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前年關中地震,整個關中地區,超過上萬的農民破產。”
“但隨之而來的,是關東府的豪紳增收萬畝良田。”
“大前年的暴雨決堤,沖垮了渝州府下游的良田萬畝。”
“同樣也是流民成災,朝廷用了很多人力財力才安置了流民們。”
“但是災難過後,渝州府的富戶又田畝大增。”
“這些全是因爲農民家裏沒有積蓄,沒法抵禦風險造成的。”
“朝廷推行青苗法,可以有效的緩解此類情況。”
“讓尋常百姓不因爲一場天災破產,這纔是真正的仁令啊!”
別的各部尚書正打算出言反駁。
李天說道:“朕也覺得青苗法乃好的法令!”
“那便在渝州府、關中府試行吧,如果效果不錯,就立馬推廣!”
這下子羣臣全愣住了。
連錢多明都愣住了。
陛下居然這麼果斷的支持自己?
錢多明都快感動哭了。
但是李天卻快笑死了。
【不顧衆臣反對,試行青苗法,威望:-20!大周國運:-2000點!擁有仁君稱號,減少翻倍!】
漂亮!
李天滿意的掃視一圈,繼續問道:
“還有別的事要商議嗎?”
這時,內閣次輔齊順義站出來。
“陛下,臣有事請奏。”
這下子衆人都愣住了。
剛纔那句話,是陛下要散會前的客套話。
殿前會議這種大會,要商討什麼事情都是早已擬定好的。
齊順義卻來了個突然襲擊。
這是破壞規則,在場的衆大臣全部對他怒目而視。
但是齊順義面不改色的說道:
“陛下,臣請求擴充現在各層級的官吏人數。”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若是青苗法究竟是惡法還是好法,那還有商討的必要。
那擴充官吏數量,這種提議便是徹底悖逆了儒家理論。
擴充官吏?
那不是更加重百姓的負擔嗎?
這是何居心?
齊順義卻坦然的說道:“現在朝廷各部門工作繁重,還得推行新法,人手恐怕不夠。”
“請陛下擴充官吏數量,減少各部門的工作量。”
行啊!
李天幾乎瞬間說道:“可以,就按愛卿說的辦!”
【擴充官吏人數,增加百姓負擔,威望:-30!大周國運:-5000點!】
乾的漂亮!
李天看着減少的國運!
兩個大學士剛上位,就開門紅啊!
李天心裏一百個滿意!
在百官激烈的反對聲裏,李天同意了擴編的提議。
至於如何增加人手,齊順義也提供了成熟的方案。
在京都的中樞級別裏,擴充一倍的吏員。
齊順義並沒有擴充中樞的官員人數,只是擴充了做事的吏員人數。
這些吏員從京都地區的秀才和舉人裏挑選。
京都周圍地區的舉人,若是願意放棄爲官,可以變成各司衙門的吏員。
而京都和周圍地區的秀才,也能成爲各司衙門的吏員。
同時,齊順義還打通了官員和吏員的屏障。
若是吏員幹得好,也能轉升爲官員。
只是要通過吏部的考覈。
而地方也是一樣的政策,但是吏員需要府衙統一招募,然後再分派到各個異地。
這個政策在坊間的反響,卻與青苗法完全不一樣。
青苗法是百姓們在叫好,讀書人在罵。
許多普通百姓都飽受高利貸之苦,所以要推出青苗法的消息,讓百姓十分期待。
朝廷的低息貸款,也許可以幫助許多人渡過難關。
誰還沒有走背運的時候呢?
百姓可不管什麼青苗法失敗的案例。
但是讀書人全部在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