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五章 調整
如果早於這個時間中國就只能倉促開戰,對付英國這樣的世界級強國,必須要有較充分的準備,否則就會在戰爭中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比如說中國正在全力實施的西南邊疆公路網計劃以及緬甸公路計劃,這兩個計劃最終將保證中國陸軍第一時間進入緬甸,隨後以最快速度越過對英國至關重要的伊洛瓦底江,威脅英屬印度的安全。
這兩個計劃最快都要到37年中才能完成,尤其是緬甸的公路計劃,目前的緬甸在英國的控制下,且正被英國人當成是前線,
英國對這一地區的關注度很高,所以緬甸境內的公路都是以方便商品轉運爲藉口請一些英國商業公司或者佤邦保護國出面修建的。
如果這些公路完不成,中國的裝甲師,摩托化,機械化步兵師推進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後勤保障也會出現不利因素。
所以總參謀部是不會願意看到中英提前爆發戰爭的,爲了避免被西班牙所影響,藍天蔚猶豫片刻後向王啓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那就是搶在西班牙內亂前將菲律賓奪過來。
藍天蔚認爲,英國現在綏靖主義在政府內快速蔓延,目前英國外交大臣霍爾就是個著名的綏靖主義分子。
如果中國搶先行動,造成既定的事實,那麼英國有很大可能不會因爲菲律賓與中國開戰,最多是簽署一份條約。
當然,這個既定事實不能是中國直接吞併菲律賓,而是在菲律賓扶持起一個親中的當地政府,
雖然藍天蔚認爲即便中國吞併菲律賓,英國也有極小的可能接受,但是這個概率不值得去賭,中國的目的是消除菲律賓這個不穩定因素,延緩攤牌的時間,而不是蓄意挑起戰爭,現在還不到見真章的時候。
但是這也只是藍天蔚的判斷,現在的證據也不能支持英國人會完全按照他的判斷行事。
“你們總參謀部有什麼計劃嗎?”
王啓文沒有第一時間否決這個聽起來完全像是個賭博的計劃,照原歷史上英國政府在這一階段的迷惑操作來看,藍天蔚的判斷很可能是正確的。
“如果您下達命令,我們將馬上執行鍼對菲律賓的芒果乾方案,亞約快速反應部隊將會馬上出動,呂宋主島上西班牙殖民軍戰鬥力十分虛弱,我們有把握擊潰他們。
主要的難點是準備扶持的新政權,這需要軍情局和外交部的協助纔行。”
藍天蔚的回答王啓文很滿意,他命令藍天蔚隨時等候他的命令,一旦命令下達,亞約部隊必須以最快速度行動,保證菲律賓的歸屬權。
在命令下達後,中國總參謀部開始忙碌起來,兩艘1933年才下水的重巡洋艦被調到了高雄港,準備組成特遣艦隊,而軍情局和外交部也開始爲菲律賓即將出現的新政府挑選合適的人員,在英國的中國外交和情報機構也開始運轉,以支撐中國在相關方面的行動。
中國的行動讓一些嗅覺敏銳的人意識到東南亞似乎要發生一些大事,英國現任內閣也收到警告,在這種情況下剛剛成爲首相的鮑德溫不得不就中國問題展開專門的討論,看看是否有必要調整遠東政策。
現在的遠東對於英國來說非常的危險,在一戰後,英國人在全球最大的挑戰就變成了中美兩國,而中國是英國首先選擇打壓的目標。
也正因此,英國與中國在20年代爆發了一場極端危險的對峙,雖然最終雙方以各退半步握手言和,但是雙方都將對面當成了最大威脅。
英國政府開始執行對華全方位的威懾戰略,表示要全方位遏制中國對東南亞的野心,以確保凡爾賽條約之下的世界秩序。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在東南亞已經取得越來越明顯的優勢,在至關重要的軍事方面,英軍特別是陸空軍已經無法在亞太地區構建對華軍事技術優勢,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英國政府的對華威攝戰略是不是有還有效果?
而這也是此次討論的重點,而在討論中英國海務大臣明確表示,武力並不能對中國提高軍力以及擴張起到威懾作用,軍事集結對中國已經越來越沒有震懾力,除非進一步加強在東南亞的軍力,才能保證繼續將對華威懾戰略延續下去。
但是更頻繁進行鍼對性軍演以保證甚至加強對華威懾的建議在內閣中並不是很有市場,霍爾等綏靖主義分子認爲這會讓中國感到不安,並導致中國做出不理智的行動。
他們認爲解決遠東問題的關鍵是英國要努力幫助中國認識到,使用武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選擇。
而這也是霍爾及其前任西蒙一直所提倡的,讓中國知道以和平手段解決中英兩國在東南亞分歧的希望還在,通過談判解決中英矛盾也是可行的。
只要中國解決問題時不把強力手段當成首選,遠東就不會發生令人擔憂的災難,英國將有更多的選擇來保證在遠東的利益,但是這需要英國的對華威攝要變得不那麼咄咄逼人,
霍爾堅持在某些問題上不能與中國爭鋒相對,避免衝突,此外英國還要加強與中國以及蘭芳等亞約國家的接觸,防止該地區出現更多的誤判。
但是這並不意味這霍爾要完全放棄軍力震懾,他強調英國需要在印度保證一支相當強的海上打擊力量,用來警告中國領導下的亞約,英國海軍有能力對他們造成傷害,創造談判的基礎。
最終的目的是要中國和英國在談判桌上來解決分歧,讓中國在英國的計劃中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