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

作者:鶴招
朱翊鈞搖頭嘆息,心中頗爲感慨。

  歷史上的朱希忠,萬曆元年九月三十日病卒。

  今日是七月十九,二者相去其實並不遠,就算沒有湖廣這一遭,也是兩個月的事了。

  只不過,這二者中的君臣之誼,大不相同。壽終正寢,哪裏比得過慷然赴死。

  雖說有各取所需的成分,但……

  即便千金買馬骨,都不能虧待成國公府,又更何況是對自己有着莫大的臂助。

  自登基前後,錦衣衛助自己控制內廷,壓制兩宮與高拱,到如今這位成國公因公殉職。

  成國公府已經全然依附於自己,可謂渾然一體。

  要是朱希忠身後哀榮都護不住,還怎麼讓人相信他口中的再起凌煙閣?

  當初朱紈替世宗皇帝辦事,深陷彈劾而自盡,甚至反攻倒算,牽連親族,世宗皇帝卻無動於衷。

  直到事後五年,兵部尚書聶豹都還在陰陽怪氣世宗——“律有明條,今閩浙勢豪私造巨舟,與賊交易,稍一厲禁,怨讟朋興,自巡撫朱紈不得其死,法網遂撤。”

  你看,編制法網的人都不得其死,還讓人怎麼管閩浙勢豪?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爲此,朱翊鈞自然不能讓國公府還像歷史上一樣,朱希忠一死,就急轉直下——朱希忠死的當年還追封王爵,第二年,朱希孝接掌衛事三月死,朱時泰襲國公九月死,十年褫奪所追王爵,十四年,成國公朱應楨自盡。

  錦衣衛,可不是那麼好掌的,稍不注意就會被清算。

  昔有陸炳,後有成國公府。

  所以,朱翊鈞方纔的用詞尚且委婉,卻是斬釘截鐵地表明瞭態度。

  朱希忠是殉國!欽差辦案,勞死任上!

  什麼?擅殺親王、僭越皇權的潑天罪過?

  成國公只是辦事的方式方法有待商榷而已,本意還是好的嘛,是位好勳貴。

  更何況還是嘔心瀝血,死在欽命任上,怎麼可以對這等純臣太過苛責?

  也別說賞罰的問題了,直接說說怎麼賞吧。

  張居正與高儀對視一眼,紛紛露出無奈的表情。

  現在皇帝屁股一翹,他們就知道他是要拉屎還是撒尿。

  又是這種爲難的事。

  廷議不是內閣的一言堂,滿朝文武也不是由內閣如臂指揮。

  皇帝只需要考慮說服他們首輔、次輔而已,他們要調和的陰陽,就多了。

  張居正作爲首輔,當先開口:“陛下,不僅朱希忠之事,還有駙馬都尉鄔景和。”

  “鄔駙馬即便是宗正,也不能不經禮部、內閣、陛下,擅自將荊、襄、岷、吉定爲罪藩,降等襲爵。”

  除了這四藩外,楚藩還在查。

  可以說,湖廣所有的親王,經此一事,都淪爲了罪藩。

  與朱希忠的事情一樣,一旦到了廷議,又是軒然大波。

  不是說親王、郡王不能殺,此前朝廷殺的也不在少數。

  也不是宗藩不能定罪,遼藩除國還是他張居正親手操辦的。

  問題在於,這種程序問題,不經由內閣、皇帝審定,就自作主張,擅自行事,成何體統?

  此例一開,風氣蔓延到邊關大將,各地督撫,那就是禮制崩壞。

  萬萬使不得!

  朱翊鈞聞言,也認同地頷首附和:“辦差的方式方法,確是有失妥當。”

  他露出笑容,理所當然:“所以今日纔要跟二位先生商議,此事應當如何收尾。”

  張居正見這做派,果不其然的意料之中,不由無奈。

  小皇帝捨得放權,可一旦插手政事,無不是給內閣找大麻煩。

  朱希忠擅殺親王,小皇帝一上來就暗示其非但無罪,還要賞賜。

  鄔景和僭越職權,牽扯的不只是內閣,科道、御史、禮部上下都不會輕輕放下,小皇帝輕飄飄一句方法失當,意思就是半點過失不能沾了。

  小皇帝就仗着內閣調和陰陽,遇到事情就將他跟高儀喊來——“先生,再調一調嘛”

  讓人實在是……嗯,感覺好像還不錯。

  好歹都是正經事,不是世宗皇帝一意孤行修殿閣這種的調和陰陽。

  張居正沉吟片刻,緩緩道:“陛下,湖廣的案既然已經查的差不多了,就讓海瑞等人,先回京覆命罷。”

  湖廣折騰有些久了。

  當初楚藩弒父篡位的大案,世宗欽命鄔景和辦案,前後一個月餘,就爲湖廣上下排斥。

  如今這事久久不結,還有不少士紳連帶着被破家滅門,壓力更是倍之。

  就張居正每日接到江陵老家說情的信件,就沒斷過。

  當然,理由很是冠冕堂皇,欽差查案,人心動盪,不僅打擊了官吏理政的熱情,更是影響了百姓生產務農的積極性啊。

  即便在梁夢龍到任後,有所緩解,陣仗也不容小覷。

  皇帝既然說要收尾,那最好是先定調結案,表態再說。

  免得人心浮動。

  三人這邊談論正事,一旁的張宏則是不聲不響佈置好了午膳,站到皇帝身後,以示提醒。

  朱翊鈞見狀,起身走下御階,執禮相邀:“二位先生,咱們先用膳。”

  兩位閣臣也習慣皇帝這做派,連忙謝恩跟上。

  喫飯的時候,正適合議事。

  所謂食不言,那是嚼東西不能說話,而不是席間不能說話,否則就不會這麼多宴請了。

  三人列次坐下。

  朱翊鈞接上方纔張居正的話:“先生,朕稍後便下詔,將湖廣一事定結,着海瑞即刻回京,如何?”

  下詔肯定是要下的,欽差也該回來了。

  他將首輔次輔叫來,不就商量完了好擬票麼?

  至於詔書內容,就看三人達成什麼共識了。

  兩位閣臣聽罷皇帝言語,高儀率先開口問道:“陛下果要將各藩宗產收歸內廷?”

  降等襲爵這事,在鄔景和臨行前,皇帝就已經跟他二人商議過了。

  當家才知柴米貴。

  節流之事,從來不在於意願,只是各有阻力罷了。

  宗藩降襲的阻力本就在皇帝,戶部和內閣從來沒意願出錢養這麼多宗室。

  皇帝既然有意,兩人自然是萬分贊同。

  彼時的共識就是,從湖廣事入手,罰罪藩降襲,開解底層宗室的商禁。

  等放出風聲後,再授意聽話的宗藩一二家,自請降襲,另行賞賜,內外各有一罰一賞,裹挾其餘宗藩。

  先坐實,再定製。

  溫水煮青蛙使各藩不至於串聯,也能保全皇帝聖德。

  不過,這事之外的收歸宗產,小皇帝可沒與二人透過風!

  涉及到真金白銀,就跟老師玩心眼?

  朱翊鈞見高儀神色微妙,頗有不滿,他連忙讓張宏給先生盛碗湯,壓壓暑氣。

  面上則誠懇道:“此事,朕也就跟鄔景和提了一句,將岳陽王府宗產抄沒。”

  “哪知各藩竟然都有牽扯,朕也始料未及!”

  “不過先生,既然已經抄沒收歸了,總不能再朝令夕改了。”

  “至於宗產具體處置,卻不止是內廷,朕欲讓內廷、宗人府、戶部統管。”

  沒跟鄔景和打招呼那是假的。

  當初海瑞等人臨行前,確實只知道岳陽王府涉案了。

  但朱翊鈞有所猜測,甚至說暗示朱希忠牽連各藩,就不足爲道了。

  湖廣這次,若是真要將各藩宗產全部抄沒,定然也有近百萬之巨。

  只以楚藩爲例,歷史上楚藩被王守仁訛詐,說楚藩侵奪了他祖上王弼的財產,有一千多萬兩。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