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唾棄
有人開頭後,所謂的惜售就成了個笑話。
那個老婦人第二個衝出來,拽着人就往自家拉。
接着就亂套了,李獻先見之明的申請來的兩百軍士發揮了大作用,迅速恢復了秩序。
回到家中,杏花正在做飯,很是寶貝的拿出了一個封好的罐子,從裏面數了幾粒香料放進鍋裏。
“多放些!”李獻進了廚房。
“很貴的。”杏花捨不得。
“又不差這點錢。”
“省一點是一點。”杏花執拗的道。
“好吧!”李獻說道:“回頭我便買它個十斤八斤的,喫不完臭掉。”
杏花癟癟嘴,等他出去後,這才又數了幾顆進去。
人窮怕了就會本能的節省,看到浪費的行爲便會生氣。
天熱,在院子裏喫飯時,杏花不小心掉了一角餅,剛想撿起來,她養的一隻雞低頭就啄住了餅子,飛也似的跑了。
杏花大怒,來福追了上去,張嘴就咬住了雞脖子。
“住口!”
杏花終究捨不得自己養的雞,信誓旦旦的說這隻小母雞長大後會下很多蛋,如此家中就不用去買雞蛋了。
可當看到狄青後,杏花覺得養一隻雞還不保險,至少得二十隻。
十個雞蛋攤成的蛋餅,狄青沒幾下就吃了,接着喫下面的湯餅。
喫完飯,李獻問了他最近的情況。
狄青揉揉肚子,“弟子長這個模樣走到哪都是麻煩,軍中將領說弟子這等人就該進宮。操練時,弟子的麾下總是會被人嘲笑,弟子爲此與人私鬥……”
“多少次?”
“二十七次。”
“輸贏。”
“贏二十七次。”
“就沒輸過?”
“有人拳腳厲害,我便與他比試刀槍,有人刀槍厲害,我便與他比試箭術。”
“沒人說你越發像是寬夫了嗎?”李獻嘆道。
“弟子像先生纔是。”狄青嘟囔。
李獻從不覺着自己狡猾,於是便罰狄青功課翻番。
功課越來越深入,李獻授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師徒二人在廊下上課,杏花走路都躡手躡足的。
來福就在樹下趴着,任由那隻小母雞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昂首而過。直至聽到腳步聲。
“國安哥哥。”
李獻微笑看着蘇荷跑進來,見他們在上課,蘇荷做個鬼臉,喊了來福去門口玩耍。
兩個皇城司的密諜扮作是閒漢在巷子口蹲守,見到蘇荷其中一人說道:“這個小娘子倒是可愛。”
“她救過定遠侯。”
“難怪這般受寵,咦!那人是想作甚?”
一個男子悄然接近在逗弄來福的蘇荷。
當接近後,他怒吼一聲撲了過去。
“小心!”密諜喊道。
一根木棍子突兀的出現在男子的視線內。
呯!
蘇荷聞聲回頭,身後就只有範集,她納悶的道:“我聽到有人叫嚷。”
範集笑的慈祥,“小人方纔覺得快活,便叫嚷了一聲。”
“你很快活嗎?”那麼熱的天,蘇荷覺得不快活,除非國安哥哥帶自己去金明池消暑。
“是啊!看到小娘子,小人就覺着快活。”
門內,另一個護衛拖着男子去了拆房。
口供很快就出來了。
“是個党項人,去年來了汴京,以做工爲生。”
“爲何對蘇荷動手?”李獻動了殺機。
“朝中剛決議,把今年和李氏的貿易削減三成。此人來了汴京,可妻兒還在西北李氏那邊。”
“這是什麼說法?”
男子被帶來了,腦門那裏高高腫起,看着李獻的目光中帶着不加掩飾的仇恨。
“每年大王都會賞賜興州軍民,錢糧大多來自大宋。少了三成,家中妻兒今年必然會過的艱難……”
沈從來了。
“有人在外面放話,說鉅子一力主張懲治李氏。”
“這是想把我塑造成爲一個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人設?”李獻納悶了,沈從同情的道:“有人據此說鉅子會影響官家……”
嘖!
“好手段。”李獻讚道:“一個喜歡窮兵黷武的臣子,一個慈悲的帝王,在民間眼中,這個帝王便是萬家生佛,而這個臣子,便是窮兇極惡的魔鬼。”
這不用想,就是儒家的手段。
“鉅子且小心。”沈從提醒道。
“其實我挺感謝他們的。”李獻是真的想感謝那些人。
……
“他說朝中太多陰柔之氣,正需殺伐的陽剛氣息來調和。”
王瀾山笑道:“他這是在譏諷大宋文弱嗎?”
“前唐兵戈鋒利,可最終如何?”
王珣的話被人傳到了墨學,正在授課的李獻聽聞後說道:“我寧可站着死,也不願跪着死!”
這話就像是一巴掌,抽在了許多人的臉上。
李獻出墨學時,有人衝着他吐唾沫,但離的很遠。
“你這個奸佞!”
李獻笑了笑,沒把這當回事。
“先生,千夫所指啊!”文彥博說道。
“我興墨學,便是要打斷儒家這等仗着人多勢衆,動輒給人扣帽子的毛病。”
當一個士子靠近李獻,準備吐口水時,李獻毫不猶豫的給了他一馬鞭。
第二個士子舉着聖賢書,一臉莊嚴的靠近李獻。
依舊是一馬鞭。
第三個,一馬鞭。
“還有誰?”李獻緩緩看向衆人。
“他爲何不否認削減貿易的提議不是自己的建言?”知情人很是好奇。
背後有人說道:“只因這個建言正合他意,他不屑於否認罷了。”
知情人回頭,看到老王曾一臉冷笑看着那些士子,不禁打個寒顫,悄然跑了。
要出事!
老王曾突然衝了出來,揪住一個準備上去的士子罵道:“西北李氏野心勃勃,密諜在汴京肆無忌憚行事,爲君分憂本該是士子之責,伱等卻在此攔住定遠侯吐口水,誰給你等的勇氣?”
士子昂首道:“道理!”
王曾呵呵一笑,“什麼道理?”
“大宋不可走前唐的老路,窮兵黷武的大宋必然死路一條!”
吐口水有個名字叫做唾棄,這些士子用這個看似幼稚的舉動來告知世人,當唾棄蠱惑官家的李獻。
王曾大怒,“敵軍動手,難道大宋只能束手不成?”
士子說道:“可李氏大軍何在?”
“李氏大軍在這。”李獻指指周圍的人。
“李氏尚未出兵,可你等卻懼之如虎。當党項密諜把消息帶回興州,李德明會得意大笑,党項人會覺着大宋軟弱如女子,隨後,當伺機而動。贊同大宋對外軟弱的,便是李氏大軍。”
他對王曾頷首,然後嘆道:“漢唐以降,以大宋文人的骨頭最軟!”
這話傳到王珣的耳中,他默然良久。
想辯駁嗎?
沒法辯駁。
漢唐的文人下馬能牧民,上馬能殺敵。讀書人求功名兩條路,其一科舉或是其它方式出仕,其二便是從軍。
漢唐詩詞多大氣豪邁,便是在邊塞和敵人廝殺中孕育出的才情。
而大宋詩詞多婉約,比如說著名詞人晏殊。
正和友人聚會的晏殊聽到這番話,笑道:“李鉅子這是把氣撒到了我輩身上?”
有人說道:“他但凡有本事,便做一首豪邁的詩詞來,否則少扯淡。”
前方的女妓開口高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這是李獻的詞,此詞一出,汴京有人說水調歌頭這個詞牌從此沒法作了。
豪邁大氣便是這首詞的標籤。
那人面紅耳赤,隨即尿遁。
收購宅子的事兒進展穩定,但需要時日。李獻百忙中接到了通知,官家今日要去軍中視察,令他隨行。
視察的對象是狄青所部。
“消息暫時未找到源頭。”趙禎和李獻進了軍營。
“無需在意。”李獻不覺得那羣蠢貨能用口炮消滅自己。
“就怕彈劾。”趙禎提到彈劾就有些發愁。
“刺殺太后之事不能說出去?”
若是丟出此事後,外界誰幹質疑?
“有人說,若是對外說出此事,會刺激李氏鋌而走險。”
趙禎難得譏誚的道:“那些人恨不能把腦袋縮進脖子中,如此就看不見外面的威脅。”
前方將士列陣完畢,李獻找到了狄青。
“果然是軍中第一俊男。”趙禎讚道。
“上了沙場也最容易被敵軍發現。”李獻說道。
操練開始了。
李獻看的津津有味,趙禎看不懂,覺得很是乏味。
操練結束,在李獻的提議下,官家視察了軍中的伙食。
“這是豬食!”吃了一口後,官家怒了。
“都是如此。”李獻低聲道:“沙場上可沒功夫弄什麼美食。若是平日裏就讓他們喫舒坦了,到沙場上喫的簡陋不堪,誰喫得下去?”
喫不好,喫不飽,戰鬥力就弱。
軍中的道理有許多,李獻一一給官家解釋了。
陪同的將領感激不盡。
最後,官家照例要說幾句話。
他看着將領們問道:“若是與李氏開戰,你等可會懼怕?”
一個將領說道:“臣等無懼!”
“可有必勝的把握?”趙禎心氣大振。
“並無!”將領很誠實,接着單膝跪下,怒吼,“但臣有必死之心!願爲陛下效死!”
趙禎就像是喝醉酒般的回到宮中,太后聽聞了這番見聞,說道:“男兒都喜建功立業,讓他感受一番倒也不錯。不過,當下最要緊的還是穩住局勢。”
太后苦心孤詣只想穩住大局,而井然有序的收購大局卻遭遇了暗礁。
有人突擊建造屋子。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