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 第134節 作者:未知 再這麼下去,興許長公主這一世會因爲許多變化而不曾出事,而她這隻貓頭鷹反倒要緊繃的病倒了。 “這個我倒不知道,沒細問。”玉風郡主道:“但想來也沒什麼要緊事。” 畢竟有要緊事也不會找她家母親啊。 …… 養心殿內,敬容長公主坐在椅中,正百無聊賴地擺弄着塗着硃紅蔻丹的手指。 “皇兄還需多久才能過來?” 實在是等的無聊了,她向一旁的小太監問道。 第170章 兄妹 小太監頭也不敢擡地道:“回長公主殿下,奴這就去御書房探一探消息……” 敬容長公主好笑地看他一眼。 “本宮又不喫人,作何怕成這樣。” 擔心被她帶回去做面首? 想什麼呢,一般人可沒這個福氣呢。 見小太監面紅耳赤吞吞吐吐,敬容長公主也不再逗他,擺擺手道:“去吧。” “是……” 小太監退出了殿門,剛轉過身去擦了擦冷汗,就見前方聖駕已經到了。 一行宮女太監連忙行禮。 敬容長公主聽到動靜,遂也站起了身,理了理華裙。 “參見皇兄。” “不必多禮。”看着面前的胞妹,慶明帝溫和的語氣裏帶着一絲極淡的責怪之意:“敬容,朕不召你,你就不知進宮來了是吧?” 長公主笑着道:“敬容名聲不好,倘若頻繁入宮,豈不是平白給皇兄添麻煩麼。” “你既知曉問題在何處,也該收斂一二,省得叫朕爲了你這般頭疼。”慶明帝說話間,在椅中坐了下去。 長公主跟着坐下,嘆了口氣道:“皇兄召臣妹入宮,總不能就是爲了說這些吧?若是如此,下回臣妹可不敢再來了。” “你啊……” 慶明帝看了她一眼,搖了搖頭,眼底有着一絲無可奈何的寵溺之色:“你也就是仗着朕只你這一個妹妹,不捨得真罰你,纔敢這般放肆胡鬧。” 而後才道:“朕這次召你進宮,是有一件正事要同你商議。” “皇兄請講。” “明年便是母后的六十大壽,除了壽宴之外,朕還打算替母后在壽康宮旁的慶知園內,建一座萬福樓。”慶明帝含笑道。 長公主訝然一瞬後,道:“皇兄當真有心了。” 可母后常年禮佛,向來不喜這些鋪張之舉,建一座萬福樓得多少銀子? 說句難聽的,這於母后而言,究竟是祝壽還是折壽呢? 大慶建國沒多久,國庫本就不算充盈,更何況這些年來大小戰事不斷……這些連她一個只養面首的人都想得到,皇兄難道心裏就沒點那什麼數? 可他打着盡孝心的名目,誰又能說半個反對的字呢? 雖然這份孝心盡下來,高興的人大約只有他自己而已…… 這麼多年了,皇兄還是這麼喜歡做戲啊。 長公主在心裏感慨了一番,面上依舊笑吟吟的,道:“如此大事,臣妹也想盡一份孝心,這萬福樓,臣妹願出一萬兩銀子一同修建——” “要你的銀子作甚。”慶明帝笑着道:“修一座樓罷了,這點銀子朕還是拿得出來的。” 長公主笑了笑。 是啊,拿得出來的。 拿出來之後,再從那些本就苦不堪言的百姓身上搜刮填回來。 皇兄這隻顧宣揚自己美名的表面功夫,究竟要做到幾時啊。 “這點孝心若皇兄都不讓臣妹盡的話,臣妹當真沒臉去見母后了,可好不容易有個將功贖過的機會——”長公主堅持着說道。 “你也知道自己所爲叫母后不悅了?” 慶明帝無奈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隨你,免得你回頭埋怨朕獨吞了這份功勞。” 見他同意,長公主一喜:“多謝皇兄。” 心裏卻是叫苦不迭連連嘆氣。 叫她填了一萬兩銀子進去,她還要道謝,這是什麼人間慘劇啊。 “朕已經叫人做好了圖紙與木模,很快便可動工了。”慶明帝笑着道:“樓內各處所繪與題字,朕打算請名師大儒親自動筆。萬福字,便由鎮國公府上的許先生來題。” 敬容長公主點頭。 體面又不花銀子,還顯得風雅,甚好。 慶明帝又興致勃勃地說了許多細節,敬容長公主不時地附和誇讚幾句。 “此次乃母后六十大壽,非往年尋常壽辰可比。” 慶明帝吃了口茶,轉而說起其它:“敬容,依你看,到時可要召定辰回京一同替母后祝壽?” 定辰是燕王的字。 長公主握着茶盞的手微微緊了緊,道:“二哥駐守北境,只怕未必能脫得了身。” “朕也是這般想的。”慶明帝笑嘆了口氣,道:“可到底是大壽,若朕不將二弟召回,恐會有人覺得朕太過涼薄,短了兄弟母子之情。” 大慶有着藩王無召不得入京的規矩在。 可太后乃是燕王生母,又當六十大壽—— “外人的看法朕倒不甚在意。”慶明帝又道:“然而自父皇駕崩後,二弟已有整整十七年不曾回京,母后識大體明大局,不曾說過什麼,但心中必然思念甚重。便是朕,也時常夢見二弟,又何嘗不想借此機會與之好好團聚一番……” 說着,看向只點頭而未語的胞妹,眼神溫和感慨地道:“朕知道,你心中必然也十分掛念定辰。” “掛念自是免不掉的。”長公主道:“只是臣妹從小便知道,咱們謝家的男兒同別人家的不同,肩上有着無可推卸的責任在,在大慶江山基業前,其餘之事皆需往後退一退。我想,二哥必然也是這般認爲的。” 二哥曾說過,他生來便有着責任在。 只是不知如今這份責任,盡的可還心甘情願嗎? “是啊,除了父皇和母后之外,你應是最瞭解他的。”慶明帝玩笑般道:“記得幼時,你同他最是親近,常是不願理朕這個長兄,終日帶着定景跟在定辰後面——” 定景是敬王的字。 “那還不是因母親走得太早,我與三弟年紀小,那時尚不知真正誰更親些?”長公主笑着道:“更何況,小時候皇兄總嫌疑我沒個女兒家該有的模樣,我哪裏敢往皇兄跟前湊呀。” 慶明帝聽得朗聲笑了起來,心情似乎因談及幼時之事而十分愉悅。 兄妹二人又談了許多。 慶明帝最後說道:“定辰回京之事,朕會再好好想想,若是可以,還是讓他回來一趟的好。” “一切但憑皇兄安排就是。” “好了,時辰不早了,朕也就不拘着你了,回去吧。” 敬容長公主笑着起身行禮。 “那臣妹就先告退了。” 慶明帝點頭。 長公主欲離去時,又看着慶明帝道:“敬容知道皇兄政事纏身,但還是要保重龍體。” 雖說也有許多缺點在,但這到底是她的親兄長啊。 第171章 攔路 慶明帝聞言,眼神越發柔和,頷首之後,復又苦口婆心地道:“你也一樣,莫要再整日飲酒了,也早已是當母親的人了,凡事多些分寸。” “是,敬容記下了。” “對了——” 慶明帝似忽然想起了什麼,有些好奇地隨口問道:“朕這些時日常與母后說起舊事,經母后提醒,方纔記起來,父皇大行之前,曾特意將你單獨叫到面前過——不知那時父皇都同你說了些什麼話?” 他還是想聽敬容親口說一次。 原本都要離去的長公主忽然聽得此一問,不禁怔然了一瞬。 “……這麼多年過去,許多話都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父皇那時交待我要收些脾氣,好好地過日子。” 那時父皇還不知道她究竟嫁了個怎樣噁心的貨色,她亦還未真正看清那狗東西的真面目,於是面對父皇的叮囑,彼時她皆一一應下了。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慶明帝問。 敬容長公主點頭。 “還有一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上,是關於皇兄的——” 慶明帝眼神微動,看向她。 兄妹二人對視着,長公主神色認真地道:“父皇說,將這江山交到皇兄手中,十分放心,皇兄勤勉,定是個明君。而二哥忠正,亦會是一位好臣子,三弟四弟也皆是仁厚之人。君賢臣明,大慶基業必然可保長久。” 若是可以,她很想讓皇兄放下那些多餘的疑心。 但有些話,便是親兄妹也無法明言,一旦說出口,無用不提,更會招來麻煩。 “沒想到父皇這般看得起我。”慶明帝笑了笑,道:“我一直以爲,他更喜歡二弟多一些。” 長公主袖中手指緩緩收緊。 面上卻依舊帶着笑意:“皇兄乃是父皇的長子,民間都說,第一個孩子,總是會得父母多幾分厚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