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長子出生
擊敗王艾後,李獻發現整個鎮遠城的氣氛變了。
每個人的眼中彷彿都多了光。
山頂上的鎮遠城在漸漸成型,山谷中,端獻族的人甚至開始詢問自己的孩子能否進學堂。
“能!”
李獻很肯定的對梁沫說道:“只要認可鎮遠城,都能入學。”
每個人都知曉,讀書對自己的孩子意味着什麼。但哪怕是在大宋,不是你想讀書就能讀的。
第一個困難是錢糧,你得有錢,先生的束脩,衣裳,書籍,文房四寶的損耗……這些都不是小數目。
有了錢,你還得找到門路讀書。官學不是誰都能進的。
官學進不去,還有私塾。私塾的收費就不提了,最大的問題是數量太少。若是普通人也去求學,門檻都能被踩破了。
最關鍵的是,伱還得尋到一個好先生。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就是個難於上青天的事兒。
但鎮遠城不同。
束脩不用交,仁慈的鉅子會自掏腰包養着那些先生。
學生在學裏每日還能混一頓喫的,也不用交錢。
文房四寶也是學裏免費提供的。
也就是說,你把娃送去,鉅子會還你一個學業有成的孩子。在這個時代,堪稱是的不可思議。
“鉅子便是萬家生佛啊!”
李獻走過一處端獻族的聚集地,十餘人跪地磕頭,虔誠的就如同是膜拜神靈。
“不用交錢便能讀書,端獻族越發心向鉅子了。”文彥博笑道,心想梁沫倒是聰明,如今也很少召集人議事。
“不過鉅子不擔心這些人以後成爲大宋之敵嗎?”韓琦卻有些不同看法,他擔心這些異族此後學業有成會爲異族效力。
“稚圭,你可知曉有多少大宋士子在爲李氏和北遼效力?”李獻問道。
韓琦一怔,這個他還真不知道,“不知。”
李獻想到了後來參與了謀劃好水川之戰的張元。擊敗韓琦後,張元還題詩一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多不勝數。”李獻搖頭,“以後會不會出現墨學弟子爲異族效力?我看會。既然如此,何必遮掩?”
文彥博笑道:“不過我墨學最犀利的不是學問,而是學以致用。唯有在鎮遠城方能一展手腳。去了李氏或是去了北遼,滿肚子學識卻只能望洋興嘆。”
工坊建立起來後,李獻幾番指點,令出鐵量和品質大幅上升。隨即,李獻再度出手,指點工坊出產了些鐵器,比如說鐵鍋……
李獻令人接掌了哈維的商道,那些鐵器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各處,據聞最遠已經販賣到了興州,興許李德明的廚房裏用的都是鎮遠城出產的鐵鍋和鍋鏟。
核心圈子的人都知曉,鎮遠城最核心的不是墨學,而是鉅子。沒有鉅子的幾番指點,鎮遠城也無法走到今日。
文彥博才華出衆,年輕時曾意氣風發說此生再無自己這等人,意思是無人能讓他仰望。可自從拜入李獻門下後,卻成了著名的李吹。
“大宋立國時,爲何定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並非心甘情願,而是迫不得已。”李獻帶着兩個弟子站在山頂工地旁,仰頭看着城池,心中涌起了一股終於有了立足之地的感慨。
恍若後世歷盡無數艱難,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房產一般。
“士大夫們爲何能令帝王低頭?”李獻拍拍城牆,滿意的點點頭,按照他的吩咐,鎮遠城以後會成爲墨學的一個象徵,而不是某座堅城。
“在於學識。”韓琦說道。在他看來,唯有學識才是士大夫們讓帝王不得不合作的基礎。
“不。”李獻看了若有所思的文彥博一眼,“在於壟斷!”
文彥博眼中閃過異彩,“是了,他們壟斷了讀書的途徑,把普通人隔絕在外,就確保了自己能壟斷權力……”
老子的大弟子啊!不,是二弟子!
李獻欣慰之極,“要想從根子上破除這等局面,唯一的法子便是,普及教育!”
韓琦身體一震,“先生,那需要許多錢財。”
“耗費的錢財,有士大夫這個羣體從大宋身上攫取的多嗎?”李獻含笑啓發着這個弟子。
韓琦本是官宦世家出身,雖然是婢生子,見識卻也不俗,他搖頭,“遠遠比不過。”
“那麼,還猶豫什麼呢?”李獻笑道。
“鉅子,可官員會結黨。”文彥博的視野被李獻打開後,思維之敏銳,令韓琦往往自嘆弗如。
“官員結黨永遠都無法避免,這不是道德問題,只關乎人心人性。”李獻說道。
到了大明,朱元璋敏銳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把教育下沉,讓更多平民子弟能參與其中。可明末時,官員結黨成了帝王最頭痛的事兒。
“這需要帝王制衡。”韓琦看了文彥博一眼,挑眉,示意自己扳回一城。
李獻沒注意二人之間的眉來眼去,“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好詩。”韓琦讚道。
“少拍馬屁。”李獻搖搖頭,“天下讀書人也會抱團,他們會索取特權,比如說不交稅。”
“那還了得?”韓琦說道:“若是讓讀書人都不交稅,天下人便會效仿。地方豪族也會不交稅……此輩掌控大量田地,他們不交稅,便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到時依舊是烽煙四起。”
“所以你等覺着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李獻回身問道。
文彥博思忖了一會兒,“十年寒窗無人問,可科舉每次只能收納那麼些人。其他人怎麼辦?若是沒有一條出路,弟子以爲,這些讀書人便會聯手爲自己尋一條路,與當下士大夫們殊途同歸的路。”
“其實根子在於付出後覺着沒有收穫。”韓琦以自己爲例子,“若弟子當初沒過科舉,便會覺着那些年的苦讀都白費了。心中一旦生出怨懟之心,便會尋求出路……”
張元也是這個想法,不過,他選擇去投靠西夏李氏。
“這個問題先擱着。”李獻心中有自己的解決之道。
“鉅子!”一個護衛急匆匆跑來,“夫人發動了。”
李獻撒腿就跑。
文彥博笑道:“希望是個男孩。”
“是啊!”韓琦點頭,二人相對一視,都知曉對方心中在想什麼。
擊敗王艾後,鎮遠城就算是立足成功了。當下發展日新月異,可以預見的將來,鎮遠城將會成爲一方勢力。
這個勢力以及墨家都需要一個繼承人。
李獻還不知曉兩個弟子已經想的那麼遠,急匆匆跑到家中,蘇唯已經被送進了產房。
“娘子。”李獻不好進去,就在外面踮腳喊道。
蘇唯面色蒼白躺在牀上,應了一聲,產婆笑道:“鉅子可是擔心娘子呢!若是生下個男娃,嘖!”
李獻壓根就沒想過孩子的以後,只有即將做父親的激動和忐忑。
而蘇唯卻不同,她知曉如今鎮遠城需要什麼。
若這一胎是兒子,那麼,這個兒子只要能平安長大,此後必然成爲一方勢力的首領。
李獻沒和她說過自己的目標,但蘇唯看着漸漸擴張的鎮遠城,想到了一個詞。
——身不由己。
“娘子,用力!”
不知過了多久,昏沉中,蘇唯聽到產婆在喊。
她下意識的用力。
覺得什麼東西順着衝了出去。
身體裏一空……
“哇!”
“恭喜鉅子,是個男娃!”
蘇唯努力睜開眼睛,透過被汗水模糊的視線,看到了門外的李獻。
李獻接過襁褓,第一句話問:“娘子如何?”
女人還能要求什麼呢?
蘇唯閉上眼,嘴角含笑,就此睡去。
鉅子的長子出生了,鎮遠城上下歡呼雀躍。
山頂,郝雄已經成了鎮遠軍中的一員,卻不忘老兄弟,來看看那些修建城池的俘虜。
他看到一個小吏在前方嘟囔,隱約聽到什麼……只知曉鉅子,不知天子。
旁邊的同伴和他並肩站着,不滿道:“你念叨半晌了。”
“你難道不覺着古怪嗎?”
“古怪什麼?”
“如今誰還會提及汴京,提及官家和太后?”
“提他們作甚?”
“……”
小吏被這句話堵住了,他苦笑良久,“那以後咱們算誰的人?”
同伴說道:“鉅子的人,或是墨家的人。”
“汴京呢?”
“你還想回去?”
“爲何不想?”
“回去繼續混日子?”
“不好嗎?”
“不好,我更喜歡這樣的日子。雖說錢糧少一些,可每日看着鎮遠城多一些東西,便覺得自己在幹一件大事。”
“其實,我擔心此後鉅子和大宋反目成仇。”
“怎會?鉅子都說了,大宋是他的根。”
“根,也能斷的。”
郝雄回頭看着山谷。
山谷中,有讀書聲郎朗,有農人耕種,有工匠在打造,有商人在準備貨物出發……
他突然發現,這裏便是一個縮小版的大宋。
唯一不同的是,這裏沒有帝王,沒有士大夫。
但好像有個東西。
一個孩子在田間奔跑,叫嚷着,前方便是剛修建的大道,他跑上去,跺跺腳,回身叫喊,彷彿是在讚美這條大道。
郝雄由衷的道:“真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