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屁股決定腦袋
太后很是欣賞李獻的這番手段。
但她發現趙禎有些沉默,“官家在想什麼?”
“我在想,李獻的性子不是那等張揚的,他更願意悄然收拾劉密,給背後那些人一個警告。可他卻做的如此大張旗鼓,目的不外乎便是一個。”
趙禎擡頭,“他想告知那些人,別衝着我動手。否則,他會打斷那些狗賊的雙腿。”
太后默然良久,突然笑了。
她從一個歌女逆襲成爲執掌大宋的太后,這一路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這一路,沒人爲她遮風擋雨,只能靠自己。
可趙禎卻有個良師益友在爲他籌謀,爲他出手。
太后有些羨慕自己的養子。
王曾得知此事後,令人去李家傳話,說打得好。
當然,也有人彈劾李獻,說他擅自動刑。這話傳到宮中,太后輕飄飄的回覆:你看見了?
女人不講道理的時候,男人最好閉嘴。
那個官員兀自喋喋不休,太后一揮手,把此人丟去了崖州。
後世海南是旅遊勝地,可此刻卻是半蠻荒之地。
那人,有福了。
輿論大譁。
宰輔們也分爲兩派,馮拯不吭氣,王曾最後拍板,“老夫沒看見,誰看見了,讓他來尋老夫。”
好了,宮中太后明晃晃的不講道理,沒想到王曾這個濃眉大眼的也變了。
……
“來福!”杏花很喜歡小狗,每日精心爲它準備狗糧。
可來福卻格外的黏李獻。
它把腦袋擱在李獻的鞋面上,哼哼唧唧的。
“好熱鬧。”
來客人了,沒想到竟然是呂夷簡。
“呂相稀客。”李獻起身,“杏花去泡茶。來福,來福……”
來福到了李家幾天,喫的屁股圓滾滾的,就這麼一路滾到了呂夷簡的腳邊。
呂夷簡微笑低頭,“小狗有趣,無需管它。”
他擡頭道:“今日王相大發雷霆,與曹利用爭執許久。曹利用說你這是動用私刑,當嚴懲。王相讓他拿出證據來……曹利用氣得砸了隨身的玉佩。”
王曾爲何護着李獻,李獻覺得目的就兩個,其一,老頭覺着李獻能幫助趙禎站穩腳跟。其二是李獻給的陳皮泡水的方子。
人就是這樣,你對我好,我纔會對你好。
就這麼好來好去,來福,你特孃的……
來福歪着身子,翹起後腿,衝着呂夷簡的褲腿撒了一泡尿。
呂夷簡直至出門都沒發現,笑的令人如沐春風。
這人來此就爲了說這番話?
李獻不解。
第二日,宮中內侍來了,說官家請他進宮。
進宮後,帶路的內侍話多,一路說着自己對那首水調歌頭的敬仰之情,李獻最近聽這話聽的耳朵起了老繭,就笑道:“你莫非還想讓我給籤個名不成?”
“着啊!”內侍神奇的從袖口裏摸出了毛筆和紙,把毛筆放嘴裏潤了潤,殷勤的遞給李獻。
李獻:“……”
趙禎正在上課,李獻在西閣門外準備等候,裏面孫老先生招手,“來。”
“孫先生。”李獻進了西閣,趙禎指指自己的身邊,有種尋到小夥伴一起受苦的歡快,“來,坐這。”
孫奭卻指指自己的側面,示意李獻坐在那裏。
這是先生的席位。
李獻看了絕望的趙禎一眼,很是開心。
“以你的智慧,老夫深信你至少有十餘種法子收拾劉密,給背後那些人警告。可你卻選了最簡單粗暴的法子。”
孫奭喝了一口茶水,“可是覺得老夫讓官家仁慈錯了?”
李獻默然。
“從前漢伊始,士族壯大,帝王也只能尋找平衡之道。到了本朝,士大夫勢大,歷代帝王也只能選擇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國安,這是我大宋的根本,一旦動搖,你可知會如何?”
“您想說一旦動搖這個權力架構,官家將會獨臂難支,天下人都會成爲他的敵人,可對?”李獻反問。
孫奭點頭,“你莫要看士大夫們人不多,可帝王只有一人,江山卻在他們的手中。老夫說這些過了,罷了。既然開口,便說個透徹。”
老先生乾咳一聲,見趙禎聽的聚精會神,不禁莞爾,“往日倒是壓制官家過甚了。”,他打起精神,“官員是誰?士大夫,爲官家牧民的是他們。掌控地方的豪族也是他們。還不明白嗎?”
“資源。”李獻平靜的道。
孫奭眼中閃過欣賞之意,“對,便是資源。天下資源大半在士大夫手中,如此,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看似委屈了帝王,可出力最多的也是士大夫。這是各取所需。”
“您說的沒錯。”李獻頷首,就在老頭欣慰之際,說道:“用資源來剖析大宋的權力結構,並給出最好的分配權力的法子,這看似沒錯,可我想問問先生,帝王施政爲何?”
“穩定江山!”孫奭毫不猶豫的道。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便是穩定江山的最好法子。
“可我認爲,帝王施政的目的,當爲民!”
“士大夫便是民。”趙禎脫口而出。
這是毒雞湯!
李獻搖頭,“那百姓是什麼?”
趙禎:“……”
“牛馬?還是奴隸!”李獻說道:“歷朝歷代亡國的緣由是什麼?”
趙禎說道:“民不聊生。”
“爲何民不聊生?”
孫奭發現趙禎有些興奮,不禁莫名擔憂。
這是倒推之法,趙禎興奮的道:“天災人禍。”
“盛世時天災能平息,爲何那時不行?”
“官員貪腐,府庫不足。”
李獻端坐着,沉聲道:“官員是誰?士大夫。應穩定王朝的士大夫,化身爲挖牆腳的小賊。那麼,若是越過士大夫,帝王把施政的目標對準了底層百姓,會如何?”
孫奭渾身一震,“此言大謬!”
這是立場決定了屁股……李獻看了孫奭一眼,“那麼,就該坐視這些士大夫把大宋的牆角挖倒?”
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二者的最終失敗,便是因爲士大夫們。而後一番內鬥延續多年,成爲拖垮北宋的一大因素。
趙禎輕聲道:“帝王把施政的目標對準底層百姓……”
“屁股決定腦袋!”。這時外面有內侍進來,“李郎君,太后召見。”,李獻起身,對孫奭頷首,對趙禎說道:“你仔細琢磨這句話。”
身後,趙禎喃喃的道:“屁股決定腦袋。也就是說,我坐在何處,就決定我施政的目標在何處。我若是坐在士大夫們那邊,自然施政時便會以他們爲先。我若是坐在百姓一邊呢?”
……
在太后那裏,李獻看到了呂夷簡,令人如沐春風的名門貴子,對他微微一笑,隨即告退。
李獻從太后眼中看到了一抹譏誚之意,腦子裏一震。
首相!
馮拯身子不行了,今年之內必然會退下。他退下後,空出的首相職位會引發宰輔們爭奪。
呂夷簡莫名去李家傳話,話裏話外都對王曾表達了欽佩之情,這是想通過他來示好麻痹王曾。
果然,能在歷史中留名的都不是僥倖。
但看太后的模樣,分明就是對這一切瞭若指掌。
太后把目光轉到李獻身上,“聽聞你尚未婚配?”
不會是要說親吧……李獻心中警鐘長鳴,“是,不過當初家父用學生的生辰八字去請人看過,說不宜早婚。”
太后不置可否的看着他,看的李獻脊背發寒,就擔心老太太開口就是:老身家中有少女如花,正好和你相配。
“官家被困宮中多年,牢騷滿腹,正好,尉氏那邊說是發現祥瑞,老身準備讓官家去看看,也算是散散心。”
趙禎卻不想走,太后只是冷哼一聲,他只得收拾行裝,隨後在百餘騎的護衛下,和李獻離開了汴京城。
剛出汴京城,李獻見趙禎不時回頭,就說道:“要不回去?”
“不敢。”趙禎搖頭,低聲道:“國安兄可知曉大娘娘爲何讓我出來?”
李獻搖頭,這他真不知道。
“馮拯乞骸骨了。”趙禎唏噓道:“大娘娘說讓他再撐一陣子。”
宰輔們都是老狐狸,發現馮拯不對勁,就開始了運作。
“最近汴京的風浪會很大,大娘娘這是讓咱們出來避風頭。”趙禎沒有做主角的覺悟,在李獻的眼中,此刻的趙禎壓根不具備統御大宋的能力。
和太后相比,差得太遠。
二人優哉遊哉到了尉氏,還未曾進城,就見城頭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這是鬧什麼?”趙禎不解問道。
有人去打聽了,回來說,“尉氏發現了祥瑞,是個銅人,縣令馬友請了僧人和道士做法事,恭迎祥瑞呢!”
這是真宗遺毒。
真宗好鬼神祥瑞,下面的官員以此爲進身之階。
但這是太后執政期間,馬友這是喝多了?
李獻和趙禎相對一視,都有些困惑。
趙禎問道:“銅人多了去,爲何尉氏的銅人成爲祥瑞?”
“那銅人之上寫了個字。”
“何字?”
“劉!”
太后姓劉。
趙禎面色慘白。
李獻心頭巨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