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揚州之戰(下)
“本次軍演爲例行軍演,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不以任何國家爲假想擔”——大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
與此同時,趙匡胤滿面怒容地接見了“買宴”的南唐貢使馮延魯。
馮延魯是“四凶五鬼”之一,柴榮“三徵淮南”時在揚州被俘,柴榮愛其才,待之甚厚,三年後將其放歸南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這客居汴州的三年,讓馮延魯躲過了李璟對“四凶五鬼”集團的清算。
隨着中原王朝對南唐的威脅日益嚴峻,像是馮延魯這樣熟悉中原內幕又深得中原君臣欣賞的人,一躍成爲南唐政治圈裏最炙手可熱的存在,也就有了馮延魯的這次出使。
趙匡胤給他下馬威,先聲奪人,怒不可遏地責備南唐與李重進勾結,“汝國主何故與吾叛臣交通?”
南唐使團嚇得面如土灰,個頂個噤若寒蟬,不敢吱聲,唯獨馮延魯氣定神閒,“陛下休發雷霆之怒,慢動虎狼之軀。您只知他聯絡我主,卻不知此事的詳細經過。”
趙匡胤原本以爲馮延魯等人必定會驚慌失措,大宋也就由此掌握外交主動權,沒想到馮延魯化被動爲主動,反而給他下了一個套。
“哦?那你詳細。”
馮延魯羽扇綸巾,談笑道:“當時,李重進派來的使者就住在我的家中,我們國主派人告訴他‘大丈夫失意而反,古已有之,但你已經失了時。大宋受禪之初,人心未定,潞州李筠又勾結北漢作亂,那時候你不反;如今人心已定,你卻想以區區數千烏合之衆來對抗下之精兵,縱然是韓信、白起復生,也毫無卵用,我雖然有兵有糧,卻不敢資助你啊!’所以,李重進纔沒有得到任何外援,纔會敗得如此乾脆利落。”
本來想給南唐扣上一頂“暗通叛臣”的大帽子,馮延魯上嘴脣一碰下嘴脣,把南唐塑造成平淮首功。
趙匡胤深諳以理服饒精髓,那就是有理的時候,大家要講道理,沒理的時候,拳頭就是道理。我們拋開事實不談,我們大宋就是有理。
“縱然如此,可是你看——”擡手一指麾下精銳之師,“諸將都勸我乘勝渡江,咋整?”
面對赤裸裸的戰爭威脅,馮延魯不卑不亢,正色道:“李重進自認爲下無敵,然而英明神武的陛下一旦親臨,直接秒殺那廝,我們江南國又豈能跟王師抗衡?不過……我們江南還有數萬親衛侍從,都是追隨徐知誥的老革命了,他們誓與南唐共存亡,如果陛下執意要吞併我們的話,也要做好犧牲數萬將士的準備;更何況,長江塹非淮河可比,風高浪急,陛下萬一遇見大風大浪,進則無法攻啃城,退則糧道盡失,恐怕陛下的雄心壯志也未必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