “怎麼沒有,蘇州城外安置了好幾口大缸,每日施粥。不過……那粥照得出水來就算了,還限量,很多人排了一整天都排不到,還有不少人因此打了起來,官府如今不讓大家提前排隊了,只能每天午時開始施粥,能排到的,那簡直是走了狗屎運。”掌櫃的指着外面的人說,“而且因爲蘇州城裏涌入了太多的難民,現如今已經不許難民進去了,大家只能在城外用樹枝、樹葉子搭個棚子。可這三天兩頭下雨,那棚子能遮住什麼?所以很多受災的百姓並沒有去蘇州城,而是在鎮上落了腳,晚上好歹頭上有片遮雨的瓦!”

  周嘉榮震驚不已,這比紀天明所說的情況還要糟糕。

  “官府就不管嗎?”

  掌櫃的搖頭:“這麼多人,這些官老爺哪管得過來啊。如今只能祈禱別再下雨了,大水快快退去吧。”

  掌櫃的所知不多,周嘉榮跟他聊了一會兒就套不出什麼有用的信息了。

  辭別了掌櫃的,周嘉榮回到房間,叫來劉青等人,吩咐道:“明日劉青帶兩個隨我去蘇州府,其他的人都留在客棧,等我的通知。”

  “可是,殿下,您單獨進去,太危險了,聽掌櫃的說,現在蘇州府可不太平。”何方有些擔憂地說,“殿下,讓小人也隨你一塊兒去吧。”

  周嘉榮要去見紀天明,自然不方便帶他,板着臉說:“我走了,劉青也走了,誰看家?你留在這裏,鎮守大本營,再在附近打聽打聽情況,等我們回來。我沒回來之前,不許輕舉妄動,誰都不準進蘇州府,這是命令。”

  他們這些人跟難民的精神狀態完全不一樣,尤其何方他們十個當兵的,身上的氣質更是與平民不同,他們也不會掩飾,進了城很容易被認出來。

  何方無奈,只得答應。

  次日,周嘉榮換了身靛藍色的綢緞衣服,細皮嫩肉的,帶了三個隨從,像是一個遭逢大難,從其他地方逃到蘇州城的公子哥,惶恐不安地混在一羣難民中奔赴蘇州府。

  到了蘇州府,周嘉榮他們果然看到了客棧掌櫃所說的情況。

  蘇州府已經不隨便接受難民了,許多難民站在城門口排起了長隊,但更多的乾脆在城門外落腳,七零八落,又小又破的窩棚隨處可見。

  不過城門左側,排隊的人比城門口更多。劉青去打聽了一會兒回來道:“公子,這是排隊領粥的,不過我們來晚了,今天排不到我們了,前面那些人都是從昨晚就開始排的。”

  周嘉榮點頭,四人站在旁邊等了一會兒,很快就看到一個男人捧着豁口了的碗小心翼翼地出來,臉上一片狂喜:“排到我了,排到我了,娘,您快喝!”

  唯恐其他人搶他的,他背對着衆人,目光警惕地將粥碗塞給了坐在地上的一個老太太。

  老太太接過粥,只淺淺抿了一口,舔了舔嘴脣,將碗又推了回去:“你喝,娘不餓!”

  周嘉榮四人站着,看見了碗裏的粥,雖說算不上濃稠,顏色有些發黃渾濁,可到底也能喫。

  “這粥看起來還行啊。”周嘉榮說。

  旁邊排隊的一個男人哼了一聲說:“也就最近幾天變得稍微濃稠了一些,以前一碗裏也數不出十顆米飯。”

  附近的人跟着點頭附和:“是啊,最近的粥好喝多了,一碗粥我們全家都能管一天,可惜就是粥棚太少了,很難排到。”

  周嘉榮若有所思,聽了一會兒,帶着劉青他們幾個進城。

  到了城門口,守城的士兵手按在大刀上,銅鈴般大的眼睛瞪着他們:“現在不可隨意進城。”

  劉青連忙上前,塞了一錠銀子給他:“大哥幫個忙,通融通融,我家少爺遭了難,進城找世交的叔伯收留收留,您行個方便。”

  守城的士兵收了銀子,見周嘉榮四人雖穿得不算多貴氣,可也乾淨大方,確實不像難民,便讓他們進城了。

  入城後,周嘉榮帶着劉青他們直奔紀天明府上。

  紀天明看到周嘉榮大喫一驚:“殿下現在怎麼來了?不是要過幾天嗎?”

  周嘉榮納悶地看着他:“你怎麼知道?”

  紀天明將他領進屋,道:“官府放出了風聲,說朝廷還會派人來支援,請大家再忍耐幾天,朝廷不會放棄大家的。屬下猜殿下一定會來的。”

  劉青聽完就怒罵:“呸,這不是將咱們殿下架在火上烤嗎?現在都兩百來文錢一斤大米了,五十萬兩銀子能頂多久?肯定是中山王搞的鬼,那些大臣恐怕還沒這麼大的膽子,敢算計我們家殿下。”

  周嘉榮從紀天明的這句話中證實了一點,老四知道他要來了,難怪最近幾天的粥都粘稠了許多呢。

  他讓劉青去外面守着,然後問紀天明:“紀先生手裏可還有證據?”

  紀天明將周嘉榮領進了書房,掀開掛在牆上的那副山水畫,打開了一個暗格,從中取出一份匣子,遞給了周嘉榮道:“殿下,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屬下收集到的證據,不知道對殿下是否有用。”

  周嘉榮打開一看,上面竟詳細羅列了蘇州府以及附近八個縣開糧倉的次數,每日施粥多少缸,大約煮了多少米,都記得詳詳細細的。

  “若按這個頻率開倉放糧,市面上的米價不應該漲到這麼貴纔是。”周嘉榮蹙眉道。

  紀天明點頭:“殿下繼續往下看,有一部分米入了糧商家,能追蹤的我們都派人追蹤了,不過怕被他們發現,因此離得比較遠,記的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會有一些出入。”

  周嘉榮看着帳冊上一串串駭人聽聞的數字,氣得直接將賬冊摔在了桌子上:“他們真是無法無天了!”

  連賑濟糧都敢私吞,還將糧價擡得這麼高,眼睜睜地看着老百姓賣兒賣女,活活餓死,他們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深呼吸幾下,平復了激動的情緒,周嘉榮問道:“你手裏有多少糧食?”

  紀天明慚愧地說:“在連續下了十來天的暴雨後,屬下有些擔憂,開始派人暗中購進糧食,但太晚了,後面看到糧價漲到了二三十文,屬下嫌太貴,便停止了收購,如今手裏只有一萬多斤糧食。”

  這點糧食對偌大的江南來說,杯水車薪都談不上。若是事先知道糧價會飆到這麼高,他當時說什麼都不會嫌太貴,停止收購。

  周嘉榮道:“這不怪你,若非他們胡來,沒有開倉賑濟災民,反而藉機發財,糧價不會漲到這麼高。王掌櫃那邊派去山西、河南等地收購糧食的隊伍跟你聯繫上了嗎?”

  紀天明點頭:“前陣子聯繫上了,但江南太亂了,屬下怕護不住這麼多糧食,沒敢讓他們繼續南下,而是停留在了淮北。”

  那邊災情相對較輕,只是一部分莊稼受到了洪澇災害的影響,可能會減產。

  周嘉榮滿意地點頭:“你做得很好,辛苦你了。”

  紀天明問道:“殿下是提前進城的吧?你準備怎麼做?”

  周嘉榮說:“得等大部隊過來,我們這點人手,暫時沒辦法跟他們抗衡,頂多三日,後面押送銀子的隊伍就會抵達蘇州府了。中山王來了江南後,都呆在哪裏?”

  紀天明提起這個皇子沒什麼好感,皺眉道:“他一直呆在城北一家名爲周園的私家園林中,每日不少官員前去拜訪他。小人曾想過安插一個人進去,但園中排查很是嚴密,只能作罷。”

  “無妨,將哪些人去拜訪了他,幾點去,幾點出來的,當時的表情,可帶了什麼東西,通通記下來,我以後慢慢查證就是。”周嘉榮囑咐道。

  紀天明一一記了下來,又道:“殿下,如今中山王派人放出這種風聲,江南窮苦百姓將希望都寄託到了朝廷新的支援上了,若是您來了之後,不能讓他們立馬喫上飯,只怕民憤會累積到頂點,那時候這些人會做出什麼事就不好說了。”

  嚴重的可能會揭竿而起!

  而這一切都會歸咎到周嘉榮的身上,是他賑災不力,激起了民憤。

  周嘉榮冷笑:“老四最近長腦子了嘛,都知道禍水東引了。”

  他惹下的爛攤子,不尋思着想辦法解決,反而想借機全推到自己身上。這個老四看不出來,竟是個專門坑哥哥的。早該知道的,他就是個投機派,牆頭草,當初能在宮裏率先跳出來揭穿周建業,今日就可能對他下黑手。

  比無恥,他跟老二不相上下,不愧是兄弟。

  紀天明看周嘉榮神色漠然,沒將這當回事,便知道他心裏已經有了對策,稍稍鬆了口氣,說道:“殿下星夜兼程趕到江南,定然累了,今日便在府上歇歇吧,屬下讓廚房弄些喫的。”

  周嘉榮拒絕:“不了,讓人發現不好,我這就走。你看看江南有哪些不與他們同流合污的義商,給我弄個名單,等將這些蛀蟲挖出來,回頭我設宴請你們!”

  紀天明明白了,周嘉榮是想利用江南的大富商幫忙。這也不失爲一個辦法,畢竟朝廷只撥了那麼點銀子。悄悄將周嘉榮送出門後,他當即安排心腹去辦周嘉榮交代的事。

  周園,中山王靠在藤椅上,身後有一個丫鬟在打扇,前面還有兩個丫鬟在給他捏腿,不遠處一個嬌媚動人的女子在輕聲唱歌,歌聲婉轉、如泣如訴。

  “難怪人家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呢!此話誠不欺我也。”中山王張嘴,吃了一顆葡萄,滿眼含笑地看着眼前的假山奇石、繁花美景。

  不多時,韓方大步走了進來,彎腰附在他耳朵邊低語了幾句。

  中山王騰地坐了起來,高興地說:“三哥的隊伍快到了?哎,我這好日子要過到頭了。”

  說着將葡萄丟進了盤子,站起身,接過婢女遞來帕子擦乾淨了手,進屋換了衣服,坐馬車出發去了城門口。

  這會兒城門口的不少百姓都聽到了風聲,無不站在道路兩旁翹首以盼。

  中山王滿意地看着這一幕:“都佈置好了吧?”

  韓方道:“殿下放心,都安排好了,除非榮親王這次能夠力挽狂瀾,不然這個黑鍋他背定了。”

  但他們都知道,在沒有很多銀子和糧食的情況下,想要解決江南如今的困境,不可能。中山王以前就在戶部當差,自然知道國庫經過去年那一戰虧空得多厲害,根本拿不出多少賑災的銀子。這也是他到了江南後,面對這棘手的局面,束手無策之後,乾脆開始擺爛搞錢的原因之一。反正他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困境,不如趁機弄點銀子。

  中山王滿意地點了點頭,嘴上卻假惺惺地說:“我也是沒辦法,還以爲大哥會來呢,誰知道三哥自己主動請纓跑到這鬼地方呢!”

  兩人慢悠悠地說這話,望着下面那些被煽動的百姓,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些百姓前陣子就開始鬧事了,若非放出朝廷又派了支援過來,人人都能喫飽飯,給了這些人一個希望,他們早開始偷盜搶劫打殺了。

  今日希望再度落空,這些人定然會暴起,屆時,周嘉榮帶的那點人肯定沒法控制住局面,這亂起來可都說他的責任。不然他沒來之前都好好的,就他來這天讓老百姓不滿意了,纔出事的,當然是他的原因。

  中山王算盤打得很響,耐心地等了一個多時辰,遠處的馬路上出現了一支長長的車隊。

  中山王連忙站了起來,激動地問:“來了?”

  韓方道:“是的,殿下,我們安排的人已經開始了。”

  不知是誰帶頭,很快百姓們歡呼起來,大聲喊道:“朝廷沒放棄我們,朝廷終於派人來支援我們了……”

  有激動的甚至跪在地上,朝這支隊伍的方向磕頭,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周嘉榮隨着隊伍還沒到城門口就受到了百姓的夾道歡迎,聽到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蹙起了眉頭。三日前,他進城時,百姓們都懨懨的,一個個餓得快走不動了,今日怎麼這麼大的聲音?哪來的力氣?

  劉青也察覺到了,嘀咕道:“殿下,他們今天怎麼這麼精神?”

  等走近了,他們便察覺到了這些百姓精神的源頭。

  老百姓一個個歡呼吶喊,眼珠子全粘到了身後那幾輛裝着大箱子的車子上去了,箱子動,他們的眼珠子也跟着動,彷彿黑夜中惡狼嗅到了腥味時的樣子。

  便是孔京這個粗魯的漢子也察覺到了氣氛不大對,連忙讓人護緊了箱子,上前對周嘉榮說:“殿下,咱們快點進城吧,將銀子入庫。”

  這樣就安全了,不然面對這一雙雙惡狼似的眼睛,哪怕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擋不住,畢竟城外難民都有數萬之衆,他們可沒有以一擋百的本領。

  周嘉榮皺眉:“讓後面的人加快速度。”

  他也揚了揚馬鞭,讓馬兒跑快一些。到了城門口,中山王主動迎了上來:“三哥,你總算來了,你來我就安心了。”

  周嘉榮擔心出岔子,對中山王道:“四弟,多謝你來迎接我,咱們先進城吧。”

  中山王卻道:“不急,三哥,你看,這些老百姓都是特意來迎接你的,你要不要對他們說點什麼?”

  周嘉榮眯起了眼睛,忽地一笑道:“好啊,爲兄就卻之不恭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