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來自於西北的答覆
馬上就是新年大朝會了,宮中也有了些新年的氣氛。內侍們把燈籠掛在各處,宮女們端着盤子,上面是給貴人們的新衣裳和首飾。
趙禎穿着新衣裳,看着和鄰家少年般的走在宮中,身邊是張澤和侍衛統領楊琪。
“太后說了,此次算是破例,官家務必要快些回來。”張澤和婆婆般的不停嘮叨。
“我知道了。”從李獻走了之後,趙禎被困在宮中許久,此次是他哀求多時,太后纔開的口子。
那廝也不知何時回來。
趙禎看看西北方向,有些遺憾。
因爲馬上是新年,御街上的人很多。
兩側的店鋪里人來人往,趙禎誇讚生意好,楊琪解釋道:“哪怕是再窮的人家,新年時也會採買。”
趙禎若有所思,“這便是要一個辭舊迎新的兆頭。”
幾個女孩在邊上玩耍,唱着歡快的歌,讓人心情愉悅。
趙禎問道:“給曹氏的禮物可送去了?”
昨日他令人給曹家送了禮物,可那禮物卻是女孩兒喜歡的,不言而喻,這是走了丈人路線,想給未來的皇后一個好印象。
太后都說,官家若是對誰好,那真是掏心掏肺。
李獻若是在,定然會補刀:他若是對誰不好,那便是沒完沒了。
趙禎親政後就來了一場大清洗,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送了,曹家謝恩,說定然會妥善處置。”張澤一臉得意。
“那就好。”
轉了幾個彎後,衆人來到了一家酒肆外。
趙禎徑直走進去,裏面坐着個少女,聞聲回頭。
竟然是王氏。
“官家。”王氏紅了眼睛。
“哎!”趙禎嘆息,“你託了幾道關係想見我,可有話?”
王氏落淚,“自從得知落選後,奴在家中便不思飲食。我倒無礙,只是會想官家。”
趙禎眼中多了不忍之色,“你……”
“官家!”王氏走了過來,看着楚楚可憐,“那日後,我便發誓,此生再不……”
“咳咳!”外面突然傳來咳嗽的聲音,趙禎回身,就看到了張景那張令人討厭的臉。
“王小娘子,人不喫飯就沒法活,要小心吶!”張景頷首,隨即退了出去。
沒想到出來偷會女人被太后知曉的趙禎尷尬的退後幾步,認真看了王氏幾眼,“去嫁個疼愛你的人吧!保重!”
“官家!”
王氏頹然坐下。
爲了她能進入宮中,王蒙正花費了巨資,且耗盡了家中人情。眼瞅着希望就在眼前,未曾想卻被人擊破了。
“李獻!”王氏咬牙切齒的想到了那日的見面。王蒙正說李獻對她的印象不好。不言而喻,在官家的親事上,李獻起到了關鍵作用。
趙禎狼狽回到宮中,太后淡淡的道:“以後自然會有見面的機會。”
趙禎大喜,“多謝大娘娘。”
他覺得太后會讓王氏成爲自己的嬪妃,如此也不錯。
等他走後,太后叫來了羅崇勳。
“從德整日在家作甚?”
“大郎君和一羣友人整日出去喝酒,去青樓,還賭錢。”
“喫喝嫖賭,樣樣俱全,倒也難爲他了。”太后譏誚的道,“那個王氏伱如何看?”
“臣不敢幹政。”
“說!”太后拿起奏疏。
羅崇勳仔細想了想,“那個女人不捨榮華富貴……怕是對官家賊心不死,”
“王蒙正一心想藉此魚躍龍門,她也想母雞變鳳凰,可笑!”
太后冷笑道:“不過,老身倒是願意成全這一家子,讓從德進宮。”
劉從德被人從某位當紅女妓的牀上揪了出來,胡亂穿上衣裳進宮。
太后看着面色潮紅,衣裳不整的劉從德,冷笑一聲,“你倒是比老身還忙。”
“姑母,我只是去與人敘舊。”劉從德哆嗦了一下,跪下糊弄太后。
“老身看你這般忙碌,便是因家中少了個人管着的緣故。老身這裏有個可人兒,你可願娶?”
“可人兒?”劉從德打個酒嗝,“姑母說的是……”
“王氏。”
“哪個王氏?”劉從德酒壯英雄膽,竟敢追問。
“官家喜歡的那個王氏。”太后譏誚的看着他。
劉從德愣了一下。
讓我娶王氏。
那不是橫刀奪愛嗎?
把官家的心頭肉搶了,但凡以後官家親政,我第一件事就該上吊,否則生不如死。
“姑母饒命啊!”
……
王蒙正在家中聽了女兒的講述,嘆息,“爲了把話傳到官家耳中,爲父耗盡了最後的人情。”
“女兒無能。”王氏面色蒼白,倔強的道:“爹爹,見識過了宮中的宏大,女兒不會嫁給那些富家子弟。”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你見識過了真正的富貴,自然不會對往日豔羨的人家動心。是爲父害了你。”
王蒙正摩挲着案几,“不過,退而求其次,女兒,可願爲嬪妃?”
王氏咬着下脣,眼中淚水盈盈,憋屈了許久才嗯了一聲。
“好,爲父去想法子。”王蒙正重新恢復了鬥志。
“阿郎,有宮中人來了。”僕役帶來了令王氏父女狂喜的消息。
“女兒,趕緊把淚水擦拭一番,整理妝容,務必要端莊,萬萬不可豔麗……”王蒙正囑咐了一番,這才親自出迎。
內侍進了大堂,看到了屏風下長裙一角。
“不知太后和官家有何吩咐?”王蒙正笑道。
“太后說了,王氏端莊。”
那裙角往外動了一下。
王蒙正心中大喜,“太后過獎。”
“太后爲王氏選了一門親事。”
裙角往後縮去。
王蒙正大失所望,強笑道:“不知是誰?”
“太后的親外甥,劉從德!”
呯!
屏風被推倒,露出了悲憤的王氏。
內侍看了她一眼,隨即回宮。
太后得知了王氏的表現後,不禁嘆道:“此女善於掩飾,官家哪是她的對手。”
羅崇勳笑道:“虧了定遠侯說服了官家,否則還真是個麻煩事。”
太后莞爾,幽幽的道:“也不知西北那邊如何了。”
大朝會是新年的第一件大事。
爲此,在汴京有頭有臉的臣子都會出席。
天色還麻麻黑時,趙允讓就到了宮城外,正好遇到趙元儼。
“鬼鬼祟祟的作甚?”趙允讓冷笑看着站在城牆陰影中的趙元儼。
“這是她垂簾的第一年。”趙元儼的聲音從陰影處傳來。
“去年一年……”趙允讓回憶了一番。
“她幹得不錯。”
陰影中的趙元儼默然,沒有否認。
這一年大宋遇到了些問題,但總體來說依舊平穩度過。
朝野對太后的執政頗爲滿意,當然,也有不滿意的。
比如說那些士大夫們,對太后護着墨家餘孽李獻很是不滿。
“多少人會對老身不滿,不過老身不在乎。”太后在更衣,準備換上隆重的衣飾。
羅崇勳說道:“前唐武曌便留了個無字碑,便是不在乎別人的說法。”
邊上站着的韓薇看了太后一眼,太后神色平靜,“老身執政一年來,大宋如何,大多數人會說好。治理一國,你總不能讓所有人都爲你叫好,那不可能。老身唯一能做的,便是讓大部分人叫好。”
羅崇勳笑道:“他們說太后該偏向士大夫們纔是,畢竟祖宗說過,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老身也想,不過,先帝折騰了多年,這個天下被折騰的奄奄一息。老身拿什麼來偏向士大夫?難道繼續從百姓手中盤剝?”
太后搖搖頭,“連定遠侯那麼年輕都知曉善待百姓便是善待自己。否則哪一日百姓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任憑你什麼王公貴族,最終難逃一死。”
韓薇想到了那個惡人。
也不知他如今在何處。
一騎到了汴京城外,衝着城頭喊道:“十萬火急。”
還沒到開城門的時間,城頭放下籮筐,把來人吊了上去。
“何處消息?”守將問道。
來人面色憔悴,臉上被寒風吹開了口子,看着格外悽慘。
“這不是……這不是……”
驗證身份後,來人走下城頭,守軍弄了匹馬給他,兩騎陪着他進宮。
城頭,想了半晌的軍士一拍大腿。
“這不是汴京紈絝的班頭潘成規嗎?”
……
大朝會已經開始了。
太后坐在帷簾後,各國使者在一側,臣子們烏泱泱站滿了殿內。
潘惟熙也在,他和勳戚們站在一起,聽着王欽若大聲念着對去年的總結。
“……党項李氏桀驁,大宋天兵至,擊退李氏大軍……”
身邊的勳戚輕聲道:“老潘,這可是那位定遠侯的功績。王欽若此刻讚頌對頭,大概也是捏着鼻子強忍着憋屈。對了,你那長子跟着定遠侯廝混,可有長進?”
潘惟熙看到李氏的使者在那裏面帶怒色,微笑道:“此次大郎跟着定遠侯去了西北。老夫不求別的,只要他能長進些,回頭老夫就登門拜謝定遠侯。”
“太后!”李氏的使者貿然出聲打斷了王欽若的話,北遼使者在幸災樂禍的看熱鬧。
李氏的使者桀驁的道:“李氏有雄兵無數,北遼五十萬大軍攻伐也只能大敗而歸。”
大宋真的要和我李氏翻臉嗎?
可做好準備了嗎?
北遼使者沒想到自己會被牽連,暗罵一句,但接着又興奮了起來。
新年大朝會被李氏使者來這麼一下,大宋君臣該如何應對?
王欽若面色冰冷,這篇文章當初他質疑過,說用什麼天兵,什麼擊退會激怒李氏,可官家一力堅持。
看,果然是這些惹來了麻煩。
他看了官家一眼,心想此事該如何應對,官家倒是拿個主意啊!
一個內侍急匆匆進來,面帶喜色。
“何事?”羅崇勳過去詢問,接着出了大殿。
再回來時,他的身後跟着一個頗爲狼狽的人。
潘惟熙看了此人一眼,身體一震,“大郎!”
潘成規看了父親一眼,神色肅然的來到了前方,行禮。
“臣奉先生之命從西北趕回汴京,向太后官家報捷。”
是那個豎子!
太后精神一振,“說。”
趙禎握緊了笏板。
“天聖元年十二月,李氏以三千精騎夜襲我軍,先生以兩千騎大敗敵軍,斬殺千餘,俘獲八百餘。生俘領軍之人,李氏世子李元昊幕僚張誠!”
潘成規的聲音迴盪在殿內,李氏使者心神失守,失聲問道:“你先生何人?”
太特孃的給朕爭氣了……趙禎微笑道:“他的先生,便是我大宋定遠侯,李獻。”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