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誇張的定價

作者:老燕難飛
第54章誇張的定價

  王安時的加盟,是英豪公司,在內地招攬的第一位經營人才,也標誌着陳兵的商業版圖不再侷限於特區,而是開始向內地進行正式的滲透。

  王安時雖然還沒有辦理好真正的入職手續,但陳兵怎麼會被這種程序性的東西束縛住手腳,雙方達成了入職協議之後,陳兵馬上就讓王安時開始接手工作。

  王安時又在香江住了三,與陳兵、李世豪、趙平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將整個內地銷售公司的工作計劃,真正定出了一個完整的框架。

  英豪銷售公司,是英豪科貿的子公司,卻有很大的獨立性。

  銷售公司被劃分爲了兩個主要的業務部門,市場部和銷售部。

  很多人經常把市場和銷售部門當成一個部門,其實這兩個部門,雖然關係緊密,但業務卻各有側重。

  市場部主要是做宣傳和營銷的,主要的工作是組織各種宣傳活動,是一個花錢的部門,核心是按照公司的需求大量的花預算,以達到品牌建設的目的。

  銷售部就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銷售部門,主要是直接與客戶或經銷商進行對接,這個纔是用來賺錢的部門,主要負責具體的產品銷售和回款。

  陳兵是敢放權的,把王安時直接任命爲了銷售公司的總經理兼市場部經理,全面負責銷售公司的工作,而銷售部經理則是在英豪科技內部調了一位幹部過來,而且明確所有銷售公司的內部事務,都由王安時來決定。

  英豪科技是合資公司,陳兵委任了新的銷售公司經理,自然會與其他幾個股東進行通氣,尤其是計算機總局和四機部,更是銷售公司要經常打交道的。

  王安時原本就是搞供應的,在首都是出了名的人脈廣,人頭熟,會辦事。而且王安時原本在單位的行政級別也不低,已經是正處級了,與朱司長和丁司長級別上也只差了半級。

  朱司長和丁司長兩個人,之前與王安時都有過接觸,聽到英豪公司把王安時給挖角了過來,都英豪公司眼睛夠毒,挖了一個好人選。

  王安時在香江討論好工作框架後,就迅速返回了首都,一方面是有調動手續需要辦理,另一方面是打字機的市場推廣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工作需要計算機總局和四機部來提供幫助,他需要儘快去協調。

  有了王安時的入職,陳兵能夠明顯感覺與計算機總局和四機部的配合,順滑了很多。

  之前雖然大家都是合資公司的股東,但李世豪和趙平是香江人,與朱司長等人總會有一層隔膜。陳兵倒是內地人,但因爲股東身份沒有公開,很多事情與朱司長等人也沒有辦法深入交流。

  但王安時不同,他無論是年齡和資歷,與朱司長等人都沒有特別巨大的差異,有他在中間進行協調,雙方都會感覺順暢很多。

  至於請計算機總局幫忙進行中文打字機推廣的事情,正如之前在香江討論時的判斷一樣,與計算機總局的意願算是不謀而和。

  推廣計算機應用,本來就是計算機總局成立的目的,之前因爲內地窮,根本沒有多少計算機,使得這個總局的工作開展並不算順利。

  王安時回到首度後,第一時間拜訪了計算機總局的朱司長,對於雙方合作一起在內地推廣中文打字機的事情,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這是雙方共贏的事情,辦好了,英豪公司得利,總局得名。而且別看總局名頭不,但一樣資金非常緊張,如果能夠協助英豪科技把市場做大,僅僅是每年給總局的那部分分紅,就能讓經費緊張的總局,鬆一口大氣。

  這種事情需要先走一定的流程,而且需要得到更高層面的支持,計算機總局很快就向上遞交了一份請示報告,接着開始動用人脈,儘快推進報告的審批。

  另一個股東四機部,是統管電子工業的部門,不象計算機總局的職責那麼純粹,在推廣中文打字機的事情上面,並不是那麼適合直接插手。

  但計算機總局能看到的,四機部也同樣能夠看到,也不願意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計算機總局,在王安時與丁司長交流過一次之後,四機部也同樣向上面打了一份報告。

  兩個部門的報告很快就到了上面,兩份報告都提出了加強對英豪科技的扶持,但報告談及的角度,卻完全不同。

  計算機總局是從推進內地計算機應用的角度出發,來要政策的,而四機部主要彙報的,卻是中文打字機的國產化問題。

  之前,在英豪科技成立之初,陳兵就承諾過會盡量支持中文打字機配件的國產化,但實際工作下來,這種所謂的國產化,幾乎全部停留在了紙面上。

  並不是陳兵食言而肥,英豪科技對於零部件國產化也很積極,但是無奈的是,幾乎所有的國產零部件,都無法滿足英豪科技的質量要求。

  別看一個打印機好像不起眼,但其實是綜合了很多的工業技術,電子技術其實只是打印機中的一部分。

  不用多講技術原理,看看後世中國的整體工業水平已經提升了那麼多,成爲了世界工廠之後,打印機這種東西仍然是被幾個海外品牌所聯手壟斷的,就知道這東西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從陳兵自己的主觀意願,是非常願意看到自己的產品國產化率能儘量提高的,對於陳兵而言,國內的供應鏈是更加便於整合的供應鏈,能用國內的東西他一定會盡量用國內的。

  但可惜的是,打字機的上游技術,已經涉及到了更基礎的精密加工、材料化學等,不是陳兵一個人能夠帶的動的。

  陳兵前世一直在電子圈子裏打轉,對於其他行業瞭解的其實很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而且陳兵一個饒精力和能夠掌控的資源有限,不可能把戰線拉的太開,只能把精力和資源向他更熟悉的電子行業傾斜,對於這種無法採購到國產零部件的情況,也只能一聲嘆息。

  內地其實一直非常注重工業水平的提升,以市場換技術的總體思路也很早就確定了下來,第一輛合資汽車桑塔納雖然是84年纔開始下線,但其實與國外汽車廠的談判,早在78年就已經開始了。

  與很多工業項目不同的是,半導體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6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距今不過二十年,而微型計算機產業如果從蘋果算起,至今發展還不過十年。

  相比其他產業,西方已經積累了幾十上百年,八十年代,反而是半導體、計算機產業,中外的差距還沒有那麼的巨大。

  後世經常有人,八十年代中國自研的光刻機,比國外的產品只有一代的差距,原因就在於此。

  但非常的遺憾,真正的技術差距,並不是用時間單位來衡量的,工業基礎上的差距如果不能被有效彌補,新的產業技術差距,往往也會被再次迅速拉開。

  直到陳兵重生之前,中國已經是公認的世界工廠,製造大國,但卻一直稱不上技術強國,原因就在於很多最基礎的工業技術,仍然有許多沒有真正追趕上來。

  從計算機總局在78年設立,就應該能夠看出,高層早就有追趕計算機技術的想法。只是內地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而且是用毛熊的技術體系打下的根基,想要追趕真沒那麼容易,只能一步步來。

  四機部的報告很詳實,詳細列舉了國內零部件與進口零部件的差距。並建議,以中文打字機這種主要針對內地市場的計算機產品爲突破口,加速推進國產化的建議。

  王安時走的又是另一條門路,因爲中文的特殊性,中文輸入錯過了整個機械打字時代,這一直是很多語言學家引以爲憾的事情。

  英豪的中文打字機,在電子打字機時代,彌補了這個差距,這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令人振奮的喜訊,尤其是在語言學家這個羣體之內,更能獲得巨大的反響。

  王安時專門把王緝志拉回了首都,並通過他的人脈聯繫了很多語言學家,邀請這些語言學家爲英豪中文打字機站臺,從學者的角度,提議加速產品推廣。

  多方的發力之下,效果也很明顯,很快高層的批覆就下來了,對英豪中文打字機的推廣,大開綠燈。

  這實際上非常的合理,英豪科技作爲廠商,從中文打字機這個產品上,賺取的是經濟效益,是利潤。

  但這個產品同時也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貢獻,英豪中文打字機能夠獲得政策上的傾斜,重點不在那點經濟效益,而在於這種巨大社會貢獻,入了高層的法眼。

  而四機部的報告也獲得的了明確的批示,要求四機部成立一個專門的組,對中文打字機的國產化工作進行全力推進。

  丁司長爲此拉上王安時和王緝志,專門又跑了一次香江,與英豪公司展開磋商。

  最後雙方達成了妥協,英豪的中文打字機被劃分爲了A\\b兩種型號。

  A型維持現有的技術要求不變,被作爲出口型號。b型則降低一定的技術標準,但這個型號的產品也只在內地進行銷售。

  即使b型內銷產品降低了技術標準,真正能夠用上的國產化零部件也不多,只佔到所有零部件價值的三成不到,而且這些零部件還都是外殼之類的非核心部件。

  這已經是維持最基本的質量標準情況下,最大的讓步了,在這個基礎上,要想再提升國產化率,找英豪公司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能依靠內地零部件廠商去提升零部件質量。

  專門內銷的b型,因爲核心部件依然依賴進口,其實生產成本並沒有大幅的下降,與A型的生產成本相差不到10%。

  內銷的產品被人爲分成了質量差異明顯的兩個型號,售價自然也要拉開明顯的差距,否則沒有用戶會去買質量差很多的內銷型號。

  此時,英豪中文打字機在香江和東南亞,已經開始了銷售,統一零售價是3500美金(出廠價3000美金,英豪科貿作爲銷售渠道,加了500美金的經銷利潤)。

  內地市場因爲等待政策審批的原因,產品上市時間比海外要晚。

  內地市場的產品最終定價參考了海外價格,但進行了大幅的加價。

  b型打字機,市場零售價格被確定爲1.5萬人民幣,而A型的產品,零售價格更是高達3萬人民幣,比出口產品的價格高了三倍不止。

  這裏很大的原因,是此時人民幣匯率,被嚴重的人爲高估了,並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狀況,另一方面,就是爲了有意拉開A、b兩種型號的產品的價格,促使客戶多采購b型產品。

  當這個定價方案剛剛被王安時提出來的時候,把李世豪和趙平都驚到了,感覺是不是海內外的價格差異太過於離譜了?

  但這種報價方案,卻得到了幾個內資股東的一致支持,在這個時代,海外產品進口到內地,再大幅加價進行銷售,幾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英豪的中文打字機,雖然是在特區進行的生產組裝,但核心部件,都是依賴的進口,幾乎可以等同於進口產品,在這些內資股東看來,大幅加價完全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英豪是此時唯一的中文打字機生產商,在市場上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擁有絕對的定價權。幾個內資股東比陳兵、李世豪更想把英豪科技培養成一直會下金蛋的雞。

  陳兵對這種情況同樣瞭解,前世見到的,比這還離譜的產品定價還有很多。

  實話,國內現在太窮了,即使如此離譜的定價,中文打字機能夠帶來的利潤,相比英豪公司的其他產品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陳兵本心裏,並不太認同這種,依賴壟斷攫取超額利潤的方式,喫相太難看了。

  不過他也知道,幾個內資股東,每個都在繫緊褲腰帶過日子,都想從這個產品上多賺一點。

  而且,內地銷售的事情既然想要放權給王安時,就不能因爲個饒喜好,輕易去否定對方,何況這種定價方式,陳兵自己也是受益者。

  猶豫了一下,陳兵並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第一上架,這章是加更,傍晚還會正常更。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