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欠打的官家
李獻見了不禁莞爾,“我可讓你走文官之道,你可願意?”
果然,狄青意動。
李獻嘆道:“可你曾發配,曾從軍。你若是走了文官之路,從此,便成了士大夫們眼中的賊配軍。這條路將會遍佈荊棘。”
狄青悚然而驚,有些惶然,“弟子不敢招惹他們。”
歷史上狄青被士大夫們逼的走投無路,直至鬱鬱而終,也不敢和那羣人叫板。
由此可見他對士大夫這個羣體的敬畏。
李獻突然一笑,心想自己也曾是這個羣體中的一員。
“無需懼怕那些人。”李獻把他送到門外,“記住,肉食者鄙!”
狄青點頭,但能看出猶豫之色。
“你是我的弟子,我做人的宗旨你也該承襲了。”
狄青站好,恭謹傾聽。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念頭通達纔是王道。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出手再說。至於後續,讓他們來尋我說話!”
狄青擡頭,見先生眼中盡是不屑之意,心中感動,行禮道:“謹遵師命。”
夕陽下,少年一步步往巷子外走,那背影漸漸的挺拔起來。
來福走出家門,衝着夕陽嚎叫了一嗓子。
“來福,喫飯啦!”杏花在家中喊,來福轉身,屁顛屁顛的跑進去。
“這狗倒也有趣。”
一個熟悉的便衣男子在對面靠牆站着,“見過侯爺。”
“皇城司沒事做了?”李獻問道。
男子說道:“咱們的人奉命查探劉從德斷腿之事,查到當時曾有人縱馬經過。”
“嗯!”李獻不擔心楊琪他們的手段會被人發現。
“醫官說了,摔斷腿和踩斷腿傷情不同,劉從德的腿分明就是被踩斷的。”
“沒告訴太后?”
男子神色古怪,“說了,可劉從德一直堅稱是自己摔斷的腿,太后大怒,一巴掌打掉了劉從德的兩顆大牙。”
好火爆的老太太……李獻的眼皮不禁跳了一下。
“那人伺劉從德經過,從側面巷子策馬衝出來,用暗器令劉從德馬失前蹄,隨後縱馬踩斷他的腿。暗器、縱馬恰好踩斷腿骨,能精準做到這一點的不多。我知曉有人能做到。”
男子看着李獻,“昨日陛下身邊的侍衛統領楊琪帶着人出宮,一夜未歸。我敢說,此事九成九,不,十成十,便是他乾的。”
莫要小看天下英雄啊!李獻微笑。
“侯爺可是好奇我這番話可對太后說了?”男子搖頭,“並未說。至於緣故。那劉從德無才無德,依仗着太后飛黃騰達,富貴之極。這也罷了,算他會投胎。可貪腐錢糧也能逍遙法外,別人視而不見。我卻不能。”
男子拱手,“侯爺手段高明,只是以後……還是給自己尋幾個心腹好手吧!畢竟楊琪等人太惹眼。”
說完,男子告辭。
他和狄青走的是相反方向,夕陽正好照在他的身前,看着凜然。
“貴姓?”李獻問道。
“皇城司親事官,沈從!”
李獻一直覺得皇城司裏都是太后的狗,可此刻他才知曉,哪怕是皇城司這等密諜機構,依舊有人在堅守做人的底線。
……
“有所爲,有所不爲。”
孫奭盯着趙禎,“官家身爲帝王,當剛柔並濟。一切當以國事爲重。私慾當忍……”
趙禎一臉困頓的點頭。
“呯!”孫奭一拍案几,趙禎被嚇了一跳,擡頭,“啊!何事?”
老先生氣得吹鬍子瞪眼,“官家昨夜去做賊了嗎?”
趙禎乾笑,“沒睡好罷了。”
“睡吧!”孫奭擺擺手,趙禎卻不敢。
孫奭拿起一卷書。
趙禎趴在案几上,沒一會兒就打起了歡快的小呼嚕。
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醒來,心中一驚,擡頭看去,沒見到老先生。
“孫先生呢?”趙禎發現西閣內就自己一人。
他伸個懶腰,起來活動了一下身體,就聽到外面隱隱傳來聲音。
“……官家還年少,少年戒之在色,你等身爲官家身邊人,當時刻提醒。”
“孫先生,咱不敢啊!”
“只管提醒,若是官家發火,你等來尋老夫,老夫和他說話。”
“是。”
“孫先生。”聽聲音,是太后身邊的女官,“太后令奴來問,官家今日讀書可還好?”
“還好,老夫有些累了,出來走走,官家在裏面看書。”
“如此奴便去回覆。”
趙禎見孫奭要回頭,趕緊回去趴下。
腳步聲輕輕傳來,在案几側面停住,就聽孫奭嘆息,輕聲道:“和老夫孫兒一般的歲數,卻揹負着偌大的大宋。還有無數紛爭,還得苦讀。老夫知你的苦,只是,誰讓你是帝王呢?熬吧!再熬幾年。”
中午趙禎和太后一起用飯,此時他看着精神抖擻,格外陽光。
“今日讀了什麼?”太后漫不經心的問道。
趙禎隨口說着。
反正太后不可能知曉自己讀書的細節。
他說的飛快。
“這一節不是昨日就讀過了嗎?怎地,今日重讀?”太后擡眸。
趙禎哆嗦了一下,“大娘娘……”
第二日,趙禎去了李家。
來福搖着尾巴在他的腳邊嗅了嗅,趙禎進家,見李獻在清理狗舍,就湊過去。
“幫拿一下。”李獻把裏面的木板抽出來遞給趙禎,準備曬一曬。
“嘶!”趙禎握住木板,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李獻回頭,就見他攤開的左手手心紅腫。
“你這是……挨抽了?”
趙禎點頭,“偷懶被大娘娘發現,捱了一頓。不過大娘娘隨後就給我放了兩日假。”
沒多久,張澤來了。
“魯宗道當朝請纓,願意率人清裁三冗。”
這個消息令趙禎心頭一震,隨即想到了自己挨的一頓抽。
“大娘娘是故意的,想讓我避開這場風波。”
就算是沒有偷懶,太后依舊會尋個由頭給他一頓,然後給顆大棗,讓他滾出宮中去逍遙。
魯宗道剛直,此次競爭首相失敗對他的打擊不小,可此人卻越挫越勇,竟敢發動新政。
朝中頓時震動,太后沉默,羣臣踊躍發言,大部分抨擊魯宗道此舉誇大事實,也就是說,大宋的天,還亮着呢!沒必要搞大動作。
魯宗道堅持,當朝跪下,叩首,神色堅毅,說即便頭破血流,也願爲大宋續命。
續命二字出口,朝野沸騰,大多咒罵魯宗道多事,更有人稱之爲叛徒。酒樓裏,青樓中,老狗二字不斷傳出。
李獻沒想到魯宗道竟有如斯勇氣,可想想後來的慶曆新政,當趙禎展示了自己革新的決心後,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叩首,欣喜若狂,那一刻,他們願爲大宋赴死。
這個時代的人傑們並非胸無熱血,他們只需要一個口子。
而趙禎那日流露出發動新政的意思,被魯宗道感知到了,他回到家中,當即寫了萬言書,第二日呈上。
宰輔們震動。
太后卻提前從皇城司那裏得知了魯宗道的意圖,先尋個藉口把大宋官家‘毒打’了一頓,驅趕出宮城。自己坐在帷簾後,直面垂簾以來的第一次危機。
“狗賊!你不得好死!”
宮城外不少人聚集叫罵。
宮城內,魯宗道擡頭,血流滿面,堅毅的道:“臣前年下地方巡查,發現人浮於事,十羊九牧。官吏大多無所事事,整日附庸作雅……”
李獻也被召了來,他站在邊上,腦海中第一個想到了什麼……
歐陽修,蘇軾。
二人做官做的瀟灑,吟詩作詞,用公帑喫喝玩樂不落人後。
“三司每年都在叫苦,一年比一年更爲艱難。臣知曉,五十載內當無事。可五十載之後,大宋當何去何從?”
魯宗道的聲音在殿內迴盪,羣臣默然。
王曾目光復雜的看了魯宗道一眼,對李獻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出聲。
李獻當然不會出聲。
魯宗道頭鐵,但選擇時機的能力差遠了。
官家年少,太后垂簾不足一年,在這個時候發動新政,是在冒險。
別的事兒可以冒險,可新政關係到大宋國祚。
魯宗道勇氣可嘉,但,終究眼光不行。
太后不置可否,等彈劾魯宗道的聲音開始沸騰時,令羣臣散去。
不表態,不支持,不反對。
太后的姿態留給衆人無限遐思。
“老狗!”有人低聲咒罵。
一直在隱忍和內疚的趙禎終於憋不住了,指着那個官員說道:“當朝辱罵重臣,該當何罪?”
御史猶豫了一下,開口彈劾。
“免冠!趕出去!”官家這一刻英姿勃發,可李獻知曉,這廝是外強中乾。
無數複雜的目光中,趙禎意氣風發。
太后嘆息。
李獻覺得這廝欠打,欠社會毒打。
當日下午,有人彈劾權貴秦宣強買汴京城外良田千餘畝。
趙禎正在意氣風發時,當即建言嚴查。
太后幽幽的道:“誰去查?”
“可遣御史。”
“御史若是偏向了權貴呢?”
“怎會?”
太后說道:“魯宗道纔將請纓革新,隨即就有人舉報權貴強買良田。你信?”
趙禎不解,“難道……”
……
“這是挑釁!”李獻在巷子裏溜達,來福跟在腳邊,趙禎不解的道:“挑釁?你是說……三冗直指權貴士大夫羣體貪婪,於是他們就弄個強買良田,出了個難題……你說我等貪婪,那麼,我便貪婪給你看。你奈我何?”
還好,不蠢,李獻點頭,回身看着他,“你想如何?”
趙禎目光炯炯,“整他!”
……
求票,推薦票,月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