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英國-VS世界第六
先不說一向對新人非常友好的雷蒙,爲什麼會在他的第一個發球權,就直接使出他那堪稱完美的反手擰拉——要知道,在對待大多數新人的時候,雷蒙完全用他沉澱二十餘年的技術與經驗,去硬喫對方就可以了。
反手擰拉這門技術,不像是其他的拉球一般,需要共同調動起大臂、小臂、手腕以及腰腹——如果是遠臺的爆衝弧圈球,甚至需要調動起整個身體的力量,將渾身上下的每一塊肌肉都化作拉球的一部分。
反手擰拉的關鍵就是手腕的力量以及爆發性,在手腕極度扭轉,又兇猛爆發的那一瞬間,猶如繃緊已久、霍然鬆開的弦,給乒乓球瞬間加力,然後以炮彈一般的攻勢,重新回擊到對手的球檯上。
很多人都會反手擰拉這門技術,之所以說雷蒙·博耶爾是這門技術的代表人,是因爲他的反手擰拉無疑是世界最強的。
用一種更加形象的說法吧,奧古斯特·沃爾夫是稱霸乒壇多年的天神霸主,而雷蒙·博耶爾,卻是可以用一擊反手擰拉,直接從奧古斯特的手中得分的男人。
反手擰拉是處理臺內小球或者稍出檯球的一種技術,在這項意外誕生的技術真正的普及開來後,職業乒壇中的人,沒有誰是不會這門技術的。
但這僅僅只是一門技術罷了,就跟搓球、拉球、削球等技術沒有任何的區別,甚至還有着一定的侷限性,比如在遠臺對拉的時候,這門應用於臺內處理的技術便是如同雞肋。
同時,就算不考慮遠臺對拉的情況,球員用這門技術,將乒乓球更有攻勢的回擊過去,但對手也能用自己的方法,將這手反手擰拉再給回擊回來。
然而雷蒙卻不一樣,爆發式的速度、摩擦生煙的旋轉、無比劇烈的衝擊力………他是現役的乒壇球員中,少數的幾個能用反手擰拉直接得分、生喫對手的人,就連奧古斯特也因爲這一手登峯造極的反手擰拉,在這個法國人的手中丟失了不少的分數。
對於別
的球員,這只是一門技術,但是對於雷蒙·博耶爾,反手擰拉卻已經脫離了技術本身,成爲了一種殺傷力極大的絕殺武器。
所以說,比賽不過是剛剛開始,還是對待一個剛入乒壇的小新人,雷蒙卻直接就是來了兩板子反手擰拉——這簡直太奇怪了,先不說這個小新人有沒有讓雷蒙這麼做的實力,反手擰拉對手腕的要求極高,說白了,就是90都依靠手腕的擰轉的一門技術,換句話說,反手擰拉對手腕的傷害遠遠要高於其他的技術,對手腕的磨損非常強,所以,凡是觀看過雷蒙的比賽的人們都知道,這個男人雖然將反手擰拉這四個字,完完全全的刻在了他的身體上,卻從不是一個會無節制的冒然擰拉的人。
——所以說!這當然是非常奇怪了!
古董先生是全法國、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公認的大將長輩,他已經在職業乒壇的世界裏沉浮了二十年,經歷過的事情比任何一個現役球員都多,看過的風景遠遠勝於站在賽場上的對手。
——所!以!說!
能讓這樣喫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的老古董,一上來就是這麼的不客氣!有問題的肯定不是那個老古董啊!
正在觀看比賽的法國觀衆們,都是這樣堅信的。
就算在第二球中就發現,這個小新人似乎是個僞新人也不行,他們的古董先生一上場就這麼的“大動肝火”,絕對是這個小子有問題!
這個有問題的小子開始了他的發球權。
蘇舟不放棄的想再試試,這個男人是不是真的一上來就要和他火力全開,蘇舟覺得自己能得到的信息還不夠,這讓他無法在腦中清晰的勾勒出比賽的前景。
當然,真的沒有這樣的前景也無所謂的,只是有了會讓心中更加踏實罷了。
所以他沒有在第一個發球上大做手腳,蘇舟發了一個規規矩矩卻質量極高的下旋球,落點依舊是在雷蒙的右手半臺,非常的靠近球網。
但是雷蒙卻冒險了!
經歷了第二個球時的漫長搓球,雷蒙
大概感知到了蘇舟的水平,並且在心中得到了一個結論——和那頭西班牙的野狼一樣,這不是一個能當做晚輩去看待的對手,絕對不能讓比賽的節奏落到對方的手中。
面對着蘇舟的這發下旋,雷蒙先是正手搓了一板。
球回到蘇舟的半臺,蘇舟右腳跨步,手臂前伸,紅色的拍面下切小搓。
白色的小球再次落到了雷蒙球檯的正手位,仍然是那一片無比靠近球網的區域,在這個位置,用正手搓球纔是最最穩妥的方法,但是雷蒙這次卻選擇了先發制人,男人的身體大幅度的向前傾斜,手臂極度前伸,球拍的頂端,幾乎快要碰觸到了球網。
球拍紅面向下傾斜,這不是一個搓球的動作,而是一個與正手擊球極爲相似的動作——雷蒙選擇了在近臺直接挑打!
“乒”!
雷蒙卻巧妙地運用上了手腕的力量,以一個球拍上挑的細小動作,便將這本是下旋的球給近臺挑打了回去!
挑打過網的球,因爲被紅色的拍面輕巧的向上摩擦,巧妙的抵消掉了那沉沉下陷的下旋,變爲了極爲生猛的前衝。
前衝而來的球,必須要壓的下去,不然會直接打飛!
根本不用等球觸及球拍再下決斷,雷蒙擊球的那種動作一出,除了前衝挑打,不做他想。
蘇舟左側滑步,讓出右邊的正手位。
“砰”!
白色的小球在接近邊緣白線的位置重重落臺,由於本身帶上了劇烈的前衝,在落臺後的一剎那,就猛的朝着蘇舟的胸膛迅速飛來!
蘇舟早就等着了!
衝出球檯的球,當然是上手開拉!
“乒”!
蘇舟手臂拉起,小臂與大臂之間的角度沒有太大,同樣是一個小動作的正手拉球!
重要的不是拉,而是將這球壓住,然後以翻倍的力量和速度,進行更有力的回擊!
然而,同樣是球拍剛剛碰到了球,蘇舟就察覺到了不對,心中再叫糟糕。
這一球……看似簡單,卻是不好壓!
近臺上挑的動
作極小,同樣是一種巧妙應用手腕的小動作回球。
然而,打出這個球的人是雷蒙·博耶爾,他有着乒乓球界的黃金手腕,所以這看似平平無奇的一球上挑,上衝的力道卻完全超乎蘇舟的預料!
球拍剛一觸球,蘇舟就本能的將球拍壓的更狠了三分,小臂的肌肉迅速繃緊,動作拉開,然後再度收回!
“乒”!
乒乓球再度被打倒了雷蒙的半臺!卻是不出蘇舟所料,那位置,勉強是正好在中線,但是那個高度和落點嘛——
場邊似乎隱約傳來了叫好聲。
果不其然,這一球,蘇舟“送”的太舒服了。
雷蒙終於不用再做出那千篇一律的正手動作,而是早已站在那裏,球拍的黑麪對着蘇舟,手腕反擰到了極點,就等着這一球落到他的懷裏!
——就是現在!
手肘擡高,手腕內彎,反手側擰!
這一球的質量,甚至比之前的兩個還高!
蘇舟終於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讓奧古斯特由衷稱讚出的殺招是什麼樣子。
太快、太沖、太猛了,彷彿這不是一顆小小的白球,而是一顆威力巨大的炮彈——
蘇舟的瞳孔緊縮,滑步追球,但因爲心中早有準備,終於沒有像之前的兩球那樣,感到了完全的猝不及防。
然而,即使這樣——
蘇舟追上了球,球拍碰到了球,“砰”的一聲脆響,同樣反手的動作已然狠狠的擰出。
然而,白色的小球卻在瘋狂的旋轉前衝中惡狠狠的撞上了球網,在球網的半截處旋轉滯空了一秒,才“砰砰砰”的落在了球檯上,滾動了三下。
然後,滾動停止。
球檯這邊,蘇舟站直了腰背,他緊抿着脣,皺眉盯着那仍然在自己球檯上的白色小球。
——乒乓球落到了他的半臺,他接球成功,卻回球失敗,乒乓球撞在了球網上,雷蒙再得一分。
雷蒙2:1蘇舟。
這樣的比分看似無比接近,畢竟只是剛剛開始,但蘇舟的面色卻變得凝重
了起來。
他用球拍勾回了靜止在臺面上不動的小球,和無數人所想的一樣,也禁不住的懷疑起自己,是不是在什麼不知道的時候,得罪過這個男人?
這個男人真的是一點都不想和他“試探”,完完全全就是就打“瘋”了的狀態!
……不,蘇舟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並不是不和他“試探”,男人剛剛就在試探他了。
既然能用挑打的方式直接打回來,男人卻無比耐心的,和他在正式的賽場上,搓了二十多板……
蘇舟抹去嘴角的汗珠,忽然搖頭低笑了一聲。
他在試探雷蒙的同時,雷蒙也在心中不斷的評估者他,只是這個評估的起點帶上了一股原因不明的兇暴,讓場面看起來變幻莫測了起來。
蘇舟淺淺的呼吸了一口,原地踏了兩下步。
不愧是這個世界的世界第六,才幾個球而已,這場比賽,不太好打啊。
蘇舟的球權。
蘇舟在原地甩了甩手腕,站在了乒乓球的左半臺,“砰砰砰”的彈着手心中的白色小球,他靜立了片刻,然後用左手將那白色的小球高高拋起,紅色的拍面在乒乓球與雙眸平視的剎那,開始旋轉下切,正手發側上旋,再開第二球!
蘇舟的心中已經模糊的有了一個想法,剩下的幾球,正好可以用來驗證。
雖然不好打,但卻可以打,和他得到的那一分一樣,既然有可能喫不住雷蒙的反手擰拉,乾脆就不要讓他打出反手擰拉。
這樣一來,唯一能有所突破的戰場,便是遠臺對拉,所以,他要做的——
側上旋的發球,在上揚的同時,也極其容易被擊飛!
雷蒙這樣的老將,當然不會犯直接就接球失敗這樣愚蠢的錯誤,但是蘇舟所需要的,只有那一點點的差距——
只要比側下旋的回擊要稍微高上那麼一點點——
黑色的瞳孔被那白色的精靈完全充滿,蘇舟的眼中只有被雷蒙在再度回擊過來的白色小球!
剛纔你不是發球就直接攻擊嗎?
剛纔
你不是一個比一個來的猛嗎?
這“互相試探”的過程不是一點也不友好嗎?
沒事,都依你,粥粥也學你,掌握主動權,上手就攻擊!
你想讓粥粥被迫喂出你最喜歡的球,好讓你反手擰拉?
那麼——
蘇舟半邊的身體隨着球拍揮出的方向完全傾斜!發球搶攻,拉球大斜線!一開始就把步調完完全全的鎖定在了遠臺,根本不讓你得到一絲反手擰拉的機會!
步調瞬間被完全加快,一切又變成了那個對峙長達四十秒的球的翻版!
方法不嫌老,只要真的有用就行。
但前提是,蘇舟必須有足夠純熟的拉球技術與應對能力,因爲站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同樣是一個足夠全面而優秀的選手。
索性,蘇舟並不缺這些。
而觀看這場比賽的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比賽成了另類的拉鋸戰。
雷蒙的球權,上個世紀的老古董在發球上苦下功夫,他發出的球不是那麼的好接,至少在連續的好幾球裏,蘇舟都處在一個不斷接球、調整、再接球、再調整的過程中。
而這個調整的過程,就註定了蘇舟的接發球,質量不是很高。
這樣就進入了雷蒙的步調。
雷蒙發球。
蘇舟回球的質量偏低,只要能回過去,並且控制着球極力壓低,就已經是很好的了,至於落點之類的要求,反而成了其次。
這正好如雷蒙所願,他早已站在了最合適的位置,等待着蘇舟的“喂球”,然後就是那如同重劍無鋒一般的反手擰拉!
其結果無非兩種。
一:蘇舟直接回球失敗,乒乓球落網或者飛出臺,這並不可恥,畢竟這可是連那個奧古斯特,這個世界最高的乒乓球水平的代表者,都會時不時的被硬喫的球。
二:蘇舟回球成功,大多數都質量不高,這樣就又進入了雷蒙的步調,成了一個對蘇舟不利的循環死局。
而如果到了蘇舟的球權,就恰好成爲了一種相對平衡、又相對相反的模樣。
情況同樣無非於
兩種。
一:蘇舟發球,如果雷蒙的回擊較爲“合適”,上手就是一板子毫不留情的發球搶攻,直接在一開始就將戰局變爲遠臺對拉,然後就是雙方的硬實力相峙,勝負參半——這已經足夠讓人喫驚了——起碼比那十有八九都對他非常不利的反手擰拉要好。
二:蘇舟發球,如果雷蒙的回擊不太“合適”,粥粥不怕被人說打得乏味,他將落點控制的更爲精準,努力讓球落在“讓正手挑打的難度增加”的位置,然後默默的等待最合適的反擊時機。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有趣的局面。
誰的球權,就對誰更加有利。
蘇舟的確有點喫不太下雷蒙的反手擰拉,那一手真的是太沖太猛也太轉了,蘇舟自嘆不如,就算他的反手擰拉也足夠出色,跟雷蒙相比,也確實是略顯遜色。
而雷蒙呢?
這纔是讓無數個觀看這場比賽的人最喫驚的地方,雷蒙被打上了反手擰拉的標誌,但是男人的其他技術也堪稱是被打磨到了一定的極致,單單看看他以三十六歲的高齡穩坐世界第六,甚至在之前還一度是世界男子單打的第四名,就應該知道,這個男人的其他技術也絕對不弱,只是沒有他的反手擰拉來的好而已。
但就是面對着這樣的一個選手!這個完全陌生、積分爲零的中國小將,卻在遠臺對拉中,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在第一局中,就已經打出了好幾個讓人屏息凝神的好球!
比分的遞增很有意思。
雷蒙2:1蘇舟。
雷蒙2:2蘇舟。
換髮球,雷蒙的發球權。
雷蒙3:2蘇舟。
雷蒙4:2蘇舟。
再換髮球,蘇舟的發球權。
雷蒙4:3蘇舟。
雷蒙4:4蘇舟。
再換髮球權………
雖然並不是誰發球,誰就一定能得分——比分曾被雷蒙短暫的拉開,變爲了雷蒙9:6蘇舟,這已經是一個有些危險的分數了,但蘇舟之後卻瘋狂的連追四球,那孤注一擲的拉球模樣,不僅體現在氣勢上,更是被乒乓球完完全全的映射了
過來!
打!打!打!每一個球!都是最後一球!孤注一擲的打!
最最危機的時刻,蘇舟壓得住心臟,連追四球,反超比分,把比分變成了雷蒙9:10蘇舟。
所有人——準確的說,是從來沒聽說過蘇舟的人,誰都沒想到,雷蒙·博耶爾的這一局比賽,分數竟然艱難到了這種地步?
如果是沒看過程的法國人,或許會笑笑表示,這算什麼,新人有點實力,雷蒙又對新人比較友好罷了,這種情況又不是沒有,反正指導一局之後,雷蒙接下來都會連贏兩局的啦。
於是,看了過程的法國人們,接着狠狠的糊了這種人一臉。
鬼個新人啦?!
看看比賽再說話!
雖然我也很想那麼說!
但是你看看雷蒙那麼出色的表現!真的是在用心打球啊!
雷蒙表現的那麼好,你能忍心說的出口,那個新人的實力不強嗎?!
如果那個新人的水平不高,不就是說明了跟這個新人局面相持的古董先生,水平跟新人一樣了嗎?!
荷蘭人們:又懵了一批,嘻嘻嘻嘻。
壓倒性的勝利固然令人爽快,但你追我趕的驚險比分,卻更加讓人無法移開眼睛。
尤其是,正在造就驚險比分的這兩人,實力水平都不低的前提下。
場中,雷蒙9:10蘇舟,危險的賽末點。
如果雷蒙再贏一球,比分就會變成了10:10平,將要迎來進一步的爭球,更加考驗球員的心臟與意志力,一分都丟不得,堪稱勝負難料。
如果蘇舟再贏一球,比分就變成了雷蒙9:11蘇舟,蘇舟就可以拿下第一局的勝利。
不少人都爲此捏了把汗。
最不巧的是,由於這一局的比賽是由雷蒙首先發球,按照每人發兩球的輪換規則,現在,9:10的賽末點,這至關重要的一球,發球權仍然在雷蒙的手中。
蘇舟自己也捏了把汗。
不,應該說,他已經渾身上下都是汗了。
中國隊鮮豔的大紅色球服,在領口
和胸膛的部分,因爲被汗水浸溼,已經變成了另一種更爲深沉的暗紅色。
黑髮黑眼的中國人擡起胳膊,草草的抹了把不斷有汗水下滑的側面臉頰。
賽末點的一球,發球權在雷蒙的手上,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壞的消息。
方法不嫌老,有用就是好,這一點不止適用於蘇舟,也適用於雷蒙。
第一局比到現在,兩人的打法都是“非常非常的套路”的,但套路歸套路,你的對手就是不喫那一套,你的套路就是非常有用的。
但正因如此,對蘇舟的消耗也變得更大了。
首先,雷蒙的每一次發球、和他自己的每一次觸球……在這個實戰的過程中,蘇舟都在不斷的調整着自己的拍形、傾斜的角度、該用的力道………力求,他給雷蒙“喂”的球,能變的“難喫”一點、一點、更一點。
其次,哪怕是拉開了距離戰線,兩人的遠臺對拉基本都撤到了距離臺子兩米左右的位置,但蘇舟還是努力的把大部分拉球都控制在了雷蒙的右半臺,時不時的突擊一次時,才讓球落到左半臺,而雷蒙卻沒有這樣的顧及,男人拉球的範圍是蘇舟的全臺,蘇舟的消耗當然比雷蒙要大。
哪怕是在高速旋轉對峙的遠臺拉球中,蘇舟對乒乓球落點的控制也確實極爲突出,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卻很少有整整一局都高度集中注意力,細心的控制着每一個球的落點、還要保證拉球的質量非常出色的時候。
這麼一局下來,對體力的消耗倒是還好,精神上卻感到了不同於以往的雙重疲倦與壓力。
如果換了個人——他沒有貶低自己好友的意思——但,如果是尤利安,可能早在和他對峙幾板之後,就有可能無法繼續相持、或相持的質量下降了。
但雷蒙不是啊!
那是誰?
法國的古董先生。
上個世紀的乒壇“遺物”。
球齡高達二十年的現役球員。
世界男子單打的第六名。
水平的不同如何體現?
別人無法回擊的球,你能回擊成功,你的水平就高。
別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