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沒準備給他機會
秋風吹過,落葉飄零。行人在兩側縮着脖子緩緩而行。大道中間偶有車馬,和行人涇渭分明。
幾個權貴被簇擁着往王宮去,有人低聲說話,有人怔怔發呆,但有個共同點,都少了往日的得意洋洋。
深秋的興州城有些蕭瑟,這和李德明的身體有關。
在丟失東邊疆域後,李德明的身體就有些不大好,據說曾嘔過血。但他依舊沒丟下朝政,只是讓李元昊參與進來。
“鎮遠城最近偃旗息鼓了。”
“說是李獻不在。”
“若是趁機出擊……”
一個權貴說道,引來幾道譏誚的目光。
“鎮遠城有雷霆,守城天下第一,李獻不在,他們只需謹守便可。”
“這幾年大夏元氣大傷,都是託李獻所賜。趁着他偃旗息鼓,休養生息的機會,大夏該擴張纔是。”
“去哪擴張?”有人冷笑道:“原先大王想往西域擴張,可如今大夏實力折損泰半,擴張?吐蕃正虎視眈眈,西域那些勢力也在盯着大夏。”
“局勢竟然如此了嗎?”
“說起來,都是……”
“噤聲!”
“怕什麼?”
“如今興州密諜不少,少給自己招禍。”
一行人到了王宮大門外,竟然還要搜身。
幾個權貴目光交錯,都帶着譏諷之意。
李德明越發膽小了,竟然連臣子都不放心。
晚些,衆人進了大殿內。
李德明高坐其上,下面是李元昊。
臣子們站好,有人偷瞥了李德明一眼,發現這位大王的眼泡有些大,臉也有些浮腫。
“吐蕃那邊正磨刀霍霍,邊境一帶警訊不斷。另外,西域那邊也不安分,有反攻的跡象。”
李德明乾咳幾下,看了羣臣一眼,眸色陰鬱。他感受到了一種叫做淒涼的氣氛。
“不過鎮遠城那邊卻偃旗息鼓,可見這幾年的征戰讓他們也不堪重負。李獻遠赴汴京,多半是求援。諸位……”
李德明清清嗓子,“如今吐蕃便是頭等大患,本王準備……元昊。”
李元昊站出來,“大王。”
“後續如何,你盯着些。務必要讓吐蕃人膽寒!”
“是。”
李德明微笑道:“大夏經歷過更爲艱難的局面,但每次我們都能化險爲夷。這是祖宗在天之靈護佑。諸位,李獻與大宋的矛盾不可調和,一旦大宋出手,鎮遠城必然會被牽制。這是我們的好機會……”
李元昊補充道:“劉太后病倒,如今是趙禎接掌了權力。趙禎柔弱無能,必然會被臣子們壓制。那些臣子……”
李德明冷冷的道:“都是些亂臣賊子。”
臣子們低着頭,不知他在說大宋的重臣們,還是說自己等人。
“那些臣子皆把李獻視爲敵人,如此,大宋與鎮遠城的關係會越發疏離,乃至於要喊打喊殺。”
李元昊眸光銳利,“這是上天賜予大夏的機會,擊潰吐蕃的野心,向西域進攻。只等大宋與鎮遠城之間徹底鬧翻,兵戈相見時,便是大夏翻身的機會。”
李德明點頭,很滿意兒子的這番話,“中原有句話叫做鳳凰涅槃。當下的大夏便是鳳凰。大夏經歷這些苦難,皆是上天的恩賜。渡過去,大夏將會涅槃重生,震驚當世!”
晚些,父子二人單獨議事。
李德明此時不再掩飾自己的虛弱,靠在靠背上,喘息了幾下。
李元昊遞給他一杯藥茶,李德明淺淺的喝了一口,擡眸看着兒子,“那些臣子都不安分,若是當下的局面不能改變,他們會生出別的心思。元昊,吐蕃其實不是大患。”
當年李氏還弱小時便能和吐蕃抗衡,現在雖然丟掉半壁江山,但也不是這個破落戶能覬覦的。
“是。”李元昊爲他掩了一下薄被,“大夏的大患在於鎮遠城,在於李獻。李獻一日在西北,大夏只能被隔離在大宋與北遼之外,永不可能稱霸天下。”
“看來你是明白了。”李德明欣慰的道:“天下大勢便是如此,你躲躲藏藏的以爲能養成一個龐然大物。錯了。本王讓伱多讀史,便是讓你看看大勢。先秦在百戰中一統中原。前漢廝殺多年,這才終結亂世。前唐亦是如此。元昊。”
李德明拍拍兒子的手背,輕聲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當爲座右銘。”
“是。”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而鎮遠城人人爭先,生怕李氏傾巢出動……”
馬車裏傳來了韓薇的聲音,很是清脆。
深秋,草原上看着萬物凋零,但卻多了些肅然之氣。
數百騎圍着幾輛馬車緩緩而行。
天空中傳來鳥鳴,李獻擡頭,看着排成人字形的候鳥在往南飛。
“有大雁。”
一個隨行的侍女指着一隻落單的大雁叫嚷。
車簾掀開,韓薇往外看看,回身道:“太后,外面好熱鬧。”
太后往外看了一眼。
前方,十餘騎正在追趕一羣黃羊。
一個騎兵射中了一頭黃羊,俯身把黃羊拿起來,舉起高呼。
“萬勝!”
騎兵們歡呼。
“晚上喫烤羊肉,不過您只能喫燉的。”李獻策馬過來。
“燉的寡淡。”太后不滿。
“您的身子還得調養一陣子,明年開春估摸着就能放開喫喝了。”李獻覺得自己就是在哄小孩子。
太后嘟囔幾句,被秋風一吹,便吩咐羅崇勳,“把老身帶的大氅給國安。”
“我不冷。”李獻正是強壯的時候,冬天穿着單衣都不覺得冷。
“年輕時不知曉保養,老來便要喫苦頭。”老太太嘮叨着。
李獻披上大氅,總覺得有些不自在。
“還有多遠?”太后問道。
“不到一百里。”李獻擔心她身體不適,“可是不妥?”
“無礙。”
前方來了一隊斥候,雙方交談一番,爲首的被帶了過來。
“鉅子!”
太后在看着,見斥候看向李獻的目光中帶着不加掩飾的崇敬,不禁嘆息。
當年太祖皇帝靠着拳腳棍棒打遍軍中無敵手,這才樹立了威信。兒孫們卻無能,以至於被臣子轄制。
斥候稟告了些最近的情況。
鎮遠城按照李獻走之前的交代在飛速發展着。
各種兵器的開發是重中之重。
但經濟發展也沒落下。
李獻給了工坊不少創意,打造出來的東西被商人們搶購一空,帶回各處售賣。據聞連吐蕃貴族都對鎮遠城出品的貨物趨之若鶩。
北遼那邊,權貴們以擁有鎮遠城的奢侈品爲榮。沒事兒喝點小酒兒,把各自擁有的奢侈品裝作是不經意的拿出來顯擺。
後世有鄙視鏈。一張自拍照中,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恍若不經意放在邊上的豪車鑰匙,名牌包包,以及各種奢侈品。各種羣裏,朋友圈裏充斥着這等攀比的自拍照。我的貴,你的便宜,我鄙視你便天經地義。
李獻深諳這一套,所以在商品等級上做足了功夫,令那些權貴欲罷不能。
人空虛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通過炫耀來尋找存在感和優越感。
就如同此刻鎮遠城的騎兵們。
這些憨憨看到隨行有太后的侍衛,便在前方顯擺自己的馬術,一會兒藏身馬腹之下,一會兒輕鬆俯身抓起獵物……
“生機勃勃啊!”太后看着這一幕,莞爾笑道,只覺得精神一振。
當看到鎮遠城時,山腳下已經聚攏了數千人。
聽聞太后將來鎮遠城養老,軍民們興奮不已。
文彥博順勢宣傳了一番,把鎮遠城變成了正朔。
太后都來了,誰敢說我鎮遠城是叛逆。
“鉅子重情重義,本是發自內心的舉動,卻無心促進了大勢。”文彥博笑道。
“是啊!鉅子當初授課時曾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便是典範。”韓琦成熟了許多,本來此次他可以跟着去汴京,但鎮遠城事兒太多,最終他選擇留下。
“見過太后!”
當太后被扶着下了馬車時,數千人的歡呼令她不禁鬱氣盡消。
那些軍民的臉上帶着真摯的歡喜,太后不由的笑了。
“阿孃!”
蘇唯帶着孩子過來行禮。
李獻寫信告知了她自己的決定,他和太后都不屑於弄什麼認母儀式,情義到了就好。
“孩子給老身看看。”
太后見到孩子眼睛就離不開了。
孩子胖了些,但被太后抱着時卻不掙扎,反而好奇的看着她。
“叫祖母!”蘇唯教他。
“祖祖……”孩子已經能開口了。
“哎!”太后笑的眼角都是皺紋。
回到家中,蘇唯給太后說了安排。
“隔壁是單獨的宅子,都弄好了,您若是不喜便說。鎮遠城別的不多,人多。”
“不用麻煩。”太后搖頭,“若說尊貴,在宮中老身過了數十年所謂尊貴的日子,形同嚼蠟。老身如今就想和百姓般的,一家子熱熱鬧鬧的纔好。”
老太太是看破了許多東西,也捨棄了許多東西。
於是隔壁打通,太后便住進去,兩邊往來就是踏一步的事兒。
是夜,太后躺在牀上,嘴角含笑。
“挺好。”
此時,李獻召集麾下議事。
“李氏那邊最近很是規矩,面對咱們的斥候也不跋扈。不過密諜多了些。”狄青說道。
“李德明想示弱。”文彥博笑道:“他想修生養息,靜待時局變化。”
“我沒準備給他這個機會!”李獻冷冷的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