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賴氏傳奇(下)

作者:南無臭蛋
【賴氏傳奇】

  高從誨死後,其第三子高保融襲位。

  高從誨一共有15個兒子,史籍留下姓名的是11人。其長子高保勳,次子高保正,不知什麼原因,高從誨直接把位子傳給了三子高保融。

  難道是高保融資聰慧、器宇軒昂、骨骼驚奇?我們聽聽權威史書對他的評價:

  《新五代史》:“性迂緩,無材能。”

  《宋史》:“性迂闊淹緩,御兵治民,一時術略政事。”

  《十國春秋》:“迂闊淹緩,無材能。”

  無論是宋朝史官,還是元朝、清朝的史官,都在高保融的評價上保持了統一口徑,翻譯過來就是幹啥啥不孝乾飯第一名。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高從誨的長子、次子可能已經去世,因爲高保融襲位後,政事都交給弟弟高保勖,如果是考慮廢長立幼的話,那完全可以直接讓高保勖襲位。

  高保融襲位後,繼續向中原稱臣納貢,後漢劉承佑派遣親信郭允明來賜衣幣、正法統。

  郭允明,是劉知遠的心腹,更是劉承佑的心腹,是“舅族羣”核心人物,在“蕭牆之變”中,楊邠、史弘肇等饒子嗣被他親手宰殺。而當郭威兵臨城下時,他又親手殺了劉承佑,隨後自殺。

  史籍記載,到了荊南地面,郭允明“車服導從如節度使”,注意,高保融在後漢的封建王朝權力體系中就是節度使,這段話的意思是郭允明使用的規格與高保融相同,甚至還略高於高保融。

  郭允明的使團隨身帶來了十幾壇御酒,這是劉承佑賜給高保融的,然而郭允明每逢喫飯,必然“厲聲索取御酒”,真不拿自己當外人。

  所謂上國之臣當下邦之主,郭允明到了荊南就是太上皇般的存在。高保融不敢怠慢,只能心侍奉,仰人鼻息。

  就在高保融心翼翼裝孫子的時候,有人報告,郭允明暗中派人丈量城池!

  開了上帝之眼的我們當然知道後漢當時根本沒有攻取荊南的計劃,郭允明故意讓荊南人知道自己正“悄悄地”測量,“若爲攻取之計”,以此訛詐高保融。

  高保融上鉤,重金賄賂郭允明。

  郭允明裝夠了大爺,拿夠了賄賂,大搖大擺地回朝覆命去了。

  很快,後漢就被後周所代替,中原不再是那個中原,而荊南仍然是荊南。坐擁荊州彈丸地,笑看五代更迭戲。

  乾佑三年,後蜀施州刺史田行皋叛逃荊南,高保融命人把他抓起來,遣送後蜀,此人背叛蜀主,焉能盡忠於荊南?

  實際上,這只是荊南高氏政治智慧的體現,荊南怎麼可能爲了一個的刺史而破壞與後蜀的睦鄰友好關係呢?“蜀——荊——汴”絲綢之路還要不要了?

  次年郭威代漢建周,高保融向郭威進貢了白金一千兩、法錦二十匹,換來了兼中書令、封渤海郡王。荊南繼續維持了與中原的臣屬關係。

  高保融時期,與後周關係和睦,荊南繼續享受着五代時期最大的奢侈——和平。

  郭威駕崩前,封高保融爲南平王;柴榮即位,給高保融加守中書令。

  “三徵淮南”之初,高保融奉詔出兵,派大將魏璘率水師進逼鄂州。

  從荊南的利益出發,中原徵淮並不符合其利益,所以高保融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派兵鄂州,爭搶勝利果實,一方面將則派使者到南唐,勸李璟答應柴榮的條件,以和爲貴。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

  後來南唐與後周談妥了劃江而治,隨即息兵罷戰,柴榮得到了高保融勸南唐內附的書信,非常高興,賜絹一萬匹。

  一封信,換來一萬匹絹,高保融發現了一條生財之路。於是在得到賞賜的4個月後,又寫了一封信,送到後蜀,勸後蜀孟昶向後周稱藩。

  孟昶給了回信,你可能不知道,去年我剛給後周發了短信,可他不回我!

  前文有過介紹,因孟昶在書信中自稱“大蜀皇帝”,柴榮怒其抗禮而不答,孟昶對柴榮已讀不回覆的做法亦氣憤不已,哥稱帝的時候你還在偷雞摸狗呢,裝什麼大尾巴狼!在這節骨眼上,荊南來信勸其歸順後周,孟昶當然不肯。

  又過了4個月,高保融又給後蜀孟昶寫了一封信,勸他不要敬酒不喫喫罰酒,別給臉不要臉,抓緊舉國降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